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纤维复合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纤维复合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陈辉

季刊

1003-6423

hrbfrp@yahoo.com.cn

0451-55651476

150036

哈尔滨香坊红旗大街100号

纤维复合材料/Journal Fiber Composites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玻璃钢与复合材料行业,同时兼顾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等热固性树脂领域及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助剂与填料等上游原辅材料;较早关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交流本行业中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工艺研究、设计、测试与分析、成型设备、助剂与填料、生产与发展等。同时,报导国内外的科研进展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积极促进我国玻璃钢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型翼梁的无人机整体尾段的设计与分析

    王晓东姜其用张成成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型无人机设计总体方案针对尾段结构提出的减重及降低综合成本的优化目标,本文基于复合材料"整体化"设计及翼身融合布局设计的新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H型翼梁的将平尾、尾罩翼身融合一体的无人机整体尾段结构.在7g过载、5°侧滑角两种飞行工况下对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尾部的强度安全系数高达1.5 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式尾段结构达成了结构减重30%、综合成本降低30%以上的设计指标,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载荷传递效率高等优势,满足了无人机轻量化结构设计的需求,并为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参考.

    "整体化"设计翼身融合H型翼梁整体尾段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耐压舱在深海潜水器中的应用研究

    高维瑾郭宇琦纪丹阳车士俊...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举发展大潜深、高承载潜水器的背景下,为了解决深海潜水器对耐压结构关键部件轻量化、高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优化选材,使得结构设计满足设计要求.采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耐压舱进行结构设计及强度、稳定性计算.并通过静压试验舱装置对耐压舱开展静水压力试验,验证其结构稳定性.在90 MPa外压作用下,耐压舱复合材料筒各应力分量最大值小于T700级碳纤维/环氧树脂材料设计值,端盖端环Mises应力小于TC4钛合金材料抗拉强度,耐压舱整体一阶屈曲系数1.81,均满足设计要求.研制碳纤维复合材料耐压结构,并通过静压试验舱装置对碳纤维耐压舱进行外压试验,在76.5 MPa压力环境下,耐压舱具有深海耐压生存能力.本文研制的碳纤维耐压舱满足深海使用技术要求,为深海潜水器重要组成部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碳纤维耐压舱深海潜水器外压测试有限元分析

    多站位襟翼结构支持刚度设计方法研究

    轩园明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刚度模拟试验技术经历了二力杆拉压变形模拟、简支梁弯曲变形模拟、铰支可调简支梁模拟、外伸梁变形模拟、主动施加交点支反力等多种方法,逐步解决了弯剪耦合干涉严重、刚度不能连续调节、铰支杆压杆稳定性差、刚度标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但仍存在多交点刚度不匹配、站位接头变形误差大等问题.本研究以全尺寸前襟试验件静强度试验为对象,通过将静不定约束转化为静定约束,将其余约束变为主动施加的载荷或变形,解决了以往拉压变形模拟、弯曲变形模拟、梁变形模拟等试验方法存在的局部刚度和连接区刚度不匹配、交点位移变形误差大、局部变形过度、标定周期长、刚度模拟精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多站位、多方向刚度模拟结构试验的从试验载荷设计、载荷处理、载荷施加到试验控制的完整流程的设计验证方法.

    多站位方向刚度模拟主动施加设计方法研究

    纤维缠绕管的挂钉工艺参数研究

    陈东方崔启玉张恒任俊伟...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缠绕角度的纤维缠绕圆管,因缠绕转向区长度过长而常采用挂钉缠绕工艺.转向区长度是挂钉缠绕工艺的关键技术参数,其由圆管直径、缠绕角、摩擦系数决定.除此之外,纤维缠绕挂钉工艺参数还包括转向区(挂钉区)的挂钉轴向排数、挂钉轴向位置、挂钉环向钉距(或钉数)、挂钉的钉高钉径等工艺参数.本文通过纤维缠绕基础理论公式和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研究缠绕角度、摩擦系数对于缠绕转向区转长直径比的影响变化规律,使得工程师可以快速根据缠绕角和摩擦系数计算出转长直径比,进而结合圆管直径评估出转向区长度.通过公式计算和软件模拟验证,54.7°缠绕角且0.12摩擦系数时,转长直径比为0.94;45°缠绕角且0.12摩擦系数时,转长直径比为1.73.最后基于临界转长直径比(kL=1),给出圆管类纤维缠绕工艺的三种技术路线,即传统圆管缠绕工艺、柱面转向挂钉工艺、端面转向挂钉工艺.

    纤维缠绕工艺仿真转长直径比挂钉缠绕工艺

    复合材料高温试样加强片应用浅析

    王宝瑞杨纪龙李金儒吴伟萍...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制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温力学试样使用的加强片和胶粘剂,以及一体成型试样进行了研究.本文对粘贴加强片的胶粘剂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包括双组份耐高温胶粘剂、多组份耐高胶粘剂、结构胶膜和双马树脂;对加强片材质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包括金属加强片和复合材料加强片;对加强片与试样的一体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胶粘剂的工艺条件不同,应用的范围也有较大差异;高温试验中,复合材料加强片更为适用,推荐使用耐高温树脂体系,纤维布或0°/90°正交铺层的加强片;加强片采用与试样本身一体共固化的方式成型,可以制备标准的高温力学试样,有效避免二次粘接引起的影响.

    复合材料试样试样制备加强片

    模压工艺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杜政才侯传礼魏喜龙王洪运...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压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控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可一次成型复杂结构制品等优点,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SMC、GMT、LFT作为模压工艺中主要的成型工艺,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了解SMC、GMT、LFT工艺特点,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复合材料模压工艺发展状况,针对SMC、GMT、LFT的工艺原理、工艺路线、未来趋势及前景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各工艺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品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进行对比,为复合材料模压工艺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模压工艺SMCGMTLFT

    复合材料结构连接研究进展

    遇家运刘佳范倍源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连接技术是复合材料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设计合理的连接形式能够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并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实现复合材料对传统金属材料的高效替代.本文阐述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常用连接形式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在复合材料机械连接、胶接连接和混合连接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复合材料连接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价值意义进行展望.本文包含了复合材料多种因素对不同连接形式的影响,对复合材料连接形式的理论研究、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合材料机械连接胶接连接混合连接

    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中的应用

    周晏云吴伟萍陈钰康钰...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以其轻质、高强、可灵活设计等优势满足了高速列车对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要求,成为轨道车辆重点研究方向,助力轨道交通事业向着"双碳"发展目标进发.本文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外轨道车辆上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性能优势,从材料、工艺和生产方面总结了碳纤维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轨道交通复合材料碳纤维轻量化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孙营贾雪裴放吴伟萍...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日益广泛,高分子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简述了光降解和生物降解机理,依据降解机理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分为光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及光-生物双降解材料,并针对各类高分子材料特点进行介绍.同时对现阶段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市场应用及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最后对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发展方向提出构想.

    光降解生物降解降解剂高分子

    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王天琦魏程于柏峰周秀燕...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C/C),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量、性能随温度升高不降反升等优点,在航天领域主要应用于飞行器热防护系统和发动机耐高温抗烧蚀部件中,但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跨代发展的需求,C/C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弯曲强度小于300MPa、高温氧化烧蚀严重、成本高等难点问题,需要在高性能、低成本和抗氧化烧蚀等方面进行改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关于C/C复合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为C/C复合材料高性能、低成本和抗氧化烧蚀等方面改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C/C复合材料高性能低成本抗氧化抗烧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