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刘江生 蓝玉福

双月刊

1008-0074

xxgljs@163.com

0591-87841459,87831230

350003

福州市333号邮政信箱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承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康复医学事业,列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大16开本高级学术刊物(ISSN:1008-0074,CN:35-1193/R)。双月刊,定价12元。邮发代号34-83,设有专论、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定、传统医学与康复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染色体9p21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易感性的关系及临床相关特征分析

    麦麦提依明·外斯丁凯赛尔江·麦麦提依明古次里娜·托汗阿不都克尤木·亚生...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新疆维吾尔族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ANCCI)患者染色体9p21区域rs10757274、rs7044859、rs4977574和rs496892基因多态性分布与脑梗死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78例维吾尔族ANCCI患者,其中伴有颈动脉斑块者117例,无颈动脉斑块者6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技术对两组患者染色体9p21区域rs10757274、rs7044859、rs4977574、rs496892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和比较.结果: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组rs4977574中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44.3%比53.0%),rs4977574的AA基因型频率显著降低(37.7%比20.5%)(P均<0.05).rs4977574 GG基因型和AG基因型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患者的2.476倍和2.285倍.与非GG基因型组比较,GG基因型组糖尿病(16.3%比30.2%)、小血管病变比例(42.2%比 60.5%)和收缩压[(135.91±20.89)mmHg 比(143.57±20.34)mmHg]显著升高(P 均<0.05).结论:染色体9p21中rs4977574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易感性有关联,该位点GG纯合突变可能预示小血管病变的风险升高.

    脑梗死颈动脉疾病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的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双心健康及身体活动指数的影响

    白杨沈慧丁晓娟
    386-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的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双心健康及身体活动指数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7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326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脏康复,实验组进行基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的心脏康复,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身体活动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LVEF[(43.94±6.64)%比(48.77±7.29)%]、6MWD[(373.66±49.64)m比(455.91±48.18)m]及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人数比例(32.5%比45.4%)均显著提高(P<0.05 或<0.01),BNP[(42.64±9.08)pg/ml 比(38.53±8.55)pg/ml]、SAS 评分[(47.45±4.48)分比(42.40±4.79)分]、SDS评分[(48.47±4.93)分比(43.90±4.71)分]及低强度体力活动人数比例(55.2%比36.8%)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基于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的心脏康复运动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的心功能和体力活动水平,改善抑郁焦虑状态.

    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康复

    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赵璨刘姗姗李净兵王少颖...
    391-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与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正常组(92例)和认知障碍组(58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认知障碍组患者年龄较认知正常组大,存在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低钠血症、多重用药、营养不良的比例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脑卒中、多重用药、营养不良是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04~6.434,P<0.05或<0.01).认知障碍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认知正常组(51.72%比11.96%,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r=0.435,P<0.001).结论:年龄、脑卒中、多重用药、营养不良是老年高血压伴衰弱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认知功能障碍与此类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高血压认知障碍危险因素预后

    有氧八段锦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干预效果

    杨爱萍尹枭孟吴君华郭建英...
    395-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有氧八段锦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CHF患者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及干预)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氧八段锦联合踏车运动训练),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4周、8周和12周后的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结果:干预12周期间,两组CAT评分、LVESV、LVEDV、mMRC及MLHFQ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LVEF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或<0.01).与对照组相比,干预12周后试验组 CAT 评分[(17.47±3.96)分比(13.36±3.42)分]、LVEDV[(139.44±7.12)ml 比(131.74±6.47)ml]、LVESV[(81.84±8.54)ml 比(74.29±9.18)ml]、mMRC 评分[(1.67±0.47)分比(1.42±0.50)分]和MLHFQ各维度分及总分[(40.07±6.86)分比(32.54±6.61)分]均显著降低,LVEF[(41.29±4.76)%比(44.56±4.42)%]显著升高,P均<0.001.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增加有氧八段锦联合踏车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CHF患者的心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心力衰竭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运动疗法

