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及其原因探讨

    张峻黎斐文杨缚龙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手术的病例失败原因,以提高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骨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胸腰段脊柱骨折首次手术失败病例共32例的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情况和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手术失败者包括松棒4例,断棒4例,断钉20例,椎弓根钉定位错误4例。内固定失败的根源在于内固定负荷不均与应力集中,与骨折类型、是否使用横连与植骨方式显著相关,与内固定类型、内置物的长度、粗细、置钉角度、患者的起床时间、劳动强度、内固定取出时间、支具的使用及年龄相关。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固定治疗应注意选择恰当的手术适应征、内固定方式、内固定节段等,注重前柱的力学特征以重视“空壳”现象,术中应格外注意复位撑开的大小,并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器,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失败率。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

    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与室间质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冯华琴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与室间质控的情况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在同样条件下,通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卫生部室间质控标本进行测试,并对临床生化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008年的变异指数得分高于80分,其他年份的变异指数均低于80分,总 MVIS 分为57.50分。结论: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与室间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评价,能够确保检验质量,良好的质量控制们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的依据。

    临床生化检验室内质控室间质控存在的问题对策

    RASSF1A 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

    曾琼廖爱军(审校)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RASSF1A 基因属于一种新型的侯选肿瘤抑制基因,临床研究表明,通过该基因的失活和其启动子区甲基化以及杂合子缺失,参与细胞凋亡及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本文从该基因生物学特性与作用机制和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RASSF1A胃癌关系

    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苏春燕余昭兰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肺癌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癌因性疲乏( CRF)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肺癌癌因性疲乏

    不同时机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邬予俭庞运国李梦幻徐彩洁...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在不同时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两组:观察组患者在骨折发生1周后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在骨折发生3周后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优良率(88.37%)明显优于对照组(69.77%)(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30.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时机选择方面,骨折1周内进行处置的效果更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机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62例分析

    席少春刘汉明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后路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62例病人。结果:在得到随访的56例病人中,椎体高度完全恢复46例,>90%的4例,>80%的 6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成度的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能达到良好的复位及减压目的,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胸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

    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探讨

    张万强牛倩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对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和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用我院 CT 增强或血管介入治疗15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用含碘造影剂和口服脱敏煎预防和治疗,给予对照组碘过敏试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碘过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碘过敏试验过敏率为2.7%,对照组碘过敏试验过敏率为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脱敏煎加激素,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严重的碘过敏反应发生,降低碘过敏试验过敏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中西医结合碘造影剂过敏反应

    护理部质控问题巡查反馈表的设计及应用

    曾莉莉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表格的设计及应用,疏理了护理质量分析、整改、反馈及跟踪流程,提高了质量控制问题的反馈追踪的时效性,以降低护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部质控问题巡查反馈表》,要求护理学科带头人在每次质控检查后的3个工作日内对该存在的问题进行网上回复其原因分析及整改情况,护理部专职的质控人员于5-10个工作日内进行跟踪,评价问题是否落实整改到位,最后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并打印下发至科室。结果:使用《护理部质控问题巡查反馈表》后,护理质控问题整改的及时性及执行力度较前改善,同时也减少临床护理工作量及对护理部材料能更好地进行整理及收集。

    表格设计反馈追踪护理质控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效果

    肖渝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腹股沟斜疝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疝修补术)和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达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32/41);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3%(6/41)明显低于对照组36.59%(15/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

    医学小常识

    168-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