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纤维复合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纤维复合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陈辉

季刊

1003-6423

hrbfrp@yahoo.com.cn

0451-55651476

150036

哈尔滨香坊红旗大街100号

纤维复合材料/Journal Fiber Composites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玻璃钢与复合材料行业,同时兼顾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乙烯基酯等热固性树脂领域及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助剂与填料等上游原辅材料;较早关注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交流本行业中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工艺研究、设计、测试与分析、成型设备、助剂与填料、生产与发展等。同时,报导国内外的科研进展及新产品、新技术信息、积极促进我国玻璃钢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油浸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吴阳许飞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燃油浸润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选取三批次T800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燃油浸润试验,对比了浸润前后材料在室温和82 ℃高温下的0°拉伸、0°压缩、90°拉伸、90°压缩、面内剪切和短梁剪切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燃油浸润6个月后试样吸油率仍在持续增加,没有达到饱和.由于燃油对复合材料纤维、基体和纤维/基体界面的不同影响,燃油浸润后复合材料0°拉伸强度略有提高,0°压缩、90°拉伸、90°压缩强度显著降低,剪切强度在室温下变化不大,而在高温下明显降低.

    碳纤维复合材料燃油浸润力学性能液体敏感性

    基于"离位"增韧的军用方舱CF-AF蜂窝夹芯架构耐撞击的研究

    张前吴江涛罗赞才杨泽星...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的"离位"增韧原理通过模压的方式制备碳纤维织物(CF)和芳纶蜂窝(AF)夹芯军用方舱架构;依次以CF型号、CF克重、CF方向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工艺优化,并对其增韧效果和耐撞击性能进行测试.试验表明:CF-AF蜂窝夹芯架构增韧效果明显,且在CF(T700,600 g/m2±45°)、上下蒙皮均为2层时耐撞击性能最优,符合GJB2093A-2012军用方舱通用试验方法.

    "离位"增韧军用方舱碳纤维芳纶蜂窝夹芯撞击

    全向可变形柔性蜂窝芯材制备及性能研究

    孙梦尘陈丽春苏韬林枫秋...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对位芳纶纸和间位芳纶纸分别制备了不同规格的柔性蜂窝,开展了柔性蜂窝芯材浸渍工艺性研究,并考察了其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及变形能力,与传统正六边形蜂窝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柔性蜂窝浸胶过程中,浸渍次数为偶数次时,蜂窝T向密度变化较平缓,整体分布更为均匀.同种规格蜂窝浸胶过程使用导流板后,密度偏差由7.7%降低至2.3%,均匀性大幅度提高.厚度为220 mm的柔性蜂窝流胶时间控制为1-3 min较为合适,此时密度偏差最大为3.32%.柔性蜂窝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与同密度下正六边形蜂窝基本一致,纸张种类和孔格单元结构参数对其介电性能无明显影响,影响其介电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密度.同等密度下,柔性蜂窝剪切性能与正六边形蜂窝基本持平,平压强度略高于正六边形蜂窝.柔性蜂窝具有优异的孔格弯曲性,其在直径为25 cm的半球上可以实现双向变形,满足大曲率制件的变形需求.

    全向可变形柔性蜂窝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变形能力

    纤维复合材料分层固化界面粘接性能探究

    田忠恩王威力魏程罗世文...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脱模布和打磨两种处理方式获得纤维复合材料分层固化粘接界面,对不同方法获得的表面进行标记区分.分别制作相应的拉伸剪切试件,通过测试不同试件的拉伸剪切强度,比较不同试件粘接表面的粘接性能,并采用SEM法观察拉剪破坏断裂面破坏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最终获得可有效提高分层固化界面粘接性能的工艺处理方法.