    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CysC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孙贤辉孙小清张虹谭成燕...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9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99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RBP4、CysC水平及肠道菌群阳性率及数量.以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CysC平均水平为界,将其分为血清RBP4高水平组(RBP4≥35.97 ng/ml)53例和低水平组(RBP4<35.97 ng/ml)44例,血清CysC高水平组(CysC≥1.49 ng/ml)49例和低水平组(CysC<1.49 ng/ml)48例.比较不同水平组菌群数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RBP4、CysC水平与菌群数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RBP4、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双歧杆菌属、厚壁菌、乳酸杆菌属、变形杆菌的培养阳性率及菌群数量均显著降低(P均<0.001),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培养阳性率及菌群数量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RBP4低水平组比较,RBP4高水平组双歧杆菌、厚壁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数量均显著减少,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增加(P均<0.001);与CysC低水平组比较,CysC高水平组双歧杆菌、厚壁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增加(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BP4水平与双歧杆菌属、厚壁菌、乳酸杆菌属、变形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626~-0.482,P均<0.001),与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显著正相关(r=0.302、0.337,P均<0.01);CysC水平与双歧杆菌属、厚壁菌、乳酸杆菌属、变形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0.621~-0.502,P均<0.001),与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308、0.340,P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CysC水平升高,且与肠道菌群组成密切相关.

    心脏病视黄醇结合蛋白4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肠杆菌科

    miRNA-1-3p表达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

    文芳梅田永芳张玲
    40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RNA-1-3p表达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8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CHF住院患者45例为CHF组,同期体检的年龄匹配的健康老人45例为对照组.行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浆脑钠肽(BN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测定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3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组血浆BNP[(38.34±23.02)pg/ml比(679.89±338.72)pg/ml]水平、LVEDd[45(42,47)mm 比 50(46,54)mm]和 miRNA-1-3p 表达[1.09(0.68,1.62)比1.42(0.98,2.35)]显著升高,而 LVEF[(56.86±3.97)%比(48.89±8.32)%]显著降低,P 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LVEDd与miRNA-1-3p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03、0.223,P=0.006、0.049),LVEF与miRNA-1-3p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5,P=0.047).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3p有可能作为诊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心力衰竭微RNAs老年人

    书讯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410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iR-34a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勇何海刚钱鹤平
    41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微小RNA-34a(miR-34a)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83例STEMI患者(STEM I组),并选择同期83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健康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miR-34a表达、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STEM I患者血清miR-34a表达水平与CK-MB、SOD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组比较,STEMI组患者LDL-C[(2.18±0.73)mmol/L 比(2.60±0.87)mmol/L]、TC[(3.82±0.75)mmol/L 比(4.10±0.82)mmol/L]、TG[(1.38±0.35)mmol/L 比(1.75±0.44)mmol/L]、miR-34a 表达[(1.04±0.35)比(2.03±0.68)]、CK-MB[(18.12±8.27)U/L 比(75.44±36.08)U/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 或<0.01),血清 SOD[(146.23±50.81)μU/L比(75.62±26.96)μU/L]水平显著降低(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TEM1患者血清miR-34a表达水平与CK-M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1,P<0.001),与SO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8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miR-34a、TG是影响STE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68~66.754,P<0.05 或<0.01),SOD 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955,P<0.001).结论:STEMI 患者血清miR-34a表达水平较高,与心肌损伤、氧化应激指标显著相关,miR-34a可能是诊治STEMI的潜在靶点.

    心肌梗死微RNAs肌酸激酶,MB型超氧化物歧化酶

    改进论文统计学处理的通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编辑部
    415页

    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刘涤董毓辉
    416-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的糖尿病患者2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94例,轻中度病变组(0<Gensini积分≤40分)102例、重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40分)9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采用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冠脉正常组相比,轻中度病变和重度病变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4.17(3.31,4.88)×109/L 比 4.96(4.28,6.07)×109/L 比 5.57(4.62,7.03)×109/L]、NLR[2.25(1.74,2.72)比3.18(2.48,3.66)比3.49(3.03,4.32)]均显著增加(P均<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OR=1.566,P<0.001)、NLR(OR=2.152,P<0.001)是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曲线下面积(AUC)=0.750]、NLR(AUC=0.775)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与冠脉狭窄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中性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