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不同配伍局麻药对成人阑尾炎手术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

    罗惠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两种不同配伍局麻药对成人阑尾炎手术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利多卡因麻醉),B组(40例,利多卡因联合丁卡因混合液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麻醉阻滞节段、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人数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效果II级、III级、IV级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丁卡因混合液麻醉,可增加麻醉阻滞节段,延长麻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配伍局麻药阑尾炎手术效果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SW480肿瘤细胞分泌IGF-1、IL-6的影响

    张素敏代博曼张雪晴刘海东...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SW480肿瘤细胞分泌IGF-1、IL-6的影响,探讨糖尿病发生结直肠癌的相关因素。方法:体外培养SW480肿瘤细胞。根据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不同,实验细胞分为5组:0组(对照组)RPMI 1640培养液;第1组RPMI1640培养液+5mmol/L葡萄糖;第2组RPMI1640培养液+15mmol/L葡萄糖;第3组RPMI1640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第4组RPMI1640培养液+30mmol/L葡萄糖。细胞培养48小时,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GF-1、IL-6的浓度。结果:1.不同浓度的葡萄糖组IGF-1的表达与对照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浓度的葡萄糖组第3组、第4组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不影响SW480肿瘤细胞IGF-1的分泌。2.高浓度的葡萄糖增加SW480肿瘤细胞IL-6的分泌。

    葡萄糖IGF-1IL-6糖尿病结直肠癌

    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分析

    唐军
    168-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后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后早期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行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手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且很少有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利用。

    外侧小切口髋关节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分期针刺配合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杨珩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期针刺配合减重步态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方法:临床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手法加减重步态训练治疗方案组及传统康复治疗方案组。治疗前后分别用FIM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经分期针刺配合减重步态训练及康复手法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期针刺配合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疗效显著。

    分期针刺早期减重步态训练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

    思密达临床应用新进展

    薛亚妮陈道荣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思密达的普遍使用,人们对思密达的认识也逐渐增加。思密达通过其特殊的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从而达到对消化道粘膜的覆盖作用、对肠道有害物质的吸附固定作用、增加胃粘膜屏障及自身抵抗能力。因此思密达最常见的适应症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思密达利用其特殊功能不仅对胃肠道疾病恢复有协同作用,对治疗口腔溃疡、新生儿黄疸、有机磷中毒等也有一定的疗效,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思密达临床应用进展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

    陈霞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X线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报告2013年11月白兔中心卫生:白兔分:X线诊断足趾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一例,并检国内文献报道,对46篇共计150例经病理确定的软骨粘液样纤维瘤进行分析。结果: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多发生于四肢长骨。X线大多呈表现为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多囊者较常见。肿瘤内可有骨嵴样间隔,钙化的相对常见。结论:放射科医师应熟悉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典型X线表现,提高对这种少见骨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X线特征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严林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高龄(平均79.4岁)股骨粗隆部不稳定型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外,余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经术后4-32个月随访(平均为18个月),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平均达86.3分,73.3%的患者患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能生活自理,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置换人工关节股骨骨折

    肿瘤转移休眠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东姜浩祖旭宇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的乳腺癌相关性死亡都是由于癌症转移而不是原位肿瘤引起。其中大约20%-40%的乳腺癌患者会在确诊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发生远处转移,这一现象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receptor positive,ER+)乳腺癌中尤为多见。这表明,在经过一系列辅助治疗后,ER+癌细胞或许依旧保持长时间休眠状态。在此,我们回顾了ER+乳腺癌转移休眠的临床表现,介绍了目前用于肿瘤休眠生物学研究的多种实验模型、转移休眠的潜在机制,讨论了关于预防、检测和治疗休眠转移的各种临床挑战,并提出了关于ER+乳腺癌转移休眠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做出贡献。

    雌激素受体阳性转移休眠乳腺癌

    术中自体血回输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肖伶
    175-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将不同年龄、性别、科室的病人分组分类讨论从而患者在手术中自体血回输量的多少或是这种方法对病人自身凝血系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名患者分为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有20位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时都实行自体血液回收,完成术后止血后把接收到的自体洗涤红细胞重新输还给患者。1组为400毫升、2组容量约为800毫升、3组大于800毫升<1200毫升。三组手术中都不给患者注入异体红细胞和血浆,选取第二组在手术完成当天之内输入血浆300ml。结果:患者在进行了自体血回输之后一个小时内,第一组的血小板的数据明显少于手术之前且差异较大,其余两个组FIB、PLT、Hb的数据和手术之前对比都有所下降,然而第二组小组的病人的APTT和粒子治疗数据在一天之内对比术前明显延伸(所有情况下病人的脉搏数据都是小于0.05)。结论:在给患者进行手术时,输入自体血的容量要小于1200毫升之内,如果患者的自体血输入容量大于1200毫升时就应该选用一定的手段,避免患者有凝血功能困难发生。

    自体血回输量凝血功能血浆

    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系统评价

    何松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手术取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多通道、DSA、净石率、伤口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148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净石率等指标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具有明显的区别,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和开放手术取石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肾结石的方式,治疗安全、临床效果好。但是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取石术肾结石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