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习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Journal Study and Practi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互联网+"到"数据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拓展

    陈洁张士海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互联网+"到"数据要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迎来了新的机遇.数据要素推动了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拓展了传统文化的数字化阐释空间,擘画了传统文化数字化的新方向.以数据要素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逻辑机理在于,以文化数据为核心、以数据技术为平台、以数据流通为渠道,加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转化,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边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需充分利用数据要素编码本质创新文化生产模式,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优势提升文化产业效能,依托数据要素复现能力创新文化消费场景,以此迈向文化数字化新阶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数据要素文化产业

    中国新媒介文艺外部研究——基于平台的方法

    别君华单小曦
    11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研究是探索和回应近20年来中国新媒介文艺平台化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制度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必然选择.将平台确立为继语言、媒介之后的外部研究和方法,可以发现作为新媒介文艺的基础设施,平台在多力合成框架下塑造了"不确定性平台文艺".虽然可编程技术架构充分激活了文艺生产力,促使"不可能的创意阶层"兴起,但平台在多边市场的绝对主导权将生产力转化为平台资本主义掠夺剩余价值的增长点.更进一步,平台资本逻辑下的算法利维坦推动文艺生产从类型化、模板化到套路化层层异化,导致平台文艺作品以"算法化美学价值"为先.由此,激活与禁锢构成平台生产效能的辩证法,这提醒我们在反思新媒介文艺平台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具有"中国精神"的平台文艺.

    新媒介文艺平台文艺生产力中国精神外部研究

    报馆言论、政党宣传与反侵略的武器——近代中国新闻政策观念的型构与流变(1840-1949)

    王军峰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时期,文人论政是中国新闻业的特色,形成了以论政为本位的新闻政策观.民国时期新闻政策观呈现三足鼎立局面:随着中国新闻业摆脱文人论政走向"新闻本位"时代,形成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政策观;政党政治的成熟使新闻政策成为政党"宣传主义、阐释政策"的工具,形成以政党为本位的新闻政策观;在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的背景下,新闻政策被看作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反侵略的武器",形成以民族国家为本位的新闻政策观.从晚清到民国,近代新闻政策逐渐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新闻政策历史源流观念变迁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