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李伟高春花
    70-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强化技术赋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针对性、科学性;强化问题意识,分析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能兼顾、数据跟踪与隐私保护缺乏统筹、"变"与"不变"难以统一的问题:强化数字育人,平衡大数据场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二元张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形态转型、模式升级,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提升略探

    黄华莉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语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话语的能动性统筹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影响话语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面临议题创设能力、叙事能力、引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需要在深刻把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的有效路径,可以从加强学习、拓展实践、优化评估、完善制度等方面着手改进,为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赋能,促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持续提升.

    高校辅导员话语能力能力提升

    新时代高校校园政治生态建设刍论

    王强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阵地,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场域.新时代高校校园政治生态建设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证,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是促进高校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新时代高校校园政治生态建设要围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向上向善的校园政治生态目标,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加强校园内部治理、树立干事创业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途径不断地正本源、正风气、正品性、正能量、正方向,助力教育强国事业向前发展.

    高校校园政治生态实践理路

    智慧阅读赋能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略论

    朱红梅张耀蕾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智慧阅读赋能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以大学书香校园为建设空间、大学师生为建设主体,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以VR、AR与混合式阅读为主要建设载体,通过知识的广泛交流与传播,旨在提升大学师生文化素养的一项活动.当前,智慧阅读赋能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工具性思维理念凸显造成育人的本质功能被遮蔽、教育主客体互动内容低效聚合引发育人的主导地位被矮化、教育与技术的范式割裂导致育人的综合效能被弱化的风险挑战.智慧阅读赋能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从理念上凸显高质量的育人功能达到共情共学、内容上重塑主导性的育人地位实现师生共鸣、范式变革上提升综合的育人效能,不断推动智慧阅读赋能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慧阅读大学书香校园文化建设风险表征纾解路径

    基于"十育人"现状的高校立德树人路径优化

    刘毅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从课程、科研、实践等十个方面明晰了高校"十育人"体系的内涵、载体、路径和方法,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开展了实践探索,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实施主体良莠不齐、相关部门育人职能不清、育人供给与载体资源落后等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从立德树人整体视角,通过统筹推进"十育人"体系、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十育人"体系载体建设等多角度,推动高校立德树人路径优化,提升育人成效.

    "十育人"立德树人路径

    习近平感恩观的核心要义与时代特质

    娄淑华刘建伟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感恩观是习近平关于感恩的根本看法与基本观点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文化培植和养育的产物,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习近平感恩观的核心要义在于真挚感情、心灵感动与言行感谢三重情感要素的叠加与联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革命红色文化滋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濡养于一体的培植和养育.习近平感恩观的时代特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创新感恩文化、在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中锤炼感恩之心、在鉴古知今中厉行社会主义感恩美德、在服务于人民的实践中展现感恩之情.

    习近平感恩观核心要义时代特质

    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

    王天骄孙春伟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人工智能已然从技术的科技概念成为驱动社会变革、赋能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推动社会治理不断向智能化迈进.文章通过把握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逻辑维度,探究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智治、善治与质治原则,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进程中发展与安全两大核心问题,探讨治理理念的协同与合作、制度模式的完善与构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向善、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持续发力与范式超越,以期助力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社会治理格局的共建共治共享.

    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智能化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理及其促进策略

    丁小青周桂芹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转化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落实为行为,是知行转化的调控系统、倾向性系统、活动系统不断运演的结果.通过知行转化机理探微,提出高校应从突破"术""道"鸿沟桎梏、深化个体情感认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家校社企联动、重塑知行耦合格局等整体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促进策略,进而优化其在社会空间中的行动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转化机理促进策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年征订单

    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