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探究

    唐明兵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县级媒体中心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期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县级媒体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揭示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样本;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从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维度剖析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总结提炼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同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入了解县级融媒体中心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意见建议,多维度、全方位考察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人才技术、内容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现实挑战.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宣传党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基层群众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诸多掣肘和困境.破解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难题,需要全面革新.文章旨在丰富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理论,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找到突破改革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为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发展挑战对策

    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以丰都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张建华张艳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媒体融合从"相加"逐步走向"相融",迈入了全面发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阶段.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成为当下亟须深入探索的议题.文章研究发现,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虽已推进融合发展改革多年,但仅仅实现了形式上的简单相加,而未真正实现深度相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经费保障难、共融互通难、打造精品难、人才引进难等现实问题.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定会影响其融合发展的程度,以及各方面职能的发挥.丰都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再造采编流程、优化平台定位、发挥平台优势,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其宝贵经验值得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借鉴.文章剖析其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做法,进而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观念转变;再造采编流程,促进生产重构;明确平台定位,深耕内容生产;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全媒传播等路径建议.

    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全媒体传播体系体制机制采编流程平台定位平台优势

    慢直播内容生产与运营创新路径探析——以澎湃新闻《千里江山图》为例

    忻勤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发展激活了直播的生命力.移动直播凭借沉浸式的体验感和强交互性,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布局的重点.慢直播以创意的表达形式、独特的节奏感和"静态美学",吸引了众多观众,给观众带来"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视听体验.文章以澎湃新闻 24 小时直播频道推出的慢直播专题《千里江山图》为例,剖析其在内容生产和运营机制方面的创新实践,探讨慢直播这一新兴传播形态的发展前景与商业价值.通过分析《千里江山图》在选题策划、视觉叙事、互动运营等方面的实践,得出慢直播应开拓"慢直播+"场景;实现"直播+文旅""直播+政务"的新增长点;打造IP精品,入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优化全时播控系统,提高安全系数;跨界合作与品牌塑造,探索商业化路径的结论.文章认为,伴随5G、VR、AI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慢直播或将成为直播形态创新和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慢直播只有创新内容生产和运营,才能更好地为主流媒体转型升级、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助益,才能更好地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慢直播《千里江山图》内容生产运营机制创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实践探析——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飞越广东》为例

    董琳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承载和担负的重要功能和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其展现新闻策划能力的绝好机会.伴随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暴露出贴近性不够、生动性不足、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破局?是当下主流媒体面临的紧迫课题.广东广播电视台自 2019 年起开始摸索可视化创新这条路,从文本、镜头、剪辑、配音、包装等各方面下功夫,把制作思路融于新媒体发展浪潮中,推出大型融媒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逐渐走出一条成功的、可复制的、值得借鉴的创新之路.文章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飞越广东》中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例,从内容、形态、模式、机制四个方面解析《飞越广东》的创新实践,进而探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守正创新,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媒体融合《飞越广东》创新实践

    高校融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以湘南学院开学季系列报道为例

    周杭罗见闻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深度融合时代,高校融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仍存在机制固化、联动僵化、效能低下等问题.本研究梳理现有文献资料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高校融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发现融媒体平台在资源整合、生产调度、矩阵发布上具备明显优势,可以深入开展融合报道.湘南学院借助媒体融合优势,在开学季系列报道中采用平台内外联动式、媒介之间集约化、作品呈现动态化的融合报道策略,优化内外资源、重建业务序列、加速模块联动、作品动态出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研究结合湘南学院开学季系列报道,发现依托融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平台协同、发挥媒介优势、强化动态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强化报道效果.高校融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积极开展融合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平台整合优势、强化媒介效能,在内容与形式上双线并举,深挖重大主题报道新闻价值.同时,灵活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予以呈现,从而在新媒体时代牢牢把握高校舆论阵地,引领时代先锋.据此,本研究提出,利用融媒体平台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开展融合创新是高校媒体应对媒介新形势的必由之路,在未来只有持续完善和优化融合报道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高校融媒体平台重大主题报道开学季系列报道融合创新报道策略

