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舆情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孙国胜仵霜李猛刚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基于舆情大数据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表现出政治立场坚定、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社交网络化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为复杂、大学生价值观念异化、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基于此,可通过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研判等途径,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维护高校稳定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舆情大数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资源赋能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究

    刘燕李治勇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资源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见证了我们党砥砺前行、辉煌奋斗的伟大历程.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发挥好红色资源独特育人优势,注重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形式与丰富内容相统一、校园育人与社会联动相统筹,不断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

    红色资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大思政课"建设视域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究

    邓易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对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主体未广泛调动以及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学校应从整合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资源、创新方法载体、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和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推进,从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

    "大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赜

    孙晓惠许静波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宝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内容与价值上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然而,融入过程中存在着多元社会思潮加剧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不足以及教育方式多样性欠佳等现实问题.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在教学资源、融入形式、育人氛围等方面下功夫,力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营造教育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原则与思路

    陈城徐楠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文章对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原则与思路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了坚持政治导向、育人导向、合力导向、问题导向四项原则,提出了通过顶层设计、队伍联动、载体创新、评价改良等方式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原则思路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左辉程鹏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教育强国和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诸多新挑战,应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数字技术赋能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优化路径,以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实践路径

    对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思考

    焦迪李资源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仅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也是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必然选择.文章探讨了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依据,提出中国应加快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认同、加强对外话语创新、增加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并通过加大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支持来提升对外话语传播的效能等对策建议.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