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刘江生 蓝玉福

双月刊

1008-0074

xxgljs@163.com

0591-87841459,87831230

350003

福州市333号邮政信箱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承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康复医学事业,列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大16开本高级学术刊物(ISSN:1008-0074,CN:35-1193/R)。双月刊,定价12元。邮发代号34-83,设有专论、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定、传统医学与康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史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远期冠脉不良预后的关系

    董梦雅徐晨博周娟袁祖贻...
    26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史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冠脉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确诊的ACS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85例作为研究对象.缺血事件定义为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支架内再狭窄和活动性心绞痛.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来研究高血压史与ACS患者远期冠脉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高血压史的中位数,385例患者被分为高血压史≤1年组(201例)和高血压史>1年组(184例).在随访2.6(2.3,2.8)年后,高血压史≤1年组和高血压史>1年组分别有39例(19.4%)、46例(25.0%)发生了缺血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高血压史>1年组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压史≤1年组(x2=4.675,P=0.031).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史仍是ACS患者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33,95%CI 1.008-1.057,P=0.008).结论:高血压史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远期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高血压史时间延长,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心肌缺血危险因素

    血清PCSK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熊守庆陈燕
    26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585例行PCI术的AMI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术前血清PCSK9水平.根据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患者被分为MACE组(152例)与无MACE组(433例).分析血清PCSK9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及A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PCSK9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随访1年,MACE发生率为25.98%(152/585).与无MACE组比较,MACE组术前Gensini评分、年龄≥60岁、多个梗死部位、病变支数≥2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LVEF<50%、术后慢血流/无复流比例、血清PCSK9水平[51.95(46.82,56.58)ng/ml 比 72.24(62.37,73.88)ng/ml]均显著升高,P 均<0.01.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AMI患者血清PCSK9水平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8,0.784,P=0.014,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Gensini评分、多个梗死部位、病变支数≥2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LVEF<50%、术后慢血流/无复流、血清PCSK9水平均为AMI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57~6.888,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SK9水平预测AMI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截断值为59.11ng/ml,灵敏度、特异度、AUC(95%CI)分别为88.72%、77.37%、0.871(0.841~0.897),说明血清PCSK9水平对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PCSK9高水平可增加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且对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基于心功能分级的康复运动干预模式对CHF患者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娟曹辉惠琳娜王艳玲...
    270-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心功能分级的康复运动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CHF患者160例,最终入组15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心功能分级的康复运动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心肺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MLHFQ量表得分.结果:研究组Ⅱ级和Ⅲ级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100.00%比83.78%;Ⅲ级:97.37%比80.00%)(P均<0.05).与对照组Ⅲ级患者相比,研究组Ⅲ级患者干预后peak VO2[(16.98±2.03)ml·min-1·kg-1 比(18.61±2.41)ml·min-1·kg-1]、LVEF[(41.73±4.53)%比(48.03±5.22)%]、6MWD[(351.34±61.00)m 比(391.53±64.42)m]显著升高(P 均<0.01),而 LVEDd[(57.55±3.91)mm比(53.18±3.07)mm]、LVESd[(35.90±2.91)mm 比(30.50±2.67)mm]、LPO[(6.00±0.99)mg/L 比(3.95±0.61)mg/L]、MPO[(3.83±0.58)mg/L 比(2.03±0.28)mg/L]水平、MLHFQ 总分[(57.05±4.57)分比(45.29±3.94)分]显著降低(P均=0.001).同时与对照组Ⅱ级患者相比,研究组Ⅱ级患者干预后peak VO2、LVEF和6MWD显著升高,而LVEDd、LVESd、LPO、MPO水平和MLHFQ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0.0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90%比6.49%,P=0.717).结论:采用基于心功能分级的康复运动干预CHF患者后,能够显著提高心肺功能,抑制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心力衰竭康复运动(Exercise)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春艳樊欣娜杨阳徐乐乐...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新冠肺炎期间于我院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64例,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的SAS、SDS、PSQI各维度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干预组SAS[(53.31±1.87)分比(32.13±1.24)分]、SDS[(44.14±1.38)分比(33.88±1.06)分]、PSQI 总分[(8.98±2.17)分比(7.33±1.26)分]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改善睡眠质量,有益于改善预后.

    冠心病心理护理焦虑抑郁睡眠

    QCC活动管理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手术时间、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王娜边春云张心可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QCC)活动管理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手术时间、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并接受PCI手术的148例AMI患者.按照院内管理方式不同,患者被分为对照组(74例)和QCC组(74例).比较两组急诊滞留时间及手术时间、术后7d及14d心功能指标、患者满意度及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QCC组心电监测时间[(11.35±2.13)min 比(9.14±1.86)min]、病情评估时间[(14.78±2.51)min 比(10.12±2.28)min]、用药准备时间[(29.69±5.03)min 比(22.65±4.52)min]及手术时间[(83.47±10.76)min 比(62.18±10.03)min]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4d QC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46.42±2.52)%比(58.54±1.82)%]显著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33.05±3.47)ml/m2 比(28.22±2.49)ml/m2]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69.08±4.53)ml/m2 比(56.85±2.48)ml/m2]显著降低,P均<0.01.QCC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24%比62.16%),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16%比36.49%),P均=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介入可优化临床PCI手术流程,显著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手术时间,改善心功能,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护理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β受体阻滞剂用药依从性下降的危险因素分析

