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比异丙酚及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评价

    王茜茜
    153-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异丙酚以及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10例无痛人流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8人,采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组,B组102人,单纯异丙酚组。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记录诱导前后及手术结束时,BP、HR,SPO2、RR的变化。以及A、B两组病人异丙酚用药量、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后发现,A组异丙酚总用药量明显比B组少(P<0.05),麻醉效果好(P<0.05),两组诱导后2min均有BP下降、HR减慢、SpO2降低、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自述下腹痛,B组(32例)明显多于A组(15例)(P<0.05)。对照组术毕苏醒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比单用异丙酚麻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异丙酚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无痛人流

    营养支持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周静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B组患儿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ALB、PA、WBC,免疫学指标:CRP、IL-6、IL-1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LB、PA水平显著升高,WBC、CRP、IL-6、IL-1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均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但肠内营养更加安全有效。

    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小儿重症急性胰腺炎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郭芳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加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与常规组患者的8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患者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常规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妇产科推广应用。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疗效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吴正兰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16患者,均是经由单一腔镜治疗效果不佳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再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实施诊断与治疗,并与之前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116例患者均于宫腔及腹腔内同时实施2种以上手术操作,将其与常规治疗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诊断中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有重要意义,随着临床上对宫腹腔联合手术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方式必会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完善、优质的服务,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妇科疾病诊断应用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郑建云林秀莺石海英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门诊每月5d的抗菌药物处方,共计16055张,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使用频度、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为53.34%,以口服单联用药为主,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处方占总抗菌药物处方数93.06%,单联用药占总数的95.31%,药物使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在1605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31%,基本达到“二甲医院”的要求。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使用率偏高、用药缺乏指征、联用不合理等问题有待改进。

    抗菌药物门诊合理用药

    自杀未遂患者干预措施的随访结果分析

    赵婧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干预对自杀未遂者影响,对比不同干预方法效果。方法:经纳入、排除、剔除,专业医生干预组(A组)纳入自杀未遂者124例、家庭干预组(B组)纳入122例,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前、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A、B两组HAMD、QLS水平差异,两组重复自杀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A、B两组HAMD水平与有自杀意愿率低于治疗前,QLS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干预均有助于减轻患者自杀意愿、抑郁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仍有部分人经干预后仍有自杀倾向,且不受时间干预时间长远影响。

    自杀干预调查研究

    2007-2013年瑞安市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周邦瑶朱钱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2007-2013年瑞安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掌握瑞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流行因素与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3年瑞安市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每年总发病人数、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的情况)。结果:HIV感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出现一个小高峰。21到60岁为最主要的患病人群,占总患病人群的86.3%,其中21-30岁发病人数最多,占24.2%,>60岁年龄段的患者呈上升趋势。男女比例为1.96:1。郊区检出例数共118例,明显高于城区(45例),郊区报告中最多的是塘下镇32例,其次是飞云镇28例。结论:瑞安市艾滋病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不能松懈,积极防控极其重要,应加强高发区域和高发年龄段的健康宣教和行为干预,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我院眼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罗圣覃麟刘凤萍莫如念...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笔者随机抽取我院眼科2013年6月至10月出院手术病历113份,结合诊断与手术,就其抗菌药物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统计,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围术期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93.81%,但存在用药时间过长和联合用药过多等问题,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术前术后联合应用多见。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率为13.27%,大都选用头孢呋辛钠粉针或克林霉素磷酸酯粉针,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到2小时,只有个别病例用药疗程过长。结论:我院眼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用药较为合理,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眼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资阳地区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区间的确定

    付霞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使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50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 HbA1c,并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 HbA1c 水平差异。结果:该区健康成人HbA1c95%可信区间参考范围为4.71%—6.10%之间,男女体检者的HbA1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的体检者HbA1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HbA1c参考范围与其他地区合适水平存在差异,一个实验室或地区应尽量统一测量方法学,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参考区间。

    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成人

    117例伤残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时伪装精神异常的调查分析

    梅光海陈赞黄彩兰敖国振...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117例伤残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时伪装精神异常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的伤残军人709例,住院观察289例,其中有117例伤残军人在等级评定时伪装精神异常,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A-2)、记忆伪装测验(TDMM)、两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RC)、简明精神症状自陈量表、精神症状全面量表(CPRS)、躁狂量表(BP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及WHO- DASⅡ量表对伤残军人进行复查,并观察其表现,结合“病史”、MRI、CT、脑电图、评定量表所得结果对伤残军人精神情况作出判断,再依据《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作出残情等级评定。结果:伤残军人伪装精神异常者分别伪装为三、四、五、六级,其中三级9例,四级30例,五级11例,六级67例。根据统计描述伤残军人伪装精神异常分为精神分裂症72例、智能记忆障碍21例,神经症15例、情感障碍9例。结论:伤残军人等级评定时伪装精神异常以精神分裂症较多,伪装的症状依次为躯体化、行为、妄想、智能、幻觉、情感,且主要目的要达到伤残四、六级。

    等级评定伪装精神异常伤残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