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UGC模式下"乐乎"同人内容的社交化生产动机研究

    夏恩涵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网络平台众多,单纯服务大众的平台难以满足各类兴趣圈层用户的需求,于是精准定位目标用户、专注兴趣圈层的平台诞生.在此背景下,该类平台迅速成为具有共同爱好个体的聚集地,平台用户可基于共同爱好标签,在公共网络空间迅速汇聚,生成兴趣圈层社群.网易旗下的LOFTER(乐乎)作为以兴趣社区为核心的UGC平台,为同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空间,会聚了大量不同IP的同人爱好者和创作者.近年来,UGC同人创作在该平台迅速发展,LOFTER以较低的准入门槛与成体系的平台建构为UGC内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类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凭借社交化属性受到广泛关注,平台中的创作者通过和同频的人互动交流,获得群体归属感与身份认同,这种社交互动同时也满足了创作者的社交需求与自我价值认可需求,因此逐渐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但该平台在积极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上线AI功能引起反感、对创作者重视度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参式观察的研究方法,收集大量同人创作者的资料,了解其在LOFTER平台进行社交化生产的主要动机,深入分析LOFTER平台UGC同人内容的社交化创作特点,根据现有困境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促进LOFTER平台同人创作的健康发展.

    LOFTERUGC同人创作同人作品创作者社交化

    政务新媒体"出圈"特点及发展策略探究

    李珩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务新媒体凭借信息发布权威、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在政务信息发布、重大政策解读、公共服务响应、民众沟通回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大批政务新媒体账号"出圈",但同时也有一些账号宣布停用注销.移动互联网时代,研究政务新媒体建设,让政务新媒体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对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的梳理,探讨政务新媒体"出圈"特点,进而提出建设建议.研究发现,"出圈"的政务新媒体具备如下特点:内容取胜,策划为先;平等互动,"灵魂"有趣;回应关切,共情传播;掌握调性,创意表达.文章认为,政务新媒体建设不仅要创新内容和形式,还要焕新思维和表达,应明确角色定位,打造权威话语主体;加强内容建设,创新传播形式;注重互动,重视用户参与和反馈.

    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平等互动创意表达权威话语主体

    亚文化视域下"文旅+喊麦"短视频流行现象研究

    李梓歆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喊麦"是选取独特的音乐节奏、洗脑的歌词,加以读或唱的表演方式.当下,"喊麦"受到了大量年轻人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其简单直接,侧重情感宣泄,歌词内容缺乏深度和艺术性,因此"喊麦"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因其天然的"草根性"而饱受非议.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文旅宣传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年轻人对个性化、多元化、创新性娱乐内容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文旅产业积极寻求创新突破路径,以新媒体平台为传播载体,为各地旅游景点造势宣传.但单调和缺乏新意的传统宣传内容吸引力明显不足,文旅宣传事业面临极大挑战.2023 年春节期间,"文旅+喊麦"短视频这种新型的文化表达方式兴起并迅速走红网络,其将"喊麦"文化与各地文旅景点的特色相结合,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让全国各地文旅视频迅速"出圈".这种流行现象不仅展示了"喊麦"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我国文旅宣传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文章从亚文化视域出发,厘清"喊麦"的亚文化风格表征,通过探究"文旅+喊麦"短视频爆火现象,分析"喊麦"亚文化在融入主流文化过程中所展现的积极影响,以及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收编给当下文化融合带来的启示.

    "文旅+喊麦"亚文化短视频文化融合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传播策略研究

    陈荣宁杨颖姑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共青团作为校园新媒体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织,是高校整体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应对传媒环境的巨大变革,在融媒体环境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尊重规律,从不同层面满足师生的需求.鉴于此,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提高传播质量和效率变得尤为关键.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阐述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传播功能,包括教育功能、传递信息和引导舆情功能、情感认同功能;分析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传播面临的困境,包括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内容同质化、高校共青团相关职能部门技术跟进乏力、复杂的网络环境带来互动交流方面的挑战;进一步剖析融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矩阵带来的传播机遇:传播范围扩大、传播效率提高,提高内容质量、打造优秀品牌,实现精准管理、加强师生互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化策略:一是提升团队整体素质,紧跟技术更迭;二是传播内容新颖,打造专属品牌;三是跨平台整合与协同传播相结合,实现精准定位与个性化推送;四是完善反馈机制,加强互动交流;五是优化舆情反应机制,快而准地正向引导舆论.

