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期刊导航
|
学习与实践
期刊信息
/
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
/
Journal Study and Practice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01 期
02 期
03 期
04 期
05 期
07 期
08 期
09 期
10 期
11 期
12 期
儿童社会工作伦理的儿童本位及其本土化
李文祥
马振铭
112-121页
查看更多>>
摘要:
我国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在实践中面临双重关系、权益保护与价值中立的伦理冲突,需要遵循将社会性交往限于获取服务对象信任、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与能力培养优先以及以儿童的视角和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事物的原则.同时,由于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与循序性特征,儿童社会工作服务还需遵循平等引导与理性关怀的伦理规范,这与我国的家长文化与慈孝文化存在冲突.对平等引导的伦理观念与家长文化观念冲突的调适,是践行"培养儿童自主意识"的原则与"引导儿童自主决策"的原则;对理性关怀的伦理观念与慈孝文化冲突的调适,是遵循"理性超越情感"的原则以及"教育超越关爱"的原则.
关键词:
儿童
社会工作伦理
本土化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民本之解蔽:先秦民本观的构型及调适
孙康
122-131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先秦民本观不宜宽泛地以"民本"统称,而是具体分为四种构型.以"民惟邦本"为代表的民本论呈现出功能主义的话语效用,为诸子所共享,但存在"民本悖论"这一有待突破的理论困境.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可称为民贵论,具有一定的思辨性特征,但其极限版本"汤武革命"成本过高,不宜作为常态化的实践方案.民意论和民约论分别可从儒家和墨家思想中建构出来.儒家民意论是不同于官方民本论的一种理想化的理论形态,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现代性延伸.墨家民约论对儒家民意论具有调和作用,可以丰富后者的实践面向.此四种构型各有侧重,层层递进且互有补充,共同呈现了先秦诸子对人民地位的整体态度,并在后世得以发展完善,对当代中国及世界都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镜鉴意义.
关键词:
先秦民本观
民本论
民贵论
民意论
民约论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张之洞兴文理念与近代湖北文教兴革
梅伟
132-140页
查看更多>>
摘要:
张之洞从学政到总督,前后近二十年致力于近代湖北的文教兴革.面对内忧外患的时代危局,如何实现救亡图存,张之洞明确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倡导"通经致用"致力于传统书院的改制,提炼"中体西用"开启新式学堂的践行,文教兴邦成为张之洞一生的烙印.张之洞以"广雅之度"凝聚士人以储才育林,以"会通中西"开设文化辅助部门以健全新式教育机制,以"匡济时艰"创建书院、学堂以达文教兴邦,尽显政治家型教育家的风范.张之洞湖北文教兴革的当代启示在于其坚守儒家传统诠释了文化自信,兼容西学体现了开放视野,对待西方文化呈现出肯定中有批评、批评中有吸收、吸收中有扬弃的特点.
关键词:
张之洞
文教兴革
通经致用
中体西用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人物介绍
封2页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