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中医
新中医

郭桃美

月刊

0256-7415

139002863@qq.com,36585135@gzucm.edu.cn

020-36585485、6585489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新中医/Journal J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30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医药学文摘列为重点长期收录刊物。连续多次在国家期刊评比中获得优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针联合艾灸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调控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史林孙明明郭丽娜
    15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艾灸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调控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及联合组各49例。2组均给予现代医学治疗,艾灸组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联合组在艾灸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肌张力(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躯干损伤量表(TI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表面肌电图[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肌电信号值均方根(RMS)]、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TLR4、血清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感觉减退、不语、口舌歪斜、自汗、面色㿠白、气短乏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7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后,2组CSI、M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SI、MAS评分均低于艾灸组,FMA评分高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IS评分高于艾灸组,CSS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肱二头肌RMS、iEM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肱二头肌RMS、iEMG均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后,2组Lp-PLA2、TLR4、α-sy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Lp-PLA2、TLR4、α-syn水平均低于艾灸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较好,可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控中枢神经,减少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改善痉挛状态、肌张力水平及表面肌电图,缓解病情,提升机体躯干控制能力、上肢功能。

    脑卒中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火针艾灸TLR4信号通路表面肌电图

    针刺联合固本培元汤治疗肾虚痰瘀型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研究

    夏金红王晓芒金婷婷李秀丽...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固本培元汤治疗肾虚痰瘀型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9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肾虚痰瘀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3例。治疗过程中2组均剔除3例,2组均有60例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固本培元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33%(47/6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智能减退、神情呆钝、双目无神、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DAS-cog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2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6/4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5/5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固本培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躯体不适等症状,提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

    阿尔茨海默病肾虚痰瘀型针刺固本培元汤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

    姜粉贴敷内关穴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临床研究

    王舜倪燕华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姜粉贴敷内关穴联合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72例妇科腔镜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术后给予对照组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姜粉贴敷内关穴。比较2组PONV发生率及首次PONV时间、术后PONV发生频次、PONV发生等级,比较2组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的变化。结果:对照组25例PONV,发生率为69。44%(25/36);观察组16例PONV,发生率为44。44%(16/36),2组PONV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PONV时间较晚,各时段PONV发生频次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术后24 h、术后48 h随着时间进展,2组PONV等级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PONV等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48 h的DA、NE均较术前升高(P<0。05),组间对比均无差异(P>0。05)。术后48 h,2组SAS、SD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2组SF-36评分均较术前上升(P<0。05),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粉贴敷内关穴联合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妇科腔镜PONV,可降低PONV发生率、推迟首次PONV时间,减轻PONY发生频数及程度,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妇科腔镜手术恶心呕吐姜粉贴敷托烷司琼

    养血祛风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临床研究

    孔林英邬莹莹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3-12月温岭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血液透析并发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血祛风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Duo's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2组改良Duo's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良Duo's瘙痒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及血清各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7%(3/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2%(5/5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复发率16。33%(8/49),低于对照组40。48%(17/42)(P<0。05)。结论:养血祛风方联合止痒方外洗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皮肤瘙痒血液透析养血祛风方止痒方外洗氯雷他定炎症因子

    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头针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周径、血流和肌力的影响

    周霞张胜武柳莉莉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头针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肢周径、血流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98例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头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患肢周径、颈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RI)、患肢肌力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肢周径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组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RI、椎动脉R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颈动脉RI、椎动脉R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肢肌力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患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0。91%(90/99),对照组为71。72%(71/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头针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患肢周径、血流和肌力,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脑卒中偏瘫中药定向透药头针老年康复治疗

    基于圆运动理论浅析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

    邝旭怡何馨然石莉李磊...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衰是由肾脏本身,或他脏病及,或其他因素损害引起的慢性、渐进性、隐秘性虚损性衰竭综合征。基于五脏相关的脾肾相关理论,广东省名中医李顺民教授总结出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方——健脾益肾方。此方在临床上颇有成效,其治疗思路与圆运动理论如出一辙,故本文结合圆运动理论,浅析慢性肾衰的病机及健脾益肾方的处方用药思路。

