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48例阑尾炎继发肠梗阻手术临床分析

    陈军波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疾病,也是最多见的临床急腹症之一,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阑尾切除术的经典术式是阑尾根部结扎加残端荷包缝合包埋。

    急性阑尾炎化脓肠梗阻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30例临床分析

    廖兴明张仕卒景勇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讨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护措施,统计分析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2月我院发生的30例吻合口漏患者,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手术临床情况。结果: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68%。结论: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一些预防措施能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采取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直肠癌吻合口漏临床分析

    DJL1200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支气管肺炎100例临床观察

    施国栋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DJL1200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治疗组,并以同期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波长光纤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住院过程中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激光治疗可有效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缩短住院天数,可作为支气管肺炎良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激光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陈静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合并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即LC+LCBDE)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合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即EST+LC)两种微创术式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4年3月,共计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我院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A观察组患者应用LC+LCBDE术式,对照组则使用EST+LC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治疗费用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EST+LC和LC+LCBDE微创术式都有着各自的临床优势,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其胆总管结石的大小以及数目等情况进行科学地选择。

    微创术式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应用价值

    缝匠肌肌瓣在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周邵成李峰唐接福舒文峰...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缝匠肌肌瓣在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因下肢恶性肿瘤而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患者共7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传统腹股沟淋巴清除术组(对照组,36例)和应用缝匠肌肌瓣的改良腹股沟淋巴清除术组(实验组,34例),分析两种手术的手术指标及患者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术后第6天引流量分别为(30.8±15.3)ml、(76.8±10.2)ml,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6.1±1.8)d、(11.3±2.7)d,住院时间分别为(7.6±1.1) d、(11.1±1.7)d,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26.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匠肌肌瓣应用在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中可有效降低淋巴清除后腹股沟凹陷处积液,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显著。

    缝匠肌肌瓣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疗效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探究

    李运群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到本院实施诊治的5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各为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疗法予以治疗,可更为准确且及时地将病因找出,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临床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黄药伤科胶囊对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礼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黄药伤科胶囊对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患者骨折后3天接受内固定术治疗。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止血、抗炎治疗以及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患者口服黄药伤科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和第10天接受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在实施血液检测后,可见对照组术后第1天和第10天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实施黄药外科胶囊治疗10天后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比容以及血液黏度下降较为明显,红细胞变形性显著上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相较于用药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采用黄药伤科胶囊,可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产生较好的改善效果。

    黄药伤科胶囊脊柱骨折内固定术后临床价值

    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例临床观察

    雷静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60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9月的60例Ⅳ期褥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VSD负压吸引配合清热扶正生肌汤内服治疗,对照组接受普通褥疮治疗。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VSD负压吸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褥疮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VSD负压吸引中药褥疮

    HA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及MDS的临床研究

    谷敏梁欣荃祝平安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HA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急性髓系白血病)和MDS(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发难治AML和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接受HAAG方案治疗,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91.0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个月)。78例患者总体生存期(36.76±3.21)个月,无病生存期(28.34±3.49)个月。年龄<60岁、LDH<240U/L、核型良好者、一个疗程后缓解的患者其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大于年龄≥60岁者、LDH≥240 U/L、核型不良好的、一个疗程后不缓解的患者(P<0.05)。结论:HA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AML和MDS效果较好。

    HAAG方案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频脉冲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体会

    吴红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使用中频脉冲电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胃脘痛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从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频脉冲电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并对其治疗后胃脘痛发作次数、疼痛缓解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胃脘痛发作次数和缓解时间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频脉冲电联合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胃脘痛,既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中频脉冲电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胃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