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冯建章

月刊

1672-3015

gzxxgbfzzs@163.com

020-83827812-10297

510080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广州市东川路96号)英东心脏中心二楼209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Journal Xinxueguanbing Fangzhi Zhishi
查看更多>>《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双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介入心脏学会、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流量氧疗治疗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及心肺功能情况的影响

    王江彬李明沛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患者肺功能、心功能情况的影响。方法 择取惠安县医院于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阶段收治的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两组,36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36例试验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高流量氧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发绀、气促、肺部啰音、三凹征的具体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发绀、气促及肺部啰音和三凹征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组LVEF评分、LVESD评分、LVESD评分相比,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试验组、对照组FEV,、FVC、MVV指标评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矽肺呼吸衰竭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高流量氧疗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增强其心肺功能,疗效佳、安全性高,且有助于缩短患者疾病治疗周期,可建议推广使用。

    高流量氧疗急诊矽肺呼吸衰竭重症心力衰竭症状改善

    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孙蕾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及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及APTT较治疗前上升(P<0。05),FIB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D-D及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栓塞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达比加群酯在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效果显著,其改善凝血指标的效果与华法林+阿司匹林方案相当,且具有更低的出血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华法林阿司匹林达比加群酯出血事件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效果分析

    谢明星
    45-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衰(ADHF)的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70例ADHF患者,均为我院心外科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期收治,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样本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n=35),前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组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评估数值(88。57%)更高(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均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更低(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DHF的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推荐。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左西孟旦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

    铜砭刮痧在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唐静吕梅蓉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铜砭刮痧在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铜砭刮痧组和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提供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铜砭刮痧组在常规组药物基础上加用铜砭刮痧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态血压[24 h舒张压、24 h收缩压]以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 铜砭刮痧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3。48%vs 76。0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24hDBP、24hSBP、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铜砭刮痧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铜砭刮痧治疗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效果明显,可减轻中医症状,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睡眠质量。

    铜砭刮痧急诊肝火上炎证高血压临床疗效

    颈动脉斑块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评估

    柳杨李奕甫
    51-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检查出有单个或多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8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n=38)和非脑卒中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记录患者MRI检查结果,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斑块MRI检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并确定其截断值。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患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较非脑卒中组长,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水平较非脑卒中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TT、TTP和CBV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MTT、TTP和CBV预测ROC下曲线面积为0。709、0。747和0。732,MTT预测敏感度为68。42%,特异度为73。33%,TTP预测敏感度为57。89%,特异度为93。33%,CBV预测敏感度为55。26%,特异度为80。00%。结论 颈动脉斑块MRI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缺血性脑卒中

    质量控制理论的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在AMI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吕明芳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TF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AMI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在PCI术后仅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则开展基于质量控制理论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及思维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F、LVESV、LVED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维度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11。11%,Fisher x2-0。6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开展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改善、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能很好地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心肌梗死思维场疗法质量控制理论心脏康复锻炼心功能生活质量

    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王滨林生伦刘欣欣
    60-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开展疼痛护理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选取80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前组纳入40例实施常规护理,后组纳入40例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疼痛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2。15±0。42分)、疼痛发生次数(1。51±0。42)次/d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1。98±4。19)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开展疼痛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引导其积极应对减轻机体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与学习。

    疼痛护理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疼痛程度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林霄雁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自我调节理论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运动锻炼自我效能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运动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自我调节理论冠心病运动服药

    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郑丹张神爱
    67-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接收PCI术后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关于心功能指标、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在两组之间开展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舒适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的分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开展康复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康复护理心功能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

    刘惠星黄莲铭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介入室2023年7-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给予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机体恢复情况及有氧运动能力。结果 干预3个月后,联合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传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躯体化症状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的无氧代谢阈值耗氧量(VO2AT)、峰值耗氧量(vO2peak)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通过King达标理论的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能够减少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躯体化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有氧运动耐力。

    King达标理论定期定量分阶段康复训练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