    互联网高校共青团融媒体新媒体矩阵传播

    档案与新闻传播的关系研究

    蔡朝晖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档案与新闻同属于信息资源,两者密不可分.档案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所处信息活动的阶段不同,档案信息是固化的、静态的、稳定的,而新闻时刻处于流动、变化之中.文章主要探讨档案与新闻传播的内在关系,通过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提出加强两者合作的路径:优化档案资源,创新新闻传播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文章指出,档案能为新闻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背景资料,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入、全面,传播力、影响力更强;新闻传播则依托自身广泛的传播渠道,加快档案传播速度,增强档案凭证价值,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还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演变,档案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两者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档案新闻传播多维思路作用关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强化传播力提升策略探究

    罗喜贵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需要.2018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同年 9 月,中宣部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拉开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大幕.同年 11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2019 年 1 月,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到 2022 年 8 月,全国有 2585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建设展开研究,探讨提升传播力的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制定专业化发展规划是关键,要明确传播目标、发展重点,规划传播路径.第二,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要引进优秀传媒人才,提升员工技能,建立培训机制.第三,提升技术设备水平,更新升级设备,推广新技术应用,提升传播效率和质量.第四,开辟多元化传播渠道,拓展传播覆盖面.第五,加强内容生产创新,加大原创内容投入力度,制定创新策略,提升内容质量.第六,建立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传播效果,优化传播策略.采取以上策略,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有效提升传播力,增强传播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持.

    县级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建设内容创新技术创新

    融媒传播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时政新闻报道传播力提升策略探究

    李爱贤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媒体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文章探讨融媒传播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有效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以云南省凤庆县融媒体中心的实践为例,分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多媒体融合传播平台建设、内容生产和团队建设、时政新闻报道专业化水平提升以及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运用等方面的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资源,构建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能够显著扩大新闻内容的覆盖面和增强受众互动性.同时,加强内容生产和团队建设,能够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此外,运用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地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而在促进政府与民众沟通、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团队时政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传播力

    论互联网背景下国企宣传工作格局的重构与再造研究

    刘淳冯代兴王彦民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当前,宣传工作已成为国有企业重要的常态化工作,肩负着"对内凝心聚力、提振士气,对外展示形象、打造品牌"的重任.文章在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有企业传统宣传格局特征,探讨宣传工作改进之必要性,并以国网甘肃电力公司为个案,凝练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提出新宣传格局构想,以期为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旧有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处在"手工业时代",其格局呈现出生产过程孤立低效、传播模式单向统一、宣传效能渐趋乏力三个特征.为适应媒介环境变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新闻舆论工作,国有企业应以前期策划的统一性、生产过程的组织性、质量检验的标准性、新闻产品的个性化为原则,建构起策划、采编审、分发、追踪、评价五大板块密切衔接的生产流程,以及舆情预警机制、新闻策划机制、新闻发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对外联络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六项机制相互配合的管理保障体系,促使新闻宣传工作从"手工业时代"向"工厂化时代"迈进,真正提升宣传质效,增强企业影响力,赋能生产实践,助益自身发展,并肩负起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工作格局互联网新闻生产流程舆论引导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创新发展策略探究

    刘雅清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已成为电视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是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和创新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大众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基于此,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分析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创新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提升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文章论述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包括新闻内容更加丰富、新闻传播载体更为多元、互动空间不断拓宽、新闻业务流程不断整合、新闻采编方式发生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电视新闻采编创新发展策略:丰富新闻内容,实现电视新闻信息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创新采编方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提升新闻品质,打造特色化的新闻产品与品牌;完善监督机制,实现内部与外部联合监督管理等.

    媒体深度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点创新发展

    基于传播仪式观的慢综艺传播分析——以《朋友请听好》为例

    魏梦园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播仪式观关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化仪式、符号和仪式感,强调人们在传播中参与仪式化的互动和符号交换.慢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作为传播媒介,其传播效果深受传播仪式观的影响,特别是在符号意义的构建和传播价值的传递方面展示出独特的传播性.文章对《朋友请听好》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如何通过节目中的符号交流和仪式行为,增强观众的集体认同感和社会联结性.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受众分析法,系统梳理节目内容中的符号系统及其在不同观众群体中的解读和反响,揭示慢综艺节目在维护和提升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功能.文章以《朋友请听好》为例,分析该节目如何通过建构共同体、塑造仪式感和营造情感共鸣等手段,实现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和共鸣效应.结果表明,《朋友请听好》通过慢节奏的叙事、细腻的人物描绘与温暖的情感交流,成功构建传播仪式的共享场域,其中的符号活动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也加深了观众对节目的情感投入,引发了观众的文化共鸣.此外,节目中的传播价值与观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观众的口碑传播,形成强大的观众社区,进一步证实了传播仪式观在现代媒体环境下的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对独特传播现象的系统研究,揭示慢综艺作为文化符号载体在现代传播体系中的价值与影响,从而提出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融合的可能性及文化意义.

    传播仪式观慢综艺传播符号意义《朋友请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