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图书馆文化助推高校党建文化发展

    王文华童理刚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文化不仅能促进图书馆自身的良好发展,同时它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中的推动者和传播者,对高校党建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党建文化的文献资源中心和宣传教育平台.文章从学校建设的层面总结了几点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建议和途径,希望能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推动高校党建文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

    高校图书馆文化党建文化

    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探析

    唐新格齐秀强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应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在党建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载体,丰富内容,建构平台,拓展形式和载体,加强领导,形成“三位一体”合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党建的生命力.

    高校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身份差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探究

    敬坤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学界进行了诸多思考与探索.但这些理论成果很少触及价值认同中的一个核心维度,即身份差异与价值认同的问题.

    单一身份幻象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

    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吴琼赵慧敏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价值观对个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培育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下,要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进行多视角的审视,从而理清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路,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实践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思路实践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

    刘永志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当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此,高校应加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北京精神融入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问题探讨

    杨飞何侃侃
    37-3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精神融入首都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重培育大学生“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基本素质.本文通过把北京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和素质发展的全过程,构建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的思想教育平台、学专融合的学风建设平台和幸福成长的素质发展平台,培养具备北京精神品质、植根于首都发展的青年一代.

    北京精神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社会实践视角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焦敏黄德林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必经途径.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认同接受和创造传播.要通过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完善制度等途径发挥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

    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性研究

    罗双燕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领导层面、工作机制和教育主体等方面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着眼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实施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性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的哲学审视

    牛涛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以理论解释并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并发展理论的互动过程.但在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主体本位缺失和事实教育方式游离的问题,在弱化教学实践性内容的同时也阻碍了受教育者对理论本身的准确深入理解.因此,要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本位,以教材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开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资源,以提升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哲学审视

    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宋阔周惠杰吴卫东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人成才需求,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办学定位的有效衔接,探索特色教学模式,科学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文章以“混合式协作学习”理论为切入点,探讨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构架,力求集成全方位教学资源,通过六维多元教学途径,运用“研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依托“理论课堂-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的立体载体,形成教育教学与考核评价相统一的多元化、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