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让宽容走进后进生

    陈义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一个案例阐述了教师对待后进生要怀揣一颗宽容之心,从关爱的角度出发,不失时机地用激励性评价不断唤起他们的自尊心,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宽容后进生健康成长

    给单亲孩子多一点关爱

    刘淑娜
    13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单亲关爱家庭环境班级管理第一课堂潜移默化学校

    让“学困生”抬起头来走路

    张巍巍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转化数学“学困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仅有益于素质教育的落实,而且对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也有积极的作用。

    “学困生”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自然科学教育实践素质教育概括性逻辑性

    关注心理健康 开展耐挫教育

    任登华
    13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中的他们个性十足,却又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等行为。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适时开展耐挫教育,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健全人格意志,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耐挫教育高素质人才独生子女中小学生耐挫能力协调发展人格意志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蔺彩凤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得的。要想让孩子有个勤学好思的学习好习惯,务必从启蒙阶段开始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学业成就,以至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自主学习效果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小学生启蒙阶段学业成就勤学

    精心设计地理作业

    周小瑞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后作业本身就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重新回顾知识、整理知识的重要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究、学习知识以至完全掌握知识。因此,精心设计地理作业就是我们地理教师的当务之急。如何设计好地理作业,

    地理作业精心设计学习知识地理教师作业本课后

    快乐愉悦的美术教学

    李文君
    140-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新课标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单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而是注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情感性是美术教学中的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现代中学生中,压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所以,我们应发挥美术课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变得轻松、活泼、愉悦。

    美术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快乐学习活动教育理念知识技能人文精神新课标

    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刘鹏
    14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和相关知识两个方面为依据,探讨了国家职业标准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国家职业标准对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目标考核职业标准维修电工

    开展探究式学习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王先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少年来,我们受应试教育的直接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重教轻学。即:教师居高临下,以讲为主,惯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听为主,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被动地学习,以致导致效率低下、

    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被动接受

    例谈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戎文健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眼当下的不少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语。很多教师的常规课一般是满堂灌、满堂讲;公开课又往往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学生的思考能力总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效率低下。这样的课上起来,老师叫苦,学生喊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很多课堂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能力语文课堂课堂效率满堂灌公开课教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