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廖兵

季刊

1004-8405

xws@gic.ac.cn

020-85231297

510650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市1122信箱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
查看更多>>《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8405;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36/TQ。自1993年创刊以来,已先后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办刊宗旨是反映纤维素科学技术成就,报道纤维素及其伴生物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以及植物资源转化和利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新成果,评述国内外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辟有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研究快报、工艺技术、科技简讯、广告之窗等栏目。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木薯渣超低酸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乙醇发酵

    李富强彭叶灿郝加稳曾灵玉...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木薯渣的酶解糖化效率,降低原料处理成本,采用超低酸(ULA)对木薯渣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木薯残渣(CRULA)进行纤维素酶酶解糖化,同时探究木薯残渣附着酶的再利用以及回用过程抑制物的累积对发酵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CRULA采用70 FPU/g底物纤维素酶水解12 h后,获得47.22 g/L葡萄糖和60.61 g/L总糖.附着于CRULA上的纤维素酶循环利用5次,纤维素酶添加量从70 FPU/g底物(RUN 1)下降到42 FPU/g底物(RUN 5),节省了40%的新鲜酶,RUN 5的葡萄糖和总糖浓度分别为48.00 g/L和60.92 g/L.RUN 1和RUN 5的酶解液分别用于乙醇发酵,得到乙醇浓度和得率分别为21.67 g/L和0.46 g/g葡萄糖、21.52 g/L和0.45 g/g葡萄糖,与葡萄糖培养基所得结果接近.附着酶再利用过程中抑制物乙酸、5-HMF和糠醛浓度有累积增加,而甲酸无明显的变化.由物料衡算可知,木薯渣经ULA预处理及酶水解后,葡萄糖得率为80.64%,乙醇产率为13.84%.

    木薯渣超低酸预处理酶回用抑制物生物乙醇

    摇瓶发酵细菌纤维素的木糖驹形氏杆菌P1-1筛选及培养基初步优化

    廖博文黄轶敏谭玉静蒋德明...
    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动态发酵产量,从6种腐烂的水果中筛选出产细菌纤维素菌种42株,从所筛菌种中选择初筛动态发酵产量最高的木糖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P1-1,对P1-1菌株产的细菌纤维素进行性质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纤维直径仅有27 nm.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0 g/L,安琪蛋白胨FP41014.41 g/L,KH2PO43 g/L,MgSO4·7H2O 20 g/L,乙酸1 mL/L.在此培养基中,木糖驹形氏杆菌P1-1动态发酵96h后细菌纤维素产量达4.30 g/L,比初始培养条件下产量(1.76 g/L)提高了2.44倍.该研究为利用木糖驹形氏杆菌生产细菌纤维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细菌纤维素进一步动态发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细菌纤维素木糖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xylinus)动态发酵正交实验

    木质纳米纤维/纳米TiO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董茂林苏雯皓李程程吉兴香...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杨木化机浆为原料,经对甲基苯磺酸水解和机械处理得到木质纳米纤维,与纳米TiO2均匀分散抽滤干燥得到木质纳米纤维/纳米TiO2复合膜材料,研究纳米TiO2添加量对复合膜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纳米纤维和纳米TiO2的平均尺寸均在几十纳米,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由光滑变得粗糙,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纳米TiO2含量为5%时,对应的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39 MPa,断裂伸长率为5.7%.热重分析表明,随着纳米TiO2添加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略有提升,初始降解温度最高可增加13℃,40%TiO2/LCNF复合膜的残余质量分数最高,达到54%.纳米二氧化钛的少量添加,有助于木质纳米纤维膜材料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增强,在食品包装材料等领域有一定的潜在应用.

    木质纳米纤维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膜机械性能热稳定性

    淀粉-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江慧华崔燕玲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化锌的水溶液、高直链玉米淀粉(G80)、纤维素为原料,制得淀粉纤维素膜,在环氧树脂溶液中浸渍固化,以热固化法制备得到淀粉-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膜材料.考察不同的树脂浓度、浸渍时间、热固化温度等对力学性能、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复合膜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已进入淀粉/纤维素膜基体,热稳定性提高.

    淀粉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膜材料

    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研究进展

    汤淼陈敏智周晓燕
    3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对其稳定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聚焦于纳米尺度下,按不同类型纤维素构成的Pickering乳液也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其中,两亲性使纳米纤维素能很好地作为乳液乳化剂,纳米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能更容易实现高内相;纤维素纳米晶是一种刚性的棒状纳米粒子,其对界面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纤维素纳米晶基Pickering乳液会有着更好的抗聚结性能;细菌纳米纤维素不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其保水能力和结晶度较高,细菌纳米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还介绍了纤维素基Pickering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如何高效地将各类纤维素应用于乳液提出建议和思路.

    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

    细菌纤维素在电池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边文杰钟宇光钟春燕蒋峰景...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特点,阐述了细菌纤维素在电池应用中的进展,重点叙述了细菌纤维素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以及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细菌纤维素/无机物复合以及细菌纤维素/有机聚合物复合,以制备电池用纳米复合膜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复合中应用到的工艺,包括原位复合法、溶胶凝胶法等.最后,对细菌纤维素在电池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评价了其作为电池隔膜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细菌纤维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

    植物纤维基3D打印线材的研究进展

    赵晨飞张卓清王军张国强...
    5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3D打印的角度综述了纤维基线材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各种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形态特性,重点举例阐述以纳米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以及微晶纤维素为原料的复合线材制备方法以及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改性手段,然后综合分析了纤维基线材在医疗、电子等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总结了目前纤维基打印线材所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展望了纤维素线材在抑菌性和4D打印技术中的发展前景.对于纤维素基线材的打印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D打印纤维素基复合线材熔融成型

    近年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研究进展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郝玉波...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近年来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的研究进展,目前筛选到纤维素降解菌的真菌主要有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重点介绍了筛选到的纤维素降解菌的菌株名称、菌株种属鉴定、菌株筛选来源、菌株酶活测定条件和纤维素降解效果等.同时,对近年来已报道筛选的纤维素降解菌株的产酶活特性及降解效果进行比较.期望对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提供借鉴.

    纤维素降解菌株筛选研究进展

    Lyocell纤维的低原纤化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黄伟程春祖张嘉煜代欣欣...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近年来Lyocell纤维在降低原纤化方面的举措,并分析了原纤化的产生机理、产生条件及对原纤化现象的利用及控制.同时分别从浆粕预处理、干喷湿法纺丝工艺、纺丝工艺参数组合和纤维后处理四个角度概述了Lyocell纤维在降低原纤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在降低纤维原纤化方面的特点,并着重概括了纺丝工艺及纺丝工艺参数组合等物理变化在降低纤维原纤化方面的影响.为低原纤化Lyocell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更好理论指导,同时为Lyocell纤维应用领域的开发和拓展奠定基础.

    Lyocell纤维原纤化纺丝工艺控制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