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加强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吴敬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水平大学,高校办公室执行力的强弱是其关键因素之一。高校办公室要适应和满足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的需要,就应该紧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精神——制度——技术”三方面的实体特征,以高水平大学建设理念指导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再以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发展。在精神层面,强化执行意识、改进执行思维是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的逻辑起点;在制度层面,完善的制度体系、良好的实施机制是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的有效保障;在技术层面,完善服务能力、提高执行技术是高校办公室执行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高水平大学高校办公室执行力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接玉芹
    74-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各类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日益频繁交织。这些活动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催生了一系列的公共危机。而我国对于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危机的处理以及危机结束后的总结教训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面对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我们必须采取迅速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为我国在矛盾凸显的风险社会中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风险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困境途径

    基于角色的高等院校辅导员能力和素养探究

    胡全裕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院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高校人才培养极其重要的师资队伍构成部份,其履职状况对于人才培养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角色来认识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并分析研究其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进而提出应对的举措,对于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角色高校辅导员能力和素养探究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叶星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立足高职院校,通过量表调研和个案访谈,详细分析与探究了高职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出主观幸福感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来改善,作为高职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价值引导、人格塑造、人际养成、寝室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环境美化和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获取和维持幸福的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试析高校青年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贺文霞
    82-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专业教师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优势明显、特点突出,必须结合其自身师德建设,借助高校组织、资源、信息和导向四重优势,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才能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分工互补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局面,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思政教育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苏博李博飞王志刚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青年教师在引导学生坚定“三个自信”,真心拥护党的领导,巩固和继承好“红色基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在践行和培育红色传人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侧重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的长效培训教育,做好外围宣传和氛围营造,关爱引导解决实际困难打牢基础等路径做好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传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及其对策

    巫春庚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部分青年教师政治意识与总体政治素养发展趋势与党和国家的要求相背离,职业道德素养与知识层次背离,自我认知与自我中心意识反方向背离等问题,面对思想政治的高要求与青年教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降的困境,必须创新高职高专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高职高专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品牌可持续建设探究

    刘颖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品牌是社会对高校多方面发展的综合认可程度,具有公共教育性和独特文化性等特点,学校品牌的形成与维护是高校自身、大学生群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动态系统过程。针对当前关于高校品牌认知中存在的偏差,本文从明晰办学定位、增强品牌认同、给予成长空间三重维度论证,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科学发展为引领的高校品牌建设。

    科学发展高校品牌维护

    高职院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调查研究

    吴健智黄志祥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就业视角,以第三方调研机构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以及就业质量调查反馈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面临的难题,提出了打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就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竞争力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构建探究

    李淑娟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理论的具体运用,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学校+政府+企业”协同运作的创业实践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从而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