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本刊评论员
    1页

    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的构建

    谭琦张洪嘉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既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展现中国形象的必有举措.就构建逻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的构建应遵循"是什么—叙什么—怎么叙"的基本脉络,使中国式现代化叙事呈现生动形象、富含深邃智慧、展现立体面貌.就运行机理而言,国际传播面对的受众复杂化、表达立体化、媒介数字化构成了当前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现实境遇,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提出了迫切的现实要求.鉴于此,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在构建理路上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整合资源、主动把握机遇,赋予叙事话语以全新样态,以此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话语构建逻辑构建境遇构建理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路径指向

    季爱民曾乾宇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和价值指南,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涵的突出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民观、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本、赓续党百年历史实践坚持的人民性、着眼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为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属于人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核心要义.新时代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为人民担当,夯实党的文化引领地位;与人民共治,增强人民的文化主体性;让人民共享,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以谱写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文化建设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

    宋钊闫朔鸣
    12-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根源,以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为历史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土壤,以新时代党在面临历史重大机遇和挑战时的主动作为为时代背景不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理论、历史、文化、现实四个维度对其生成逻辑探析,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生成逻辑

    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三重维度

    周亚平高梓程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劳模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精神财富.习近平多次强调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应在劳动权益保护和劳动价值实现与认定两方面切实维护劳动群众利益,在劳模选树、宣传推广与劳动教育三个方面营造良好社会文化风尚,在搭建有效平台、提供关怀引导、落实创新支持三个维度上畅通劳模精神实践道路,以期在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劳模精神.

    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者实践路径

    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异质性探析

    刘珂岩赵晨璇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的诸多难题大多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多话语主体的环境、多项互动的环境以及虚拟性和现实性耦合的环境中,通过对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转向变化的分析,厘清数字技术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双向嵌入过程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特征,旨在准确把握和运用数字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深度重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异质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出场的学理思考

    陈波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集体化的政治性精神实践,依赖于有组织、有计划、有角色划分的劳动协作体系.从学理层面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的出场指向,有助于对主体合力问题进行系统性抽象和前瞻性把握.从效益层面审视,主体合力应当致力于提升集体实践效能,以实现更高效、更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成长维度来看,主体合力的迸发应然地呼唤各级各类主体在存在方式上发生根本性变革,不断寻求自我超越;从生态维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由特定人群、政策环境、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构成的内部生态系统,其影响因子众多且内在关系复杂,主体合力应然地指向于这一生态系统的持续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合力出场指向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探析

    杨龙祥
    26-2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提出,建设具有组织优势和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成党的领导渠道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指挥自如、畅通速达的状态,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都要求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的地方党组织建设,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体系的重要论述根据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推进了当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建设

    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质量提升探讨

    俞念胜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原创概念.新时代之所以强调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缘由在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思想是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重视组织力建设是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的历史传承、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的现实需求、实现"两个全面"奋斗目标是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的实践遵循.需要认识到,新时代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是由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强化协同运行能力、建立科学考评机制四个方面的要素所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质量,需要切实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不断严密各级党组织体系、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夯实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组织基础.

    组织工作质量提升逻辑路径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倪素香雷东方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设得好坏是检验党的各项工作能否在高校落地的关键所在.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如何有效将"全面""严""治"理念落实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寻有效的应对之策,成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课题.

    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