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质量控制理论的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在AMI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质量控制理论的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在AMI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TF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AMI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在PCI术后仅行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则开展基于质量控制理论早期心脏康复训练及思维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LVEF、LVESV、LVED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组间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时,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维度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SF-36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11。11%,Fisher x2-0。6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开展质量控制理论的早期心脏康复训练联合思维场干预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改善、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能很好地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吕明芳
展开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1003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思维场疗法
质量控制理论
心脏康复锻炼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出版年:
202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影响因子:
0.592
ISSN:
1672-3015
年,卷(期):
2024.
1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