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中医
新中医

郭桃美

月刊

0256-7415

139002863@qq.com,36585135@gzucm.edu.cn

020-36585485、6585489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新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Meta分析

    刘文静姜瑾雯王海韵王顺兰...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24年10月7日以来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参考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样本量为638例,试验组321例,对照组3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RR=1。23,95%CI[1。07,1。41],P=0。003)、治愈率(RR=1。73,95%CI[1。28,2。34],P=0。000 4)、眩晕总有效率(RR=1。25,95%CI[0。99,1。57],P=0。06)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听阈值低于对照组(MD=-6。29,95%CI[-9。01,-3。56],P<0。000 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突发性耳聋总有效率、治愈率、眩晕总有效率,改善平均听阈值。

    突发性耳聋电针随机对照试验听阈值Meta分析

    热敏灸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

    杨萍冼卓妍曹淑华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热敏灸与常规温和灸治疗脾气虚弱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脾气虚弱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35例,脱落4例)。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给予常规温和灸治疗。2组均为2 d 1次,治疗12次(共24 d)。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疲劳量表FS-14评分、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总分以及各子项目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P<0。05)。治疗后,2组疲劳量表FS-14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疲劳量表FS-14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总分以及各子项目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总分及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头痛、睡眠障碍、劳累后疲劳不适持续时间、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和常规温和灸均可以改善脾气虚弱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脾虚情况,热敏灸疗效优于常规温和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脾气虚弱证热敏灸温和灸疲劳量表FS-14评分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

    温针联合神经电刺激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Y2受体及电压门控性钾通道表达的影响

    徐波张磊李金霞冯守含...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针联合神经电刺激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P2Y2受体及电压门控性钾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颧骨下入路眶下神经缩窄术制备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对照组只暴露框下神经而不做结扎。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实验组采用温针联合神经电刺激治疗。测定各组大鼠的痛阈值;采用HE染色检测三叉神经节组织学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变化;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三叉神经节内P2Y2受体及电压门控性钾通道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术后14、28 d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术后14 d和28 d痛阈值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蛋白、P2 Y2受体表达和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三叉神经节CGRP蛋白、P2 Y2受体表达和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三叉神经节中Kv1。4、Kv3。4、Kv4。2、Kv4。3 mRNA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三叉神经节中Kv1。4、Kv3。4、Kv4。2、Kv4。3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温针联合神经电刺激能够通过抑制CGRP的表达及P2Y2受体,促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相关蛋白表达,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从而缓解三叉神经痛大鼠的疼痛,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三叉神经痛温针神经电刺激钾通道电压门控三叉神经节P2Y2受体

    微针刀疗法联合腹针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丁珂郎伯旭李挺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微针刀疗法联合腹针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共体集团坎门分院针灸科治疗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2组均采用腹针与牵引治疗,观察组加用微针刀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腰椎功能[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血清β-内啡肽、5-羟色胺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腰腿冷痛、腰腿重着、转侧不利、肢体麻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4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SF-36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5-羟色胺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5-羟色胺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针刀疗法联合腹针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慢性腰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腰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针刀腹针牵引生活质量腰椎功能

    温针灸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肩袖损伤对肩关节功能及肩袖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飞宇刘小平张雯舒蒋丽元...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悬吊运动训练(SET)治疗肩袖损伤(RCI)对肩关节功能、肩袖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的RCI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皆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温针灸疗法治疗,治疗组予温针灸联合SET治疗,2组均治疗6周。治疗6周后,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外展活动度(SAROM)、肩袖生活质量指数(RCQOL)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SAROM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组SAROM大于对照组(P<0。05)。2组R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R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SET治疗可有效改善RCI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肩袖生活质量。

