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技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技术研究
工程技术研究

张若生

双月刊

2096-2789

yjcktg@126.com

020-81899270

510381

广州市芳村大道1号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大楼3楼

工程技术研究/Journal 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8年,由广州市金属学会主办。多年来,坚持以导向、实用为特点,全面报道冶金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面向广大冶金行业及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既有建筑的岩土工程地面沉降及其防治

    陈雄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基于既有建筑群的岩土工程地面沉降区域岩溶特征、地面沉降主要原因,根据此次建册分析结果和既有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希望为既有建筑地面沉降的监测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既有建筑岩土工程地面沉降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分析

    何巨
    216-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三维数值仿真模型,考虑了两种工程常用的降水工况,对比了两种工况条件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差异.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出现在中上部,不同降水工况下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数值差异较明显.周边地表沉降在距离基坑位置 10 m附近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支撑结构对地表沉降产生了一定的约束限制,导致其地表沉降未呈线性变化.相比之下,分步降水相较于一次降水能有效减少周边地表的沉降和支护变形.

    深基坑软土地下连续墙数值模拟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措施研究

    梁磊吴世鹏王袁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软土路基处理的科学性对确保道路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PTC桩、砂桩和CFG桩复合路基加固措施,对采用不同加固措施的试桩进行了加载试验,监测了完工后 14 周路基的沉降量及不同深度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试桩均满足设计要求,砂桩的平均位移最大;采用砂桩复合加固措施的路基沉降量最大,该加固措施对路基沉降的改善效果较差,相对而言,采用PTC桩加固后的单桩平均位移和路基的沉降量最小.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复合路基加固

    粤北山区某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处治措施研究

    谷利宙李选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粤北山区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塌,从地层岩性、强降雨、排水设施等方面分析了该边坡滑塌的原因.根据地勘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总体按照削方减载、强腰固脚、加强排水的原则,初步拟定3 种永久处治方案,并从施工风险、施工工期、结构耐久性、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比选.最终提出了一级宽平台方案,并结合抗滑桩、挡土墙、锚杆格梁植草防护、截排水设计等综合措施,达到了滑塌治理的目的.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滑塌形成机制稳定性分析

    基于BIM的施工阶段建筑垃圾减量化优化方法研究

    程荣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流程、材料管理、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BIM技术能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材料的精准管理和施工流程的优化,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面,BIM技术提供了精细化的数据支持,可以帮助建筑团队实现垃圾的有效分类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文章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推广应用中仍需面临技术普及和政策支持的挑战.未来研究应聚焦于技术创新和政策配套,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建筑垃圾减量化方面的广泛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行的路径.

    BIM施工阶段建筑垃圾减量化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水务系统开发分析

    靖翔
    228-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类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渐提升.在水务管理过程中,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城市供水得到有效融合、渗透,促使水务管理更可视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既能有效满足广大用户供水需求,又能提升水务管理效率与水平.文章以深圳市智慧水务一期工程项目为例,对其智慧水务系统开发流程展开具体的探讨,为智慧水务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大数据智慧水务系统开发水务管理

    《工程技术研究》杂志来稿要求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