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研究

    肖燕飞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以"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根本变革,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和实践性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化了对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人类社会发展动力、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人类社会发展主体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书写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新时代新发展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

    曹鹤鸣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于增进协同育人合力、增强育人效果和激发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在一体化的机制建设、功能建构和技术支撑的基础上推进共同体建设、厘清边界问题并规避技术隐患.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价值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路径探析

    张天华郭一鸣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课程目标、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搭建一体化沟通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路径,有利于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内涵式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

    大历史观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何鎏邹佰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效能的因时因势之举.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以大历史观整合党史资源,建构新的层次化教学体系;以大历史观梳理党史党论,处理好"史"与"论"的关系;以大历史观激发党史活力,提高教师能动性和学生主动性.

    大历史观党史教育高校思政课路径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刘勇洪光东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要以"系统性与全面性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内容融合与政治导向相结合"为基本遵循,坚持"课程内容'内化'与'外化'相结合""教育主体能力提升与激发学习主体活力相结合""话语表达与话语传播建设相结合""硬件建设与文化氛围提升相结合"等路径,增强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高校思政课融入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赜

    李燕赵士发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回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成就为内容支撑讲好中国故事、贴近学生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等途径,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增进大学生对该理论的认知认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

    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

    博物馆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

    李冯添阎占定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是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博物馆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平台,具有宣传教育功能,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同"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博物馆通过"馆校合作"、志愿者和研学服务、社会教育活动、网络平台多种路径和方式使其丰富的资源嵌入"大思政课"建设,并成为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的重要力量.博物馆在服务"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拓展了业务空间,提升了自身功能,实现了"馆校合作"的共赢.

    博物馆资源"大思政课"实践路径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向与优化

    彭容容王跃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套有机统一的表达系统,承担着传递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任务.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从"单一线性"到"网状交织"、从"静态陈述"到"动态构建"、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培育"、从"权威主导"到"多元协同"的多重转向.由此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多极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客体注意力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超量溢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被技术操纵等一系列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客体的数字素养、合理设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净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是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优化的应然路径.

    算法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逻辑优化路径

    ChatGPT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潜在风险及研究展望

    董翼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技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步影响社会各领域,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变革性影响.ChatGPT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有其内在的作用机理,也有意识形态、数据与技术、隐私安全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基于此,需要从问题驱动、价值引领、系统进化、边界重塑等多重维度开展跨学科的认识及实践研究.

    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机理风险研究

    新时代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发展

    陶进马建青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十大新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全面推进不断提质,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更完善更智慧,心理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宣传普及活动更多样化和精细化,心理普查功能更全面更充分发挥,全员化的工作队伍分层分类培养,心理教育的环境生态圈得以优化,家校社一体化支持系统更加协同,心理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不断加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发展心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