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音乐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音乐研究
音乐研究

于润洋、吴斌

双月刊

0512-7939

yyyj@rymusic.com.cn

010-58110575

100010

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

音乐研究/Journal Music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全国性大型音乐理论学术期刊。原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1987年底转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曲艺的城市化演进——长三角地区曲艺生态类型研究

    张延莉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艺的生存空间往往具有在地性特点,同一曲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方言语音之差,催生出新的曲艺品种或分支,而这样的分流在某种意义上圈定了曲种流行的区域范围.但从当下实际情况来看,曲种的流行区域打破了原有的界限,呈现出多种发展样态,根据演出场所、目的、受众等因素,可概括为六种类型:原生场域型、舞台展演型、社区共建型、场馆展示型、景点旅游型、网络互动型.网络互动型借助网络平台,其影响力和活跃度远超其他类型.随着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呈现出多种样态,传统曲艺的本真性传承和贴近受众的活态传承,为学者提出了众多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曲艺城市化演进长三角生态类型

    从梁山调到"蛤蟆嗡"腔系:表演与生活的维度

    罗强
    136-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淅川、河北曲周、山东冠县、山西夏县等地的"蛤蟆嗡"同宗异流,均源于梁山调.梁山调流入北方后,由于空间转换导致角色关系发生转换和演出场域发生变化,梁山调由"移位"至"移情"进而促使蛤蟆嗡各支脉兴起.四地蛤蟆嗡在各地不断吸收本地音乐元素,通过本土化形成各自独有的唱腔体系,但其核心基因仍然源自梁山调,在唱腔结构、腔词结合、音调框架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由此引申出,输入性剧种在新的文化环境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同质—异质"交互机制中做出选择,需处理好"生活—生活化"与"艺术—艺术化"的量度平衡.戏曲与生活互为关联,戏曲表演的生活化和艺术化是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梁山调蛤蟆嗡胖筒筒调艺术化生活化

    智化寺京音乐[锦堂月]曲牌研究

    封华星
    146,中插1-中插6,147-148,中插7-中插12,149-150,中插13-中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锦堂月]是智化寺京音乐"中堂套曲"中的一支曲牌,在京音乐工尺谱本中记载有两首[锦堂月].[锦堂月]在词句结构、句式体式以及旋律、宫调等方面,皆呈现出独特的集曲方式和特征.智化寺京音乐中的两首[锦堂月]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并与古乐谱《新编南词定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记载的情况相呼应.该曲牌不仅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还展现了传统曲牌在不同音乐体裁形式下的传承和演变特征.通过研究[锦堂月]及其相关曲牌的关系,也为深入探究曲牌的词曲关系及传统音乐的流变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智化寺京音乐[锦堂月]集曲曲牌研究曲调考证

    美国音乐学的目的与终结

    詹姆斯·柯里邓佳季星妤邹彦...
    154-160页

    智化寺京音乐[锦堂月]曲牌研究

    封3页

    曲艺的城市化演进——长三角地区曲艺生态类型研究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