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善始善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

    本刊评论员
    1页

    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立场、要旨与路向

    陈玉骢罗健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守正创新、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反对在文化立场上的保守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的要旨是把握民族复兴的构建前提,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彰显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价值.构建路向上,要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土壤,积极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强化学者的学术使命自觉,促进各学科交流融通形成中国特色;突破西方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桎梏,注重国际社会的话语回应.

    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

    智能媒介视域下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的策略研究

    冯亚利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媒介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还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交流,更能够促进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优化.智能媒介的应用使中国话语和叙事内容趋于个性化和智能化、渠道日益拓展以及主体更加多元,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智能媒介视域下,可以从提升议题设置和内容生成能力,构建多模态传播矩阵和智媒平台以及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智媒场域三个层面切入,以便更好地把握话语表达主动权、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和延伸主流媒体价值链.

    智能媒介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策略

    对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李春艳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塑造良好中国形象,有利于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面临西方意识形态的"舆论压制"、各国价值观念差异的"自然屏障"以及我国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自身存在的"现实短板"等阻滞因素.在此环境下讲好中国故事,就要以共同价值为引领广泛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来增强中国故事的价值影响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来增强中国故事的话语影响力;在打造和布局国际传播平台矩阵中增强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对外传播中国故事传播力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物化意识消解与坚定文化自信

    赵林林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而消解物化意识对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需要警惕技术理性膨胀、文化消费主义盛行、精神媚俗化等物化意识表征对文化自信的侵蚀;物化意识对文化自信侵蚀的原因有科技发展助长了物化意识,物化意识与消费主义的联结扭曲文化价值指向,以及资本逻辑与物化意识的同构.为消弭物化意识对坚定文化自信的负面影响,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超越资本逻辑,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认同.

    新时代文化建设物化意识文化自信消费主义资本逻辑

    对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若干思考

    李霞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新阐述、新指示和新部署,形成了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深入学习与全面把握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神要义,可从四个维度进行阐释.从理论维度看,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文化维度看,它主张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从实践维度看,它强调以实践标准检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从价值维度看,它以三个"教育之问"指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方向.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指向

    谭向阳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和衷共济、荣辱与共、多元一体的精神动力.对于生成逻辑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有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对于核心要义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有其根本保证、根本原则和工作主线;对于实践指向而言,以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筑牢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撑、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贡献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智慧.

    伟大团结精神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实践指向

    视觉化传播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治理路径研究

    张悦靖
    31-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化传播与意识形态治理具有强相关性.视觉化传播对高校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加速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传播,又让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方式泛娱乐化等窘境.鉴于此,高校亟待激发视觉化传播的正向功能,通过加强"领导关、内容关、阵地关"建设,助力高校意识形态治理,从而更好地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视觉化传播高校意识形态治理

    意识形态"软权力"的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实现

    徐玉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社会治理不仅要注重国家机关"硬权力"的有效行使,而且要注重意识形态"软权力"的有效运用.意识形态"软权力"在现代社会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包括通过主流价值观培育,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认同和文化吸引力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民族认同;通过社会发展目标导向和社会冲突的协调,消弭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矛盾;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基于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引导社会变革方向,协调社会冲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大力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意识形态"软权力"社会治理文化自信实现路径

    中国航天精神嵌入高校基层党建的理路探析

    季海群杨波邓伯军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航天事业创造积淀了坚实博大的航天精神,孕育形成了独具行业特征的航天文化.航天"大系统观"思维有助于提高政治判断力,增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建设上的统领性作用;航天"精神谱系"价值有助于提升政治领悟力,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想建设上的基础性作用;航天"双向融入"机制有助于强化增强政治执行力,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建设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航天"双重归零"方法有助于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力,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作风与纪律建设方面的保障性作用.

    航天精神航天文化高校基层党建理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