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前沿
医药前沿

朱会宾

旬刊

2095-1752

yyqy555@163.com

010-5847262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西里远洋天地55号楼2-302室

医药前沿/Journal Yiayao Qiany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高继敬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本门诊部80例门诊雾化吸入患儿(喘息、哮喘),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80.00%,依从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77.50%,咳嗽消退时间、憋喘消退时间、哮鸣音消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门诊雾化吸入护理干预

    信息化护理风险评估表联合预防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晶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信息化护理风险评估表联合预防性护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9年4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采用信息化护理风险评估表+预防性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PSQ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期间,应用信息化护理风险评估表联合预防性护理,可客观、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防控,减少患者治疗恢复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信息化护理风险评估表骨科护理

    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耿恩淑曾庆敏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0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使用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对比两组的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及肠内营养占比、机体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营养达标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肠内营养占比高于对照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感染、胃肠功能失调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达标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喂养流程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肠内营养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ICU重症肠内营养喂养流程

    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黄超明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选择我院70例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n=35),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用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并发症针对性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海燕叶永斌庞文利梁传丽...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9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感染、出血、恶心呕吐、静脉炎、口腔黏膜炎、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等WHO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治疗临床护理路径

    在护理操作培训中采用分层培训方式的效果分析

    李锦梅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操作培训中,实施分层培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工作的80名护士,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通过传统的培训方法对其进行培训,研究组40名则进行分层培训,观察两组护士进行培训后考核的合格情况、培训的满意度、临床的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综合能力的应用考核、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各层级的护士操作考核情况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操作的培训过程中进行分层培训能够使护士的护理能力得到提升,帮助护士更好的掌握各层级的相关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进而使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护士分层培训护理操作培训考核成绩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梁莎杨奕娜刘秀春王正英...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奥瑞姆(OREM)的自理模式在自然分娩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OREM自理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ESCA)、焦虑(SAS)、抑郁(SDS)等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ESC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OREM自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应用.

    自然分娩OREM自理模式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抑郁

    徒手淋巴引流联合上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分析

    马莉曹义兰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淋巴引流联合上肢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术后进行上肢功能锻炼;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行徒手淋巴引流联合上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徒手淋巴引流联合上肢功能锻炼,不仅能降低其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缓解水肿问题,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改善其预后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上应用.

    乳腺癌徒手淋巴引流上肢功能锻炼上肢淋巴水肿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多学科团队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麦爱欢李雯江丽嫚范少玲...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软件随机分组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多学科团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联合多学科团队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多学科团队护理

    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

    石春霞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明基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盆腔脏器脱垂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