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顾祖成 索南才让

双月刊

1003-8388

xzmyxb@163.com

029-33755470

712082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为该院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有关西藏藏族历史、藏族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与路径指引

    崔晓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深邃、立意高远,是集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体、宏观布局与微观指引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文化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容为新时代的西藏推进民族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族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向往提供了理论遵循,为新时代的西藏维护民族团结、提振民族精神士气、汇聚民族磅礴伟力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新时代的西藏建设高原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路径指引,始终发挥着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的关键作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西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要求路径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丁若浩王涛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为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发展路径看,"第二个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宝贵资源.从发展特征看,"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民性、凝聚性、时代性、开放性和自信性.从发展意义看,"第二个结合"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融合,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法宝、实现文化强国的科学指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创新发展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诠释与实践

    杨红昌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发展、凝练的历史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两个结合"与红色文化二者在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实践主体上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即"两个结合"在理论层面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在实践层面为红色文化发挥思政育人价值提供实现路径.积极对其进行梳理与探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并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实效.

    "两个结合"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书讯

    19,145页

    "两路"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再认识

    曾燕梁颖
    20-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路"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两路"人所彰显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军民深情和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互助精神;三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形成了"两路"精神有机整体的高度统一,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有力诠释和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需要传承好、弘扬好"两路"精神,激发全民族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斗志,形成新时代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两路"精神科学内涵时代价值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胡敏戴畅康焜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采取有力措施,在西藏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红色资源管理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利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现状,探索弘扬传承西藏红色文化的有效途径,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教育作用,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影响力,切实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在雪域高原代代相传.

    西藏红色文化资源存在问题路径对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选培西藏干部的探索及实践

    卢怀科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工作是党实现其任务和使命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顺利使西藏各民族和西藏人民获得解放并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大力培养西藏干部,通过分类多元化培养、动员干部进藏帮扶、双重批判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等方式,有效解决了西藏干部短缺问题,缓解了民族隔阂,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采取的围绕民族工作主线培养西藏干部、完善多元化的干部培养体系、重视政治动员作用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举措,也是新时代做好西藏干部工作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

    新中国初期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

    拉萨农业试验场和拉萨八一农场的创办、意义及影响

    陈强强李霞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正确思想指导下,进藏部队及其他工作人员在青藏高原这块特殊之地的特殊时期创办了拉萨农业试验场和拉萨八一农场.20世纪50年代,拉萨农业试验场和拉萨八一农场不仅缓解了进藏部队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粮食供应问题,而且初步发展了和平解放后的西藏农业和团结了西藏各族人民.纵观拉萨八一农场和拉萨农业试验场的历史可知,它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为进军西藏后的后续工作奠定了群众基础之外,还拉开了支援西藏建设和贯彻长期建藏思想的帷幕,为西藏农垦事业和深入开展农牧业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农场试验历史影响

    健康中国背景下西藏全民健康工作推进路径

    邵莉张卫花
    47-5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为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建设健康西藏,进一步做好西藏全民健康工作,应当对推进西藏全民健康的过程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探寻助推新时代西藏全民健康的有效路径.本文在对西藏全民健康推进工作溯源和历程梳理基础上,分析总结西藏全民健康推进工作的经验,综合分析健康中国背景下西藏全民健康推进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建设健康西藏,推进西藏全民健康的路径.

    健康中国健康西藏全民健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藏传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特点

    索南才让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宗教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任何一种宗教发展的必然要求.藏传佛教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完成本土化以后同样面临适应社会的问题,即藏传佛教如何适应元明清三朝的核心利益,如何在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长期以来,藏传佛教在发挥凝聚人心、稳定边疆、维护统一等重要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藏传佛教中国化不是完全改变它,更不是削弱或消灭它,而是为了更好地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否则将会失去发展的活力.

    藏传佛教中国化历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