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习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
学习与实践/Journal Study and Practi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融通与优化配置: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金融法治建构

    黄尹旭杨竹张超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可以发挥要素融通的基本功能,从而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传统金融受工业时代科技和制度制约,滞后于宏观经济变化,所依赖的价格信号呈现不确定性,大型金融机构日益固化,缺乏适配数字时代生产要素的新质组合需求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数字金融在改善传统功能、实现新质功能的双层维度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据要素的流通带动多元生产要素的融通,以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乘数放大其他要素的价值创造,但也面临传统金融制度不适配、数据治理体系不健全的制约.由此,需要建构公正分配利益、激活价值创造的数据基础制度,促进数据要素开放共享和资产化,从而实现资金与数据共同融通;建立新型金融法律体系,以分布式监管应对去中心化直接金融,以监管沙盒建立法律试错空间,以监管科技遏制数字风险.

    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数据要素×共票

    农耕文明传承与乡村现代文化建设

    孙大鹏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灵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农耕文明的传承,不仅是对祖先智慧的继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弘扬.建设中国式现代乡村文化,意味着需要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传承价值.近代以来,传承农耕文明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传承和创新农耕文明需要从单一的农耕文明走向农业、工业、商业文明多元发展,需要融合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需要从礼俗文化走向礼俗与契约文化并举.新时代农耕文明传承的实践进路包括产业多元发展、推进"三治合一"格局,以及做好价值引领、树立文明乡风.

    中华农耕文明文明传承文明多元发展

    反向驯化、符号劳动与媒介依存症:数字游戏世界中的玩家主体性悖论

    李俊欣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玩家自我展演的"生命舞台".数字游戏通过暴力"正当化"的"超真实"符号环境、程序与算法的修辞规训,将玩家悬置于"玩乐回路"中,构成媒介反驯的系统逻辑.玩家以符号劳动为典型的自我驱动,在隐形的"数字工厂"中主动从事符号和文本的生产,形成"媒介依存"的社会症候.面对数字游戏中的主体性悖论,需要寻求处于游戏反讽时代的演进出路,使主体在游戏世界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

    游戏玩家反向驯化符号劳动媒介依存症

    "语言匮乏":超语转向下的语言治理

    罗琭昕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语言强势表达的"虹吸效应"极大削弱了个人基本词库,尤其改变了青年群体的语言交流方式,使得其语言表达词不达意,表达单一,语言空洞.语言本身从不匮乏,丰富的社会语言生活与羸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不匹配,造成了"语言匮乏"群体焦虑.超语转向使得语言表达手段与场景多元化,带来突破语言边界的可能.要正视超语转向中的多模态语言符号创新,完善个体—群体—国家层面的语言治理.

    "语言匮乏"网络空间语言超语转向语言治理

    人物介绍

    封2页

    "基层善治"专栏稿约

    《学习与实践》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