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支并肺炎疗效--成本评价

    屈勇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支并肺炎疗效-成本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支并肺炎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成本。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经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支并肺炎的疗效显著,并且经济性比较好,值得推广。

    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疗效成本

    从“瘀”论治原发性痛经

    汪江云赵荣胜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荣胜教授认为,原发性痛经原因复杂,尤以“瘀”多见。其中寒凝血瘀、气滞血瘀占多数。赵师认为痛经既以“不通则痛”为病机,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寒凝血瘀者以温经祛寒、气滞血瘀者以疏肝行气辅以情志疏导。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活血化瘀

    奥拉西坦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袁琳
    208-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治疗后对于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配合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0%,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基本上没有很大变化。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帮助患者尽早治愈,是一种疗效佳、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脑梗死恢复期奥拉西坦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64排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颞骨骨折的应用

    田强韦霞俊贺中云
    209-20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128层CT多种三维重建技术对颞骨骨折全面显示,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46例颞骨骨折患者的普通CT平扫、高分辨CT扫描、多层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普通头颅CT发现颞骨骨折13例,高分辨CT发现42例颞骨骨折,4例怀疑为骨缝。多层CT检查结合三维重建发现颞骨骨折46例结论:普通头颅CT不能完全显示颞骨骨折,一定要结合多层CT及三维重建的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及详细的影像信息。

    CT三维重建颞骨骨折

    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研究

    彭伟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出现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认知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的焦虑和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心理障碍的垂体瘤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认知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认知心理干预垂体瘤心理障碍

    张士卿教授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白塞氏病经验

    徐国栋潘茂才吴晓刚
    211-212页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导针一次性成功置入技巧

    孔亚军闫剑平赵拴宝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PFNA手术中主钉导针和防旋刀片导针的置入技巧,避免反复置入导针,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对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分析主钉导针及防旋刀片导针置入技巧,找出不能一次性准确置入主钉导针,及不能良好把握防旋刀片导针的前倾角和深度的原因。结果:86例手术中,按此方法行主钉导针置入时,一次性置入成功70例,余16例未达到一次性成功,成功率81.3%。防旋刀片导针一次性穿刺成功76例,成功率88.3%。结论:打入主钉导针时,找出准确的进针点,把握穿刺方向;防旋刀片导针置入时,掌握好前倾角与穿刺深度,计算针顶距(KAD),使得尖顶距(TAD)小于25mm为标准,是一次性穿出成功的前提。

    PFNA一次性成功率导针定位前倾角KAD

    腺苷受体与针刺镇痛相关性研究综述

    郭宝英
    21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通过与不同的受体亚型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不同腺苷受体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探讨腺苷受体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理、相互关系提供思路。

    腺苷受体针刺镇痛综述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粉霞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我科的2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对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卧床时间长、留置鼻饲管、意识障碍、假性延髓性麻痹、COPD、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基础疾病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脑卒中肺部感染因素

    WPBL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实践

    黄伟
    21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WPBL在外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91名临床大专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6人和对照组95人,分别采用WPBL和LBL教学法对腹部外科章节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其进行闭卷考核及问卷调查比较考试成绩及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组闭卷考核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WPBL教学法的肯定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将W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教学能明显提高临床大专生的综合能力,但应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临床大专生外科学WPBL教学法LBL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