    侯晓鑫郝俊霞张晓敏
    285-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β受体阻滞剂用药依从性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行PCI治疗的CHD患者.术后根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6分者纳入高依从性组(100例),<6分者纳入低依从性组(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患者PCI术后β受体阻滞剂用药依从性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160例患者的平均MMAS-8评分为(5.81±0.12)分.与高依从性组比较,低依从性组年龄<60岁(74.00%比36.67%)、高中及以上(68.00%比40.00%)、支架植入<2年(54.00%比28.33%)比例、家庭关怀指数调查问卷(APGAR)评分[(5.12±1.60)分比(4.52±2.10)分]、APGAR评分≥7分比例(68.00%比33.33%)显著降低,家庭收入<3000 元(34.00%比 61.67%)、自费(36.00%比 60.00%)、糖尿病(47.00%比 66.67%)和高血压(42.00%比65.00%)比例显著升高,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文化程度、年龄≥60岁、家庭收入<3000元、自费、支架植入时间≥2年、高血压、糖尿病是CHD患者PCI术后β受体阻滞剂用药依从性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45~97725.056,P<0.05或<0.01),而APGAR评分≥7分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0.005,P=0.001).结论:CHD患者PCI术后的β受体阻滞剂用药依从性降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支架植入时间、文化程度等,应该重点监督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用药情况并给予干预,有助于提升用药依从性.

    冠心病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服药依从性危险因素

    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安秦锐李飞李燕妮李艳艳...
    28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理论的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EH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46,采用常规管理干预)和保护组(n=50,采用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指标变化;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心血管健康评分、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心血管健康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组干预后收缩压(SBP)[(137.80±5.12)mmHg比(118.82±6.65)mm-Hg]、舒张压(DBP)[(82.26±4.15)mmHg 比(75.99±3.91)mmHg]、平均动脉压(MAP)[(115.25±5.70)mmHg 比(99.64±5.15)mmHg]、总胆固醇(TC)[(4.18±1.35)mmol/L 比(3.39±1.56)mmol/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15.09±17.97)ng/ml 比(99.86±8.87)ng/ml]、甘油三酯(TG)[(1.94±0.67)mmol/L 比(1.60±0.61)mmol/L]显著更低(P<0.05 或<0.01);SF-36 总分[(66.93±10.25)分比(72.44±14.11)分]、心血管健康评分[(7.98±1.71)分比(9.96±1.67)分]及 HPSMBRS 评分[(109.20±6.82)分比(149.22±7.23)分]显著更高(P<0.05或<0.01).保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2.00%比28.26%)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91,P=0.046).结论:以保护理论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EH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心血管健康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高血压护理血压生活质量

    药物涂层球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黄宇彬蔡敏陈金灶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初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策略,患者被分为观察组(62例,DCB治疗)和对照组(80例,DE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慢血流发生率,随访9个月内上述指标(除慢血流)、晚期管腔丢失(LLL)和大出血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术后LVEDd、LVEF、慢血流、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和1周内MACE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随访9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LLL[0.25(0.16,0.50)mm比0.30(0,0.82)mm],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6.3%比4.8%)、MACE(31.7%比33.9%)和大出血发生率(8.5%比3.2%)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药物涂层球囊的短期和远期预后均不劣于药物洗脱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谭顺林张胜陈丽黄蕾...
    298-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5例需进行右心室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n=47)以及右室间隔部起搏(RVSP)组(n=48).比较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心功能不全,患者被分为心功能不全组(1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77例),分析需右心室起搏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术后1周比较,术后1年RVAP组感知阈值[(11.51±1.21)mV比(12.11±0.81)mV]显著升高,P=0.004.与 RVAP 组比较,术后 1 年 RVSP 组 LVESV[(25.32±7.63)ml 比(29.77±12.36)ml]、LVEDV[(58.30±15.71)ml 比(68.33±25.31)ml]、SV[(31.36±10.73)ml 比(41.29±16.15)ml]均显著升高,LVEF[(60.55±8.76)%比(54.10±6.44)%]及心功能不全比例(27.66%比 10.42%)显著降低,P<0.05或<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VEF是需右心室起搏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54,P=0.003),而 RVAP、年龄 ≥60 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OR=9.041、4.145,P=0.003、0.024).结论: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间隔部起搏可显著改善每搏量,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降低.

    心血管疾病心脏起搏,人工左心室收缩功能

    基于CSMS、CQQC的5E康复模式对CHD患者PCI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万克群王琎刘蕾蕾潘爱红...
    303-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5E康复模式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心功能、运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在本院确诊为CHD的患者共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62,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运动能力、自我管理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SV[(69.66±4.86)ml 比(75.94±5.29)ml]、CI[(3.11±0.30)L·min-1·m-2 比(3.39±0.36)L·min-1·m-2]、LVEF[(57.22±5.82)%比(68.54±5.31)%]、MET[(4.36±0.64)比(5.09±0.86)]、6min 步行距离[(296.52±18.72)m 比(359.33±19.75)m]、CSMS 评分[(89.32±11.85)分比(112.31±9.63)分]、CQQC 评分[(111.56±9.27)分比(139.50±7.59)分]显著升高,P 均=0.001;LVEDd[(52.12±4.84)mm 比(41.28±4.74)mm]、LVESd[(48.39±3.82)mm 比(42.26±3.57)mm]、BNP 水平[(99.63±6.31)pg/ml 比(60.52±7.11)pg/ml]、NYHA Ⅲ 级比例(25.00%比 10.0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将5E康复护理应用于CHD患者PCI术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改善CHD患者心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在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冠心病护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