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刘仓理

双月刊

2095-4980

xxdz@caep.ac.cn

0816-2487503 2495174

621999

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Journal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ernicus)收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刊号CN51-174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 2095-4980,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接检测的全电子THz无线系统中混合PGS设计

    韩扬田鹏王明旭谭景文...
    1313-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通信由于具有极大的带宽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太赫兹系统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也成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PGS)的方案对全电子元件构成的太赫兹系统进行优化,使用成对优化(PO)算法对完成概率整形(PS)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PS-16QAM)的星座点进行位置调整,获得所需的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的16阶正交振幅调制(PGS-16QAM)信号。通过测试PS-16QAM、几何整形后的16阶正交幅度调制(GS-16QAM)和PGS-16QAM在不同净速率下对16QAM的优化,验证了混合PGS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实验证明,当无线传输距离设置为2 m、NGMI阈值设置为0。92时,PGS-16QAM相较于传统的16QAM、PS-16QAM和GS-16QAM,净传输速率分别提升了 15。6%、11。8%和3。8%。

    太赫兹概率整形几何整形混合概率和几何整形成对优化归一化广义互信息

    海上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

    刘宁崔冠峰宋瑞良尚国涛...
    1320-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面舰艇间及舰艇与飞行器间存在大容量、抗干扰安全可靠传输需求,太赫兹频段频率高,带宽大,是大容量传输和抗干扰通信的优良手段。针对海上太赫兹通信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海面上太赫兹波受水汽衰减的影响;在链路预算与传播可靠度计算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海上太赫兹通信系统,并经过150m水上实测。在误码率满足2×10-8的情况下,速率可达520 Mbps,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太赫兹海上通信水汽衰减

    零中频太赫兹通信I/Q不平衡数字补偿算法

    孟庆博林长星刘娟邓贤进...
    1324-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传输速率不断提高的要求,未来的通信技术自然会向更高的载波频率发展,太赫兹通信技术成为其实现的一种可能。针对太赫兹通信系统零中频在大带宽背景下存在的I/Q不平衡问题,构建了太赫兹零中频架构下的I/Q不平衡损伤模型,完成了对应窄带和宽带场景下的算法推导和补偿架构设计;针对宽带场景,通过改进代价函数提升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统计量的算法,均方误差(MSE)提升15 dB。在220 GHz零中频通信系统实验中,提出的窄带算法MSE提升了 7 dB,宽带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升了 1 dB。

    零中频太赫兹通信系统I/Q不平衡数字补偿算法

    基于InP基HEMT器件的D波段倍频源设计

    宋树田刘军
    1332-1338,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太赫兹倍频源多采用混合集成电路的实现方式,导致太赫兹倍频源存在体积大、封装损耗高、稳定性差等问题。采用栅长2×25μm的磷化铟(InP)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有源器件,利用先进系统设计(ADS)原理仿真和电磁仿真(EM)联合仿真分析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全单片集成的D波段倍频源。该倍频源采用倍频+放大的形式设计实现,其中第一级为二倍频电路,第二级采用放大电路。在132~154 GHz范围内,当输入功率为4。5 dBm时,输出功率大于6 dBm,基波抑制比优于31 dBc,三次谐波抑制比优于36 dBc,最大输出功率为9 dBm@144 GHz,对应的变频增益为4。5 dB,该倍频源的芯片面积约为3。1 mm×1。3 mm。该设计为全单片集成的太赫兹源和实现小型化太赫兹源提供了新的选项。

    D波段(110~170GHz)磷化铟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InPHEMT)倍频源单片集成太赫兹源

    太赫兹肖特基二极管与变频器件的研究进展

    薛欣童李战峰张海涛郝晓林...
    1339-1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波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独特位置,具有高频率、高带宽和高穿透性等特点,在通信、雷达、成像、传感、安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倍频器和混频器等变频器件是固态太赫兹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肖特基二极管具有寄生参数低,工艺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其工作频率已覆盖了整个太赫兹频段。基于肖特基二极管变频器件具有室温工作、频带宽、电子可调性、相位噪声低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太赫兹收发链路的主流器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肖特基二极管技术的发展,包括其结构和制备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倍频器和混频器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肖特基二极管化合物半导体倍频器混频器太赫兹单片集成电路

