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非司酮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谭进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米非司酮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米非司酮止痛化症胶囊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

    86例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其措施研究

    吴洪波徐玲海何华黄仕硕...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为今后临床提供参考和和借鉴。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年龄、气管切开、住院时间、自身基础疾病都是影响呼吸机肺炎的高危因素,预防后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明显优于预防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认识重型脑外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重型脑外伤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高危因素

    我院2011年-2013年抗抑郁药的使用分析

    陈勤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抗抑郁药的使用进行分析。结果:各年度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2013年销售金额和DDDs前3位分别为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和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SNRI)为临床首选,复合制剂型抗抑郁药应用前景较大。

    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农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疫情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唐志坚
    188-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湖南省某农村中小学校流行性感冒疫情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暴发流行性感冒疫情的病例进行现场取样分析,分离、鉴定流行性感冒样患者的咽拭子样本中的病毒。结果:在校师学生530人,发病123例,罹患率为23.21%;五年级以上班级的患者比较集中,罹患率为32.16%(119/370);五年级以下班级的罹患率为7.50%(12/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流行性感冒在性别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鉴定病毒为B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结论:农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疫情的暴发是由于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由于控制及时,措施合理,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流行性感冒疫情分析控制措施

    市场5种中药材及其假冒品的性状鉴别要点

    周煌辉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5种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以便能简便、快速、准确地识别5种中药材的假冒品。方法:对目前市场上5种中药材与其常见的假冒品的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其性状鉴别要点。结果与结论:掌握它们的性状鉴别要点即可简便、快速、准确地判断它们是否为假冒品。

    中药材假冒品性状鉴别要点

    应用原发灶对侧血管蒂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分析

    王君张洪武杨何平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用原发灶对侧血管蒂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口底区恶性肿瘤切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原发灶对侧血管蒂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对照组患者采取游离组织皮瓣移植修复(腓骨皮瓣、前臂皮瓣、背阔肌皮瓣及股前皮瓣)。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皮瓣成活率,临床感染率、血管危象及术后一年外表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临床感染率、血管危象及术后一年外表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原发灶对侧血管蒂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是可行的,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动脉岛状皮瓣恶性肿瘤切除缺损修复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

    刘传凯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拟诊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并住院患者32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MEDS评分,并对患者28d转归情况进行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预测因子分值及其预后关系进行评价,以判定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结果:322例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28 d内死亡,其病死率为8.7%。而死亡患者的MEDS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的患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对患者的急救资源分配可提高良好的参考意见。

    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危险分层价值

    颅脑血肿治疗中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付忠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颅脑血肿治疗中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颅脑血肿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而观察组则运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两组的CT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CT扫描D Ivol平均为22.11mGy,DLP为206.5mGy.cm,而对照组的CT扫描D Ivol平均为35.77mGy,DLP为380.9mGy.cm,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CT图像噪声强、解剖结构清晰、质量好,符合诊断标准。结论:临床上运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对颅脑血肿患者进行复查,不仅图像清晰、检查结果精确,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辐射剂量,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颅脑血肿螺旋CTX线计算机

    西药布洛芬相对生物利用度临床研究

    张湘萍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20名患者服用布洛芬后的药代动力学情况,比照药物芬必得估测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情况。方法:药动学参数测定采用高效液相HPLC方法,比照普洛芬对芬必得生物利用度情况进行计算以确定药效。结果:布洛芬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与芬必得的生物利用度相似。结论:结果表明布洛芬与芬必得具有生物等效性。

    布洛芬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血浆循环DNA在判断烧伤后伤情、病情及临床结局中的意义

    肖科明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监测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分析其与MODS评分及临床生化指标相关关系,来判断血浆循环DNA水平在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烧伤面积(BSA)划分:轻度烧伤(BSA≤30%)、重度烧伤(30%<BSA<50%)、特重度烧伤( BSA≥50%),记录患者第1-3天血浆DNA水平记录病人烧伤指数(浅Ⅱ度烧伤面积×1/2+深Ⅱ度烧伤面积×2/3+Ⅲ度烧伤面积×1)。记录患者入院当天血常规、心肌酶谱、凝血5项、肝功、肾功等生化检查结果。根据Marshall等介绍的MODS评分方法,对患者呼吸频率、肝脏、肾脏、血液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情况进行评定,计算并记录MODS得分。结果:结果显示在BSA、伤后时间、手术面积等方面,三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烧伤原因之间,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关系分析,第1-3天血浆DNA水平与烧伤指数、BSA、Ⅲ度烧伤面积及MODS评分等烧伤情况呈显著性相关关系,而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血浆循环DNA水平动态监测,可以较好地反映烧伤患者烧伤程度及对于预防各脏器功能状态衰竭有着重要的临床提示,并且能够较好的反映患者恢复情况。

    血浆循环DNA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