    肩袖损伤温针灸悬吊运动训练肩关节功能肩袖生活质量

    双侧内关穴注射葡萄糖联合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宫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柴华杜宇龙崔大伟金霞云...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侧内关穴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低呼气末二氧化碳(LEtCO2)对宫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昂丹司琼组、穴位注射组、联合组各30例。昂丹司琼组在手术开始时,予以一次性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采用控制性通气模式。穴位注射组予双侧内关穴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采用控制性通气模式。联合组予双侧内关穴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联合LEtCO2。比较3组的PONV发生率、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额外止吐药使用情况、脑氧饱和度(rSO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长、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术后<2 h,联合组PONV发生率低于昂丹司琼组(P<0。05)。联合组术后2~4 h、5~24 h的PONV发生率及术后24 h内的额外止吐药使用者占比均低于昂丹司琼组、穴位注射组(P<0。05)。术后24 h,联合组Ⅰ级、Ⅲ级恶心呕吐患者的占比高于昂丹司琼组、穴位注射组(P<0。05)。联合组住院时长均短于昂丹司琼组、穴位注射组(P<0。05)。联合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均早于昂丹司琼组、穴位注射组(P<0。05)。麻醉气管插管后5 min(T1)、特伦德伦伯卧位复位前(T2)、恢复截石体位后5 min(T3),3组rSO2均较麻醉实施前(T0)升高(P<0。05);T2、T3,联合组rSO2 均低于同期昂丹司琼组及穴位注射组(P<0。05)。术后2 h(T4)、4 h(T5)、12 h(T6)、24 h(T7),3组VA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内关穴注射葡萄糖联合LEtCO2可减少宫腹腔镜手术PONV的发生及减轻严重程度,减少PONV对围手术期康复的不利影响。

    宫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穴位注射低呼气末二氧化碳内关穴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足底压力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陈文煜毛显禹刘海飞周阳阳...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足底压力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疗效及对平衡功能、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5例。2组均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予足底压力反馈训练,试验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足底压力反馈训练。2组均治疗4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5次坐立试验(FTSST)]、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患侧胫前肌、股直肌、腓肠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平均均方根(RMS)值]、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E)评分]、步行能力(步长差、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FTSST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试验组FTSST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侧胫前肌、股直肌、腓肠肌RMS均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患侧胫前肌、股直肌、腓肠肌RMS高于对照组(P<0。05)。2组FMA-LE评分、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FMA-LE评分、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步长差均较治疗前缩短,试验组步长差短于对照组(P<0。05);2组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试验组步行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足底压力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能有效促进平衡功能、下肢表面肌电信号改善,增强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偏瘫经皮穴位电刺激足底压力反馈训练表面肌电信号

    符文彬从心胆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经验

    刘奕晨罗树雄薛爱国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文彬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从心胆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运用"一针二灸三巩固"的针灸治疗方法,整合针刺、精灸、皮内针等针灸适宜技术,选取手太阴心经及足少阳胆经相关腧穴施治,可有效缓解CFS患者疲乏、疼痛及情绪障碍等躯体及心理相关症状。

    慢性疲劳综合征心胆论治符文彬整合针灸

    陈婕基于整合针灸思维论治面瘫后面肌痉挛经验介绍

    吴玉敏黄家欣陈婕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介绍陈婕主任基于符文彬教授整合针灸思维治疗面瘫后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陈婕主任指出面瘫后面肌痉挛属于中医经筋病范畴,其发生与正气不足、气血瘀滞、肝风内动及筋结既成有关,基于整合针灸思维以一松二温三灸方式治疗,针刀松解面部、颈部筋结点,配合温针、热敏灸阳明经、太阳经腧穴,以激发经气感传,使气至病所,发挥治疗作用。

    面瘫后面肌痉挛整合针灸针刀温针热敏灸

    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临床研究

    窦仁慧郭海峰向圣锦温淑梅...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亢风动型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0月就诊于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的152例肝亢风动型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62例,治疗组予以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照组予以硫必利片口服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6%(86/9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59/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YGTSS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亢风动型儿童抽动障碍临床有效,与硫必利片联合心理疏导治疗相比见效更快,安全性高。

    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针刺心理疏导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