    D波段超外差高速无线通信系统

    李振北鲁斌关欢欢吴静...
    1356-1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赫兹通信是6G时代无线移动通信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大带宽、低延时的特点,适用于高速无线回传、卫星通信等多种应用场景。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中频频率合成的D波段(110~170 GHz)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合成n路带宽为2 GHz的中频频率,实现总带宽为(n×2)GHz的D波段宽带无线通信,从而实现超过100Gbps的传输速率。为验证系统可行性,对所设计的n路通信系统进行了1/n缩比验证,结果表明,利用2 GHz的D波段信道带宽,可实现最高128正交幅度调制(QAM)下11。2 Gbps的空口传输速率以及9。4 Ghps业务传输速率,证明了仅使用一套D波段射频前端的n路中频频率合成系统架构能够低成本地实现D波段宽带高速无线通信。

    太赫兹通信系统超外差架构无线回传128正交幅度调制

    短波天线端口脉冲电流注入方法实验

    董亚运崔志同杜传报聂鑫...
    1364-1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冲电流注入是研究电子设备高空电磁脉冲(HEMP)效应的重要手段。本文设计了短波天线端口接触式脉冲电流注入实验平台,研究了短波设备接收和发射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以及低、中、高3种不同工作频率对注入电流的影响,探索了天线端口防护器分立状态和在线状态下的性能差异,为后续短波天线端口的抗电磁脉冲干扰的性能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脉冲电流注入短波天线防护器高空电磁脉冲

    基于相控阵馈源的射电望远镜结构扰动补偿

    牛晟璞伍洋孔德庆霍克强...
    1370-1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受重力、风和日照影响引起的馈源扰动、反射面表面形变的问题,采用相控阵馈源技术,通过对每个单元进行适当的激励,弥补馈源扰动和反射面表面形变导致的幅相误差。对比了高斯馈源和相控阵馈源在3种不同情况下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控阵馈源不仅可以纠正馈源扰动导致的指向偏差,还可以补偿反射面形变导致的相位误差,提高波束的性能。相控阵馈源将传统机械式形面调整转换为电子式形面补偿,不仅提高了天线的性能,还降低了资源消耗,适用于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

    相控阵馈源馈源扰动反射面形变射电望远镜天线

    宽带低剖面多极化发射阵列天线的设计

    梁洪灿水孝忠赵呈昊李一诺...
    1375-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个宽带二维扫描三角栅格多极化发射阵列,阵列天线采用双极化全金属Vivaldi结构。金属Vivaldi天线小型化可满足三角栅格的布阵条件,依据极化形成理论,研究其多极化形成特性以适应更多元化的应用。通过样机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在X、Ku频段内(工作带宽3∶1)可实现大功率多极化形成;在有源驻波比(VSWR)小于3时,方位面和俯仰面扫描角可达到±30°;等效辐射功率(扫描角±30°内)可达到110 kW;阵列剖面为17 mm。

    多极化低剖面三角栅格全金属Vivaldi发射阵列宽带天线

    基于Sigmoid函数的ECT灵敏度预处理

    周广明王伊凡
    1383-1387,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容层析成像(ECT)图像重建算法利用敏感度矩阵作为先验知识,反演管道内介质的分布情况,因此,灵敏度矩阵对图像重建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ECT传感器具有软场特性,场域内的灵敏度分布并不均匀,传感器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差异过大,影响重建图像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灵敏度预处理方法,由仿真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灵敏度矩阵的均匀性,并大大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图像空间误差(ISE)降低0。382 5;图像相对误差(RE)降低0。386 5;相关系数(CC)提升0。060 8,验证了此方法在ECT图像重建中的可行性。

    两相流图像重建传感器灵敏度预处理电容层析成像(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