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技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技术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

张若生

双月刊

2096-2789

yjcktg@126.com

020-81899270

510381

广州市芳村大道1号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大楼3楼

工程技术研究/Journal 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由广州市金属学会主办。多年来,坚持以导向、实用为特点,全面报道冶金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面向广大冶金行业及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波动多重分形分析

    何啸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多重分形分析揭示了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与环境量(如水位、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使用了优化的多重分形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和多重分形非对称去趋势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尺度滑动时间窗模型来处理实测数据.经实例应用分析发现,水平位移在不同趋势下与环境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并呈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具体分析表明,水位变化对水平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而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在环境量的影响下,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整体性态良好,水位变化对位移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更为显著.

    混凝土重力坝多重分形水平位移环境量

    综合物探法在喀斯特勘察中的应用

    李芝军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勘察喀斯特地貌对于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喀斯特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揭示地下喀斯特特征.文章以某工程为研究背景,探究了综合物探法中的电磁法和弹性波CT法在喀斯特勘察中的应用,并将勘探结果与现场的钻探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喀斯特主要存在于土岩交接面处并逐渐侵蚀,向岩体内部发展,其发展有较明显的方向性.浅部溶蚀深度为10 m,中风化泥质灰岩内部不存在喀斯特,土岩交界面处的喀斯特呈现串珠状.喀斯特体积效应和发育不确定性导致物探法与钻孔测定存在一定的偏差,偏差距离一般为3~5 m.

    综合物探法喀斯特勘察电磁法弹性波CT法

    水库放水洞闸门开度出流影响因素研究

    李响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某水库放水洞,重点评估了自由孔流流量系数的时效性及上游水位对出流的影响.通过分析最近11 年的144次测流数据,发现127次测流数据的系统误差小于5%,占比为88.2%,验证了原率定成果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闸门开度的增加会导致出流量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智能闸门控制仪输入的预想开度与实际开度存在差异,特别在小流量条件下,会影响流量的精确控制.

    水库放水洞闸门开度流量系数上游水位流量控制

    城际铁路工程盾构工作井结构尺寸研究

    刘以汉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际铁路因建设于市区,各工点施工场地大多受限.区间隧道具有断面大、距离长、埋深大、工期紧迫、地质复杂等特点,针对大长区间,一般在区间分段设置工作井.文章通过研究φ9 100 mm级别盾构机尺寸及施工作业的空间需求,分析了盾构工作井尺寸,旨在为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城际铁路工作井洞门盾构吊装孔

    城市密集区基坑开挖方式对邻近既有基础的影响分析

    莫永春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依托邻近潮汕地区既有城际铁路桩基础的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利用PLAXIS 3D数值模拟软件详细比较和分析了明挖顺作和盖挖逆作施工工况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高架桥桩基变形规律,并探讨了车站基坑在两种工况下各施工阶段的车站主体结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桩基水平位移呈鼓肚状形式;相较于明挖法,逆作法施工引起邻近桩基的水平变形量减小约25%,因此,采用逆作法施工可降低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结构变形.

    城市密集区地铁施工基坑开挖盖挖逆作法桩基变形

    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杨文光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分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使用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情况.在开展试验检验工作时,从施工原材料的性能、型号和配合比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研究工作,在施工中及施工后试验检测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质量达标情况,并提出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的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测技术

    高等级公路42 m先张法预应力薄壁体U型梁施工技术探讨

    陈汉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42 m先张法预应力薄壁体U型梁施工的技术难点,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施工项目,通过分析U型梁施工的主要工序,研究了预制梁场布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钢绞线分阶段张拉,提出了U型梁预制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在预制梁工程中,提出完善的分阶段温控蒸汽养护系统及方法,介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步安装模板的施工工艺,制订并实施了成品U型梁的静态承载力检测方案,研究成果可为U型梁的预制生产提供经验.

    高等级公路桥梁工程先张法薄壁体U型梁

    高速公路工程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技术研究

    宋维龙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旧路面拼接质量直接关系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然而,目前对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技术的研究尚不充分,特别是对于新旧路面接缝处理技术.为此,文章深入研究了新旧路面拼接施工技术,分析了旧路面切割、底基层摊铺、面层拼接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新旧路面拼接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新旧路面拼接技术

    公路桥梁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王学军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冲孔灌注桩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经济性好、单桩承载力大等优势,在公路桥梁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为研究冲孔灌注桩成桩工艺与技术特征,文章以巴中市巴州区新建Z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冲孔灌注桩施工要点,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成桩后经质量检测,Ⅰ类桩占比为94.4%,Ⅱ类桩占比为5.6%,无Ⅲ类桩和Ⅳ类桩,施工效果达到工程预期.

    冲孔灌注桩泥浆性能水下混凝土

    铁路桥涵施工中的钻孔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研究

    郑津浦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孔桩是我国铁路桥涵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措施,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钻孔桩基础结构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同时受地质、地理位置影响,施工难度高,因此,做好施工技术控制是保证桩基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了钻孔桩施工中护筒制作及埋设、钻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四个核心施工环节的技术控制要点,旨在为钻孔桩施工技术控制提供参考,保证技术实施质量.

    铁路桥涵钻孔桩护筒钢筋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