    慢性肾衰圆运动理论健脾益肾方

    基于中医疫病理论探讨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陈韵蔡惠铃胡瑶蔡海荣...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中医疫病理论探讨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病因以疫毒为主,湿邪为辅,形成复合型病因。岭南地区流行性感冒病机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并提出分期论治策略:①疾病初起,病位在肺卫肌表,治宜辛凉宣散、祛湿透邪;②疫毒入里、损伤肺络,治宜清热利湿、化瘀解毒;③湿痰壅阻、毒瘀胶结造成危重证候,治宜通腑泄热、祛湿化浊;④危重期正虚邪恋、阴阳两虚,治宜温阳化湿、益气养阴;⑤恢复期伤阴耗气、余邪未尽,治宜益气养阴、健脾祛湿。本研究提出的分期论治策略,立足岭南地区特点,强调祛湿法的重要性,并合理运用岭南道地药材。

    流行性感冒中医疫病理论分期论治病因病机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郑志博刘雁峰李影陈洁...
    19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组方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ER为主题,通过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依据限定条件筛选后,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计算药物使用频次,应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药改善ER的用药规律及配伍关系;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与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ER低下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核心药物与ER低下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获取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检索文献,筛选出方剂130首,中药159味,使用频次较高的4味中药依次为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丹参;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丹参是改善ER的核心药物;聚类分析获得养血、温阳、滋阴3类药物组合。对"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丹参"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45个核心药物与ER低下的交集靶点,10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物改善ER可能通过影响激素反应、细胞迁移与细胞运动的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膜筏、转录调节因子复合物等细胞组分,激素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发挥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物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XO)信号通路等改善ER。结论:中医药改善ER以补肾填精、养血活血为主,核心药物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丹参可能通过肿瘤坏死因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白细胞介素1β等靶点,调控PI3K/Akt、HIF-1、VEGF、FOXO及细胞衰老、凋亡、自噬等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调节蜕膜化等,发挥改善ER的作用,为中医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功率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

    子宫内膜容受性中医药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生地黄-天花粉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

    王菲王桐桐朱裕张耀...
    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生地黄-天花粉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生地黄-天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的主要靶点,利用Venn图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绘制PPI网络,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进一步获得生地黄-天花粉治疗糖尿病的核心靶点和成分,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AutoDock-Vina对关键靶点与相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生地黄-天花粉药对中筛选出15个不重复的有效成分和464个作用靶点,并与1 455个糖尿病相关靶点相交,得到157个交集靶点。生地黄-天花粉治疗糖尿病的核心有效成分有:高良姜萜醛A(Galanal A)、菠菜甾醇(Spinasterol)、4-乙酰氧基-6-羟基-3-(1-羟基-1-甲基乙基)-6,10,12a-三甲基-1,2,3,3a,4,5,6,9,10,12a-十氢环戊烷并环十一烷[6-Hydroxy-3-(1-hydroxy-1-methylethyl)-6,10,12a-trimethyl-1,2,3,3a,4,5,6,9,10,12a-decahydrocyclopenta[a]cycloundecen-4-yl acetate]、甾醇(Schottenol)等,关键靶点是IL1B、PPARG、DPP4、PTGS2、EGFR等。信号通路分析得出生地黄-天花粉可通过Pathways in cancer(癌症通路)、Insulin resistance(胰岛素抵抗)、PPAR signaling pathway(PPAR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生地黄-天花粉药对可以通过多种成分、多种靶点和多种途径对糖尿病起到治疗效果。

    网络药理学糖尿病生地黄天花粉PPAR信号通路分子对接

    黄芩素对HT22细胞痴呆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叶佳希朱敏陶彦谷黄启辉...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黄芩素对Aβ25-35 诱导的HT2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Aβ25-35 40 µmol·L-1干预HT22细胞24 h,建立痴呆细胞模型。采用4个不同浓度(5、10、20、40 µmol·L-1)黄芩素干预痴呆细胞模型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选取细胞活力最高的黄芩素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实验分为对照组、Aβ25-35组和黄芩素组。流式细胞仪和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0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情况;DCFH-DA法检测活性氧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并与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进行比较。结果:最终选择黄芩素浓度10 µmol·L-1作为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p62蛋白表达、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MMP水平、LC3表达、Beclin-1蛋白表达、p-PI3K/PI3K比值、p-Akt/Akt比值降低(P<0。05);与Aβ25-35组比较,黄芩素组细胞凋亡率、ROS水平、p62蛋白表达、mTOR蛋白表达减少(P<0。05),MMP水平、LC3表达、Beclin-1蛋白表达、p-PI3K/PI3K比值、p-Akt/Akt比值升高(P<0。05)。与黄芩素组比较,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后,p-PI3K/PI3K、p-Akt/Akt的比值降低,mTOR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黄芩素能够明显改善Aβ25-35诱导的HT2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其抗痴呆作用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黄芩素自噬线粒体膜电位氧化应激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