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48例肺癌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辉军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救治的9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近期、远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52.1%,且对两组患者1~4年生存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每年生存率都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肺癌患者实施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肺癌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远期疗效

    七氟烷结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刘艳华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观察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实施麻醉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LC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LC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七氟烷+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方法;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方法。对比两组LC患者在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LC患者全部成功完成麻醉,临床均获得显著的麻醉诱导效果,未表现出严重不良反应的现象。在手术过程中以及完成手术后,患者的心血管相关因素未发生任何的变化(P>0.05);在患者临床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两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完成拔管后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即刻Steward苏醒评分,C1组高于C2组评分明显(P<0.05)。结论:针对LC患者,临床选择瑞芬太尼+七氟烷的方法实施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平稳,能够显著将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缩短,凸显瑞芬太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价值。

    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年总结(附120例报告)

    王荣贵王亚宁卢旺蒋盛军...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就诊经验,分析总结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04年6月~2014年6月接诊的120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改善情况,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最大尿流率均获得明显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等离子体双击电切术前列腺增生高危患者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蒋海涛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与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10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药剂量,起效时间及阻滞完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用药剂量少,起效快,且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效果

    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复方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观察

    覃小青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复方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观察。方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患者口服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复方制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高血压

    氢氧化钙制剂在牙体牙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徐开美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制剂在临床上对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氢氧化钙制剂进行临床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牙体牙髓疾病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总结氢氧化钙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5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中有45人全部治愈,疾病的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有着显著差异(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氢氧化钙制剂在临床上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有着较好的效果,并且其治疗方式相对简洁、成本较低、副作用小,有着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氢氧化钙制剂牙体牙髓疾病效果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体外手术中的观察

    余丽珍李冰黄冰詹根明...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体外手术患者中的观察。方法:自2012年5月起择期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等容稀释组,ANH组)和对照组。ANH组在局麻后桡动脉穿剌置管后放血,同时右颈内静脉输胶体液。血压有波动者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稍加快补充胶体,对照组不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监测两组患者术前、转流动15分钟、停机时,入ICU时,术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Hb)含量、二组输血量、24小时的引流量。结果:对照组取血量明显多于等容稀释组,血红蛋白检测在入ICU点和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红细胞、血浆用量、等容稀释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4小时引流量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等容稀释后,术后H b的含量高于一般心脏手术后病人。术后24h引流量、总输血量、拔管时间、二进宫例、切口俞合不良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体外心脏手术病人能明显减少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用血,能减少异体输血量。本观察组提示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均可实行ANH操作,可明显节约血液,减少医疗费用。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体外手术

    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的作用体会

    郑琳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传统针灸推拿治疗倾斜综合征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一名左侧肢体倾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及理疗治疗结果:初次复查,患者神志清醒,复查4段血糖示正常。二次复查,患者病情稳定,一般情况良好,血压、血糖监测平稳,饮食睡眠恢复正常。结论:传统针灸推拿在临床治疗倾斜综合征方面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病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针灸推拿倾斜综合征血压血糖肢体

    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价值分析

    宁斌华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氨茶碱用于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医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入院时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应用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应用适量的氨茶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高达93.9%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PH值和P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有显著性效果,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提高患者的PaO2,降低PaCO2,临床上应推广使用。

    氨茶碱肺气肿血气分析肺功能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关系

    易志刚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同β-葡萄糖醛酸苷酶之间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10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胆石症患者8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同时通过酶学比色法,对两组患者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胆汁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胆固醇结石患者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结石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胆汁中含量,对病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关系β-葡萄糖醛酸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