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邬江兴

双月刊

1671-0673

xxgcxb@163.com

0371-81630442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62号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大16开。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提倡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本刊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学报主要刊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应用数学以及军队指挥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论文,技术报告,优秀学位论文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主要栏目: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报告,教学研究,专题译文,综述评论,科技动态。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领导和管理干部。本刊于2004年正式成为军事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团簇中心点的时差量测滤波方法

    罗延鹏熊瑾煜杨宇翔
    253-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无源场景中,时差量测的时间间隔大多为非均匀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团簇中心点的时差滤波方法,将时间间隔过短的量测划为同一簇,每个簇的中心点代入滤波模型,实现了序贯迭代过程.相比于常用的滤波方法,避免了滤波发散问题,提高了时差的预测精度.最后,在仿真数据上将中心点滤波方法与卡尔曼滤波及改进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步轨道卫星无源定位到达时间差卡尔曼滤波

    基于YOLO-OpenMax的水声通信信号开集识别方法

    李杰李勇斌郑娄王彬...
    258-264,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方式随着技术进步从典型的传统调制方式发展为水声通信机厂商私有开发的新型调制方式,这使得现有的水声通信信号闭集调制识别技术实用性受到制约,但现阶段鲜有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开集识别方法.针对此现状,提出一种基于YOLO图像检测识别网络和OpenMax模型的开集识别方法.利用YOLOv5网络的输出特点,将传统OpenMax模型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两步测试方法,实现了在多径信道下的水声通信信号的开集识别.仿真实验表明:在归一化系数为0.5,信噪比等于10 dB条件下的归一化开集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实测数据同样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水声通信调制方式识别开集识别两步测试流程

    基于Mixup训练及多模型决策融合的腰椎间盘突出诊断

    李英陈健苏志海海金金...
    265-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多中心数据集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由单一中心数据集训练的模型泛化性往往不佳,导致训练好的模型在应用时受到很大的限制.Mixup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模型泛化性,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 Evidence Theory,DST)的模型融合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个模型的最佳决策.因此,针对单一中心训练的医疗模型泛化性较差的问题,通过Mixup训练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并采用多模型决策融合的方式获得最佳决策结果,提出了一个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有效模型.经过外部测试集测试,该方法获得了88.22%的分类准确率、88.12%的F1分数和87.69%的AUC值.

    腰椎核磁影像腰椎间盘突出诊断Mixup多模型决策融合

    针对长距离实体的双图路径推理模型

    祝涛杰卢记仓周刚皮乾坤...
    272-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档中句间实体关系往往无法直接获取,现有方法通常利用语法知识及共指、邻接、共现等方式将文档构建为文档图,捕获实体之间的交互.然而图节点和图边数量及类型较多,极大地限制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因此,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推理效果更好的双图模型.首先,采用启发式规则提取提及交互和证据句,并基于此构建基于证据句的提及图和实体图;其次,利用注意力机制捕获实体图中实体节点之间的推理路径;最后,根据推理路径,采用合适的评分函数预测实体关系事实.在文档级通用领域数据集DocRED中的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档级关系抽取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

    航天任务系统容灾备份技术应用

    冯宁于磊刘光辉张超...
    27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航天任务系统面临多代并存、部署不灵活、容灾手段不完善、应急切换速度慢等问题,难以适应后续云架构下一体化融合管控模式,必须解决容灾备份体系设计和系统级迁移切换难题.分析了传统航天任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特点规律,设计了云架构下异地容灾备份体系,提出了虚拟化迁移、网络层控制改造、应用层域名改造、通信配置集成管理等解决方法,形成了迁移部署流程和快速切换建链方法.试验表明,相比传统备份手段,云架构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能够有效缩短系统级部署与切换时间至3小时,明显提升异常应对能力,可为后续一体化管控模式下容灾备份体系建设与特殊场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航天任务系统云架构容灾备份主备份切换软件定义网络域名管理

    基于链接预测匹配的动态社交机器人检测方法

    卢昊宇刘峰王博雅谭磊...
    285-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社交网络中机器人集群的恶意协同活动威胁了正常用户信息安全,影响了社交网络的信用体系,进行社交网络机器人账号有效检测势在必行.针对现有基于社交图的检测方法难以刻画时序社交图中的动态的链接行为的问题,提出基于链接预测匹配的动态社交网络机器人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已知节点的链接行为,对机器人和正常用户节点分别建立节点链接预测模型并学习两类节点的链接行为的特性,通过考察未知节点链接行为关于两类链接预测模型的匹配度实现节点属性的分类.在Twitter数据集上,相比于部分主流未采用时序数据的基线方法,该方法检测准确率有显著提升,验证了对时序数据利用的有效性.

    社交网络机器人检测链接预测图神经网络

    一种考虑攻击连续性的告警关联聚合方法

    王文博马海龙韩伟涛王程禹...
    292-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告警关联聚合方法无法深度刻画攻击意图,难以挖掘告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考虑攻击连续性的告警关联聚合方法.该方法按照源IP到目的IP过滤原始告警序列,从攻击载荷相似性、攻击者身份信息、攻击触发位置和武器平台信息等4方面出发评估相邻恶意请求的连续性,并以此为依据将初始告警聚合成组.在多种真实漏洞构建的场景中,开展2种不同类型的攻击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算法能够在聚合冗余告警的同时区分攻击类型,为多步骤攻击的分析关联工作提供支撑.

    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告警关联告警聚合恶意连续性

    基于多样化时间关联的流量对抗攻击方法

    何元康马海龙胡涛江逸茗...
    298-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的流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需在知晓整条流量信息的基础上生成,无法应用于实网端到端环境.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样化时间关联的流量对抗攻击(Diversified Time Correlation Attack,DTCA)方法.首先,该方法在攻击发动前使用因子主成分分析,对恶意流量进行时间簇特征提取.其次,利用多输入LSTM模型,对网络中流经的正常流量进行时间关联性学习,再以此对恶意流量持续时间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对抗"伪装".最后,基于对抗生成的流量持续时间重塑恶意流量,重放回至目标网络并检测攻击效果.实验使用DTCA与传统方法在3种经典检测模型上进行测试,并从对抗流量的生成和攻击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TCA方法能使3种检测器的检测效果平均下降60%以上,并可用于实网端到端的环境.

    入侵检测对抗样本攻击流量重塑主成分分析

    SDN边缘交换机发起的数据窃取攻击及检测方法研究

    赵扬伊鹏张震胡涛...
    307-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件定义网络(Soft Defined Network,SDN)交换机作为数据转发与策略执行的设备,恶意攻击者通过侵蚀SDN交换机对网络进行隐秘而致命的攻击,严重影响用户的端到端通信质量.首先提出了一种边缘交换机被攻击者劫持后的数据窃取攻击过程,可以逃避网络范围内的异常检测,并证明了这种攻击的隐蔽性.为了抵御此种攻击,提出了一种流信息一致性检测方法,将主机信息纳入一致性检测中,并基于Ryu控制器在mininet平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防御方法在抵御边缘交换机攻击的同时不会带来过多的负载增加.

    软件定义网络数据平面安全受损交换机检测

    基于行为模式的漏洞检测方法

    葛学帅刘铁铭谢耀滨张有为...
    315-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基于符号执行的漏洞检测工作仍存在漏洞类型有限和未能精确描述检测到的漏洞类型等问题.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常见内存损坏漏洞的形成原因和行为模式,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行为模式的漏洞检测方法,覆盖更多的漏洞类型,并且在检测到漏洞的同时自动确定漏洞类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自动化漏洞检测框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网络空间安全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漏洞检测符号执行内存损坏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