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延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
延边医学/Journal YAN BIAN YI X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综合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苏梅基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对策。方法:通过对本院发生的130例护理不良事件从分类、原因、职称、年限、时间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前3位是:给药错误、跌倒、输液外渗;发生原因第一位是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低年资、低职称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比例高;中午、中班、夜班时段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高共56.9%。结论:强化制度及流程的落实,加强高危时段的监控,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和安全意识,加强患者安全管理等,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对策

    AEC-Ⅱ凋亡中microRNA表达的研究进展The Progress of AEC-Ⅱapoptosis in microRNA expression in hyperoxia-induced Iung injury

    何英程云石磊陈淼...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呼吸机辅助呼吸技术运用十分广泛,利用其治疗各种诱因引起低氧血症效果显著,AEC-Ⅱ细胞容易受到空气和血液的损害,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变化、氧气浓度的变化以及肺泡的被动运动均可以直接造成AEC-Ⅱ功能损伤和形态变化。长时间吸入高氧浓度可引起AEC-Ⅱ凋亡,导致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高氧肺损伤致AEC-Ⅱ凋亡过程中,伴有微小RNA(microRNA or miRNA)表达谱的明显改变,现对高氧肺损伤致AEC-Ⅱ凋亡中mircoRNA表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氧肺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ⅡalveolarepithelialcellortypeⅡpneumocyte,ATⅡ)凋亡miRNA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王丽娜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分离出30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5株,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并合理控制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11例(73.33%)、3例(20.00%)、1例(5.57%),对照组的轻度感染率、中度感染率、重度感染率分别为6例(40.00%)、6例(40.00%)、3例(20.00%),观察组的轻度感染率及中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应用效果

    血液检测呈假阳性无偿献血者回归的探讨分析

    赵冰海
    197-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通大量调查显示很多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呈现反应性,但在医院对其进行检测时,其结果显示为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假阳性”。对于这些无偿献血者而言,我国很多采供血机构已经将其永久性屏蔽。近年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显示假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屏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这种现象。

    丹红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韩应魁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10天为一疗程,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HSP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综合疗法。

    难治性产后出血实施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治疗可行性

    庞颖陈香孙静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米索前列醇结合缩宫素治疗和欣母沛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及产后出血量。结果:治疗总有效性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产后出血量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欣母沛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难治性产后出血欣母沛可行性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唐蕾
    200-20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以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IL-6、TNF-α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ES、IL-6、TNF-α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ES、IL-6、TNF-α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保护脑细胞与脑组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脑保护作用机制

    氯沙坦对家兔循环及不同组织AngII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王朝华李虹伟蒋倩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正常家兔循环及不同组织中不同亚型AngII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对正常家兔循环及不同组织RAS系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家兔18只,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及盐水对照组,氯沙坦组予15mg.Kg-1. d-1灌胃法饲养,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10ml饲养,4周后用RT- PCR法测定心房、心室、胸主动脉、肾脏组织AT1、AT2、AT4 mRNA表达水平。结果:AT1受体mRNA在肾脏的表达量最多,其次是心房组织,在动脉及心室组织中表达较低。使用氯沙坦后,肾脏、心房组织AT1受体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两组P<0.001,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动脉组织AT1受体表达也有下调,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室AT1受体表达略有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在4个器官中均未检测到AT2受体的表达。AT4受体在肾脏组织表达最多,其次是胸主动脉,心房及心室含量较低,氯沙坦对AT4受体mRNA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AT1、AT4受体mRNA在肾脏组织表达量最多,提示肾脏可能是RAS系统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官。氯沙坦明显下调肾脏、心房组织AT1受体mRNA的表达,提示肾脏、心房组织可能为ARB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氯沙坦对AT4受体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氯沙坦AT1受体AT2受体AT4受体

    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免疫方面变化的研究

    李彦良黄建钊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原理、发展史与实际临床应用情况的总结分析,来研究其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达到提升机体免疫力,提升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降低治疗后的复发,提升治疗的临床效果。

    肝癌射频消融术免疫功能

    白芍配伍桂枝抗炎的药理学作用及机制

    戴红先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芍配伍桂枝抗炎治疗的药理学作用机理。方法:选取SD大鼠雌雄各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阿司匹林组、生理盐水组、白芍组、桂枝组以及配伍组。每组大鼠给药半小时后,对所有大鼠进行角叉菜胶诱发胸膜炎造模。造模结束后5小时,眼球采血,检测大鼠血液中丙二醛、弹性蛋白酶含量以及中性粒细胞CAMP- PDE活性。结果:各组大鼠血浆内丙二醛含量中配伍组含量最低,为(2.3±1.2)nmol/ml,生理盐水组、桂枝组与配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组大鼠血浆中弹性蛋白酶含量最低,为(7.5±2.3)ug/ml,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组大鼠中性粒细胞CAMP- PDE活性为(15.3±4.7),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与桂枝配伍后,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内丙二醛、弹性蛋白酶含量以及CAMP- PDE活性,其抗炎效果显著,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白芍桂枝配伍抗炎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