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吴永平

月刊

2096-3882

xzmcxb@xzmc.edu.cn

0516-85748483

221002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医学基础研究、临床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方面的论著、综述,也刊登临床方法学、经验介绍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PRI联合FIB-4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评估

    张媛媛王莉娟徐云芳赵云...
    296-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联合年龄-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相关比值(FIB-4)指数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2年12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初治CHB患者768例.经筛选后纳入507例,其中HBeAg阳性71例,HBeAg阴性436例,肝硬化患者88例.患者入组时记录临床资料、肝穿刺病理资料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根据公式计算APRI与FIB-4指数,分析其与肝硬化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APRI、FIB-4及联合指标对HBeAg阳性/阴性CHB相关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的CHB患者男女比例为343∶164,HBeAg阴性患者年龄更大,HBeAg阳性患者的肝硬化比例更高.APRI为HBeAg阳性/阴性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FIB-4指数为HBeAg阴性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FIB-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小于APRI.APRI和FIB-4联合检测在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AUC分别为0.79和0.69,因此APRI和FIB-4的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效果更好.APRI、FIB-4诊断HBeAg阳性和阴性CHB肝硬化患者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3和0.47、1.53和1.59.结论 APRI联合FIB-4指数可作为CHB相关肝硬化的诊断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e抗原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诊断

    M2型巨噬细胞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益生菌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研究

    滕倍武怡孟令建刘琳...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2型巨噬细胞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益生菌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1-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精氨酸酶1(Arg-1)、趋化因子22(CCL22)的表达水平.将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B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Arg-1、CCL22水平的变化,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1、3个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稳定性.结果 哮喘组Arg-1、CCL2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B组患儿血清IL-4、IL-13、Arg-1、CCL2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75/25%pre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A组变化程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个月时,2组患儿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第3个月时A组患儿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M2型巨噬细胞过度极化及Arg-1、CCL22高表达,这可能在儿童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益生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2型巨噬细胞过度极化,从而改善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益生菌巨噬细胞极化肺功能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血清TLR4、IL-25、IL-33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分析

    倪萍张芙荣
    307-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PP患儿病情,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组、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MPP)组;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患儿入院时均接受血清TLR4、IL-25、IL-33检测,统计患儿基线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LR4、IL-25、IL-33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4、IL-25、IL-33水平对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RMPP组、预后不良组病变范围≥2个肺叶、病变类型为大片状阴影患儿占比分别高于MMPP组、预后良好组,TLR4相对表达量、IL-25、IL-33水平分别高于MMPP组、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类型为大片状阴影,血清TLR4相对表达量、IL-25、IL-33高表达是MPP患儿病情为MMPP、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TLR4相对表达量、IL-25、IL-33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病情为RMPP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 血清TLR4、IL-25、IL-33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三者水平能够有效预测MPP患儿病情发展.

    肺炎支原体肺炎Toll样受体4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33儿童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