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廖江南

双月刊

1004-0536

xyjybjb@126.com

0731-84397250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解放中路199号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Journal Rare Metals and Cemented Carbid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季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创刊于1973年,系国内集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两大类别的唯一技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0536,国内统一刊号CN 43-1109/TF,广告许可证号430100s022。本刊现为湖南省一级期刊,系《有色金属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国内重要文摘和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文摘的固定收录期刊,并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刊物发行达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主要报道稀有金属(钨、钼、钽、铌、稀士、钛、锂、铍、铷、铯、锆、铪、钒、镓、铟、铊、锗、硒、铼等)和硬质合金的生产、加工、科研、设计及应用成果;报道国内外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等有关方面的文章及信息。《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杂志董事会成立于1987年,主要由从事稀有金属和硬质合金生产、设计、研究的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成,萃集了该行业中一批经验丰富、造诣颇深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董事会现有成员单位近40个,遍布全国10 多个省、市、自治区。董事会负责对办刊宗旨、方向、特点、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办刊工作予以实际支持。编辑部则根据董事单位生产和科研的需要,通过组稿、编写综述等为董事会成员单位服务,并在杂志上刊登董事会成员名单及董事单位的新成果和新产品介绍。 目前,由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担任杂志主编和杂志董事会董事长,编辑部工作由数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分别为稀冶、冶炼、材料专业)并通过专门编辑培训的人员专职负责。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对本刊工作的大力支持,真诚希望加强与各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的联系合作!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冶金工业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限制型多向锻造对Ti2AlNb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薛克敏郅强丁瑞东石成峰...
    66-7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B2+O相区下对Ti2AlNb基合金进行三道次等温限制型多向锻造(R-MDF),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变形后的合金试样组织进行分析,通过Image软件定量统计多向锻造各道次O相的总体积分数、板条O相的宽度和体积分数以及等轴O相的尺寸,研究不同道次下O相的变形行为;对不同道次下Ti2AlNb基合金试样进行维氏硬度测试,揭示Ti2AlNb基合金经多向锻造后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变形结束后,粗大的板条O相破碎细化成等轴O相;经不同道次的多向锻造后,等轴O相尺寸先由一道次的0.57μm增大到二道次的1.24 μm后又逐渐细化,三道次后平均尺寸为0.84μm左右;相较于初始试样,各道次试样显微硬度分别提升约15.4%、22.2%和14.8%.

    Ti2AlNb等温限制型多向锻造微观组织显微硬度

    真空热压烧结铌酸锂压电陶瓷研究

    胡忠良张博禹建功王一强...
    72-7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对铌酸锂粉体进行烧结制备铌酸锂压电陶瓷,通过改变烧结温度、保温时间来确定最佳烧结方案;对烧结样品的密度、显微结构、物相组成、压电和介电等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在烧结温度900 ℃、保温时间120 min、压力35 MPa条件下制备的铌酸锂压电陶瓷致密度最高(4.62 g/cm3),同时其压电常数d33达最大(8.7 pC/N),相较于传统固相烧结法及CO2激光烧结法,其压电常数分别提高7.9 pC/N和2.7 pC/N.当测试频率介于1 kHz~1 MHz时,不同制备条件下铌酸锂压电陶瓷的介电常数均呈现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真空热压烧结铌酸锂压电陶瓷介电性能压电性能

    第二相成分改性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

    杨宇朱晓勇昝祥罗来马...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地论述了第二相成分改性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在碳化钨(WC)基硬质合金中添加第二相元素或化合物成分改性硬质合金的作用机理、改性剂种类及力学性能,并分析总结了掺杂第二相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机制.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添加剂成分改性硬质合金作用效果不同,分类对比了不同添加剂和制备方法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质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与晶粒细化程度和显微界面结构有关,添加的第二相能够与WC基体形成一定的配位结构,有效抑制WC晶粒生长,从而使合金性能获得提升.最后总结了当前第二相成分改性硬质合金的发展瓶颈和仍待解决的问题.

    硬质合金第二相改性显微结构力学性能

    混料方式对非均匀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刘莉羊求民徐国钻张龙辉...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预烧结高Co细晶球粒(WC-12%Co)以及低Co超粗晶混合粉(WC-8.5%Co)为原料并按质量比3∶7配料制备非均匀硬质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矫顽磁力仪、硬度计、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不同混料方式对合金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干混及干磨方式混料的合金中形成粗晶WC环绕细晶WC聚集组织的非均匀结构,但同时形成较多Co池,恶化合金性能.采用高强度的湿磨方式进行混料能降低Co池出现的概率,促进Co相及WC晶粒的均匀分布,使合金致密度提高,实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预烧结细晶球粒中WC晶粒的活性显著降低,可减少球磨活化作用的影响,延缓细晶的长大速度,使湿磨合金保持非均匀结构.

    硬质合金非均匀结构预烧结混料方式微观结构性能

    超高压烧结对WC-8Co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金广辉李彦涛王庆伟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六面顶压机在相同温度(1 400 ℃)和保温时间(6 min)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烧结压力(4.0~6.0 GPa)对WC-8Co硬质合金试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400 ℃、4.0~6.0 GPa超高压条件下,WC-8Co硬质合金试样可在6 min内完成烧结;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WC-8Co硬质合金试样中WC晶粒的平均尺寸逐渐增大,甚至出现局部WC晶粒异常长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硬质合金试样的矫顽磁力、维氏硬度和断裂韧性随之逐渐减小.在考察压力范围内,烧结压力为4.0 GPa时,WC-8Co硬质合金试样的力学性能最好,在载荷为30 kgf(294 N)、保持时间为10 s的检测条件下,试样的维氏硬度为15.2 GPa,断裂韧性为14.9 MPa·m1/2,与相同检测条件下的商用YG8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维氏硬度15.6 GPa,断裂韧性15.9 MPa·m1/2)接近.随着烧结压力的增加,硬质合金试样的断裂形式从沿晶断裂占主导逐渐过渡到沿晶断裂与穿晶断裂共存,且穿晶断裂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

    超高压烧结WC-8Co硬质合金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断裂形式

    废旧LiNi0.5Co0.2Mn0.3O2材料球磨-喷雾法再生研究

    余函静邹昱凌董鹏孟奇...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再生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出了一种球磨-喷雾法对废旧LiNi0.5Co0.2Mn0.3O2(NCM523)进行回收再生.该方法是通过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正极材料进行球磨细化,经过喷雾干燥迅速制备再生材料的前驱体,并结合高温煅烧制备再生NCM523材料.采用SEM、EDS、XRD、HRTEM、FT-IR、XPS、TG-DSC等对再生过程中材料的形貌、成分、物相及化学变化等进行了分析,且对再生NCM523组装的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材料具有多孔结构,锂镍混排程度降低,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在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再生NCM523材料在0.11C下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59.053 mA·h/g,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45.61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1.55%,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率;电流密度为5 C的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26.974 mA·h/g.相较于传统的直接再生方法,球磨-喷雾再生法制备的NCM523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废旧锂离子电池LiNi0.5Co0.2Mn0.3O2再生球磨-喷雾法

    坚决抵制邪教,维护社会安全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编辑部
    108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征稿简则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