    短视频冲击背景下新闻编辑创新路径研究

    蒋国明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还丰富了新闻信息的内容.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短视频冲击背景下,新闻编辑创新的必要性.当前,新闻内容和新闻传播渠道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大幅增强,新闻编辑面临改革和创新的要求.结合短视频的发展特点及新闻编辑创新的必要性,文章提出新闻编辑创新路径,包括创新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方式以及新闻编辑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新闻内容的深度及新闻稿件的质量,优化受众体验.同时,新闻编辑要加强与受众互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加深对受众需求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筛选和制作新闻内容.新闻媒体要进一步提高新闻编辑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保证其能够从更专业的角度高质量地完成新闻内容的编辑和制作,对大众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文章认为,有效实施这些策略,能进一步推动新闻编辑创新发展,使新闻编辑更好地应对短视频的冲击和挑战,获得长远和稳定发展.

    短视频新闻编辑必要性创新路径

    广播新闻类节目的互动传播研究

    陆娟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须不断适应新媒体环境,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其中,互动传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被广播新闻类节目普遍应用.文章阐述广播新闻类节目互动传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广播新闻类节目互动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广播新闻类节目互动传播路径,以有效提升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影响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类节目形式和互动方式不断创新,开通了实时评论、在线问答、听众热线等互动渠道,有效增强了吸引力.同时,广播新闻传播效果显著强化,受众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和参与互动.文章认为,互动传播不仅可以增强节目的信息传播效果,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还可以提升广播新闻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互动,广播新闻类节目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文章提出,广播新闻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基于受众的需求构建全新的新闻互动传播体系,深入了解互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为受众创造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创新互动传播方式,以切实提升节目质量.

    广播新闻类节目受众互动传播节目形式节目内容

    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探究

    曾繁凤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为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应更新和优化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提升受众对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接受度.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表达样式.相较于普通纪录片,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政策解读、政策宣讲主题明显,具有较为鲜明的创作特征,因此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厦门卫视和华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策划推出的系列短视频《海上生明月》为例,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策略.文章在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的基本创作特征以及当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制作与表达样式的基础上,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题材微纪录片制作策略,包括由"我说"转变为"他说"以强化说服力、从小点入手展现大视野与内容、多角度实现微纪录片的艺术构建,以及推进媒体、高校、社会三方跨国联合摄制等等.文章旨在为其他同类题材微纪录片的制作提供艺术创作方面的启示.

    共建"一带一路"微纪录片创作特征艺术构建国际化构建

    严肃音乐与电视综艺融合发展路径探究——以《声入人心》《国乐大典》为例

    郑佳瑶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蓬勃发展,随着垂直类音乐综艺节目日渐丰富,受众审美水平也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严肃音乐与电视综艺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这不仅促使节目从单纯的娱乐消遣转向更具艺术审美价值的领域,还逐步消除了大众与严肃音乐之间的陌生感,使严肃音乐更加贴近大众生活.音乐综艺节目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塑造和音乐文化的反哺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且深远的意义.大众通过音乐综艺节目接触并了解严肃音乐,有利于促进审美能力提升.文章以《声入人心》《国乐大典》为例,深入剖析严肃音乐与电视综艺融合发展的创新性,同时审视这些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严肃音乐与电视综艺融合发展路径:提升节目质量,确保音乐综艺文化深度不被消解,发挥教育功能;推进传播载体全媒体联动,持续探索创新路径,为受众呈现兼具娱乐性与文化性的视听盛宴,推动艺术文化繁荣发展.文章旨在为严肃音乐与电视综艺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严肃音乐电视综艺《声入人心》《国乐大典》音乐综艺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编辑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与探索

    武海凤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体融合时代,传媒业发生巨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是转型发展的核心要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培养专业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教学实验的方法,试图总结出新闻编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该课程存在课程知识体系落后,难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差、新闻思辨能力差等问题.基于此,新闻编辑课程根据新文科建设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出了"模拟新闻编辑部"的情景式教学创新思路,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供情景式教学环境,将课程知识划分为新闻编辑工作条目,在学生自主形成模拟编辑部的同时,教师进行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新闻编辑工作,达到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同时重构教学内容,融入新文科技术内容与课程思政元素,并围绕"两性一度"设计教学活动,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新文科地方院校"模拟新闻编辑部"教学创新新闻编辑新闻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