    纤维复合材料分层固化粘接性能

    真空成型复合材料层压板固化工艺研究

    刘璐曾小苗梁逸君于洪斌...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空成型复合材料不同于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固化时无需使用热压罐,仅需对预浸料预制件施加一个真空压力,通过热补仪或烘箱完成固化过程,具有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将单向带和织物两种真空成型复合材料采用热补仪和烘箱两种工艺固化的层压板的孔隙率进行对比,金相检测结果表明热补仪成型层压板的孔隙率略高于烘箱成型层压板,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并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热补仪和烘箱两种固化工艺对真空成型复合材料层压板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补仪和烘箱成型层压板的层间剪切强度差异很小,烘箱成型层压板的层间剪切强度略高.本文证明了热补仪对文中两种单向带和织物真空成型复合材料的固化效果很好,可以达到接近烘箱的固化效果.

    真空成型复合材料热补仪烘箱层间剪切

    复合材料菌形盖RTM工艺制造技术研究

    刘鑫燚谢铁秦于柏峰张云峰...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比强度、比刚度、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作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一种,树脂传递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技术具有绿色化、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产品外形光滑平整等多种优势.本文基于RTM工艺,通过对基体树脂粘度的研究,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优化流道设计及工艺参数,获得最佳注射方式,成功制备了较大厚度、低孔隙率及高内部质量的碳纤维菌形盖产品.

    复合材料RTM菌形盖计算机辅助技术

    不等极孔气瓶的可缠绕性条件研究

    陈东方陈燕荣户迎灿任俊伟...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纤维缠绕基础理论和数值模拟仿真方法,本文根据大封头前极孔直径比对应的螺旋缠绕角、小封头后极孔直径比对应的螺旋缠绕角、摩擦系数对应的稳定偏差角,分析讨论了不等极孔气瓶可缠绕性条件.摩擦系数是纤维缠绕的重要工艺参数,不仅影响稳定偏差角计算,也影响非测地线缠绕角的取值范围;摩擦系数测量至关重要,本文提出采用摩擦系数对比测量方法进行工程应用摩擦系数的测量.基于网格强度理论压力容器强度计算,采用厚径比概念给出薄壳压力容器壳体设计厚度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全缠单角缠绕工艺,给出压力容器不同截面处的匀衡强度条件,为封头缠绕区的肩部补强提供理论基础和工艺路线.

    纤维缠绕工艺仿真不等极孔缠绕条件

    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杜政才王洪运侯传礼魏喜龙...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压成型工艺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的成型方法,正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如何制造性能优良、缺陷少的复合材料制品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复合材料模压成型中的工艺特点,不仅对模压成型过程中的材料固化和流动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而且对其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包括材料流动诱导的纤维显微结构、材料流动诱导的孔隙演化等因素.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对采用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模压工艺复合材料纤维显微结构孔隙演化

    树脂基复合材料损伤容限的研究进展

    贾雪王威力刘宇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复合材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离散源损伤,为保证复合材料制品在撞击后可正常使用,需开展损伤容限研究.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损伤容限的特性、损伤模式、设计要求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尽管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复合材料的损伤容限还没有通用性的指导准则.

    复合材料损伤容限纤维低速

    玻纤拉挤型材冲击状态下的材料阻尼参数研究

    遇家运刘佳刘鑫燚王宝瑞...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体系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的材料阻尼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型材试样的制作、力学试验和落锤冲击试验,得到材料的弯曲模量和不同能量状态下的冲击变形.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玻纤/环氧拉挤型材在瞬态动力学冲击状态下进行模拟分析,设计了6种冲击能量,分析材料阻尼参数对其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玻纤/环氧型材在不同能量冲击过程中的材料阻尼不同,2J和4J时的材料阻尼达到0.0165,但将其应用至高能量冲击工况下,变形响应相差最多达79%,高能量冲击下仿真推到出的材料阻尼参数从0.0092逐渐降低至0.0018.这是由于受材料内耗机制的影响,冲击产生的振动能量不容易被耗散,导致材料阻尼系数降低.

    复合材料玻纤材料阻尼冲击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