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冶金分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冶金分析
冶金分析

贾云海

月刊

1000-7571

yjfx@analysis.org.cn

010-62182398

100081

北京学院南路76号

冶金分析/Journal Metallurgical Analy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编辑与中国金属学会主办和出版的综合性化学分析刊物。内容以反映分析方面的新技术、实用方法、先进经验、报导研究成果,发表综述文章及介绍国内外动态等为主。本刊可供冶金、矿山、化工、机械、地质、环保、外贸、国防等部门从事冶金分析的科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冶金分析》1981年创刊,为双月刊16开96页,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CA"千种表中我国化学化工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氯酸蔗糖介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钼

    任金鑫杨牧青班俊生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钼的含量对于钼矿的开发利用、地质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钼为难电离元素,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时灵敏度较低、检出限较高.本文利用氧化还原体系进样会提高空气-乙炔火焰温度进而对钼的吸光度产生增敏效应的原理,以高氯酸为氧化剂,蔗糖为还原剂,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0.002%钼的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钼的质量浓度在2~20 μg/m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灵敏度为0.010 6 mL/μg,方法检出限为0.000 7%,定量限为0.002%.应用实验方法测定钼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中钼,测定值与认定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DZ/T 0130-200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中的相对误差允许限(YB);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1.5%~8.2%.

    高氯酸蔗糖介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地质样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再生金属铜中镁钛钴硼铬铍

    陈国成黄间珍罗有雄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金属铜在投入重新生产前需要通过检测分析来了解其质量情况,镁、钛、钴、硼、铬、铍元素含量作为再生金属铜中的质量指标,对其准确、快速测定十分重要.样品经预处理后,选用硝酸和盐酸混合酸并滴加过氧化氢溶解,选择 Mg 285.213 nm、Ti 336.121 nm、Co 230.786 nm、B 249.773 nm、Cr 283.563 nm 和 Be 313.107 nm 为分析谱线,采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消除基体效应影响,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镁、钛、钴、硼、铬、铍,从而建立了再生金属铜中6种微量杂质元素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中各元素检出限为0.000 1%~0.000 4%,定量限为0.000 3%~0.001 3%.实验方法应用于再生金属铜样品中镁、钛、钴、硼、铬、铍等6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小于8%;回收率为96%~105%.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金属铜标准样品中6种元素,测定值和标准值相符合.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再生金属铜

    《冶金分析》2024年征订启事

    80页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测定镍原矿中二氧化硅

    刘晓丽宁骏斌李婷韦犇犇...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硅含量是冶金过程的重要控制指标.本文以自产镍原矿为例,探讨了影响硅钼黄显色的实验条件,以及冶金样品中常见的Fe3+、F-干扰.样品经氢氧化钠熔融处理,干过滤后以滤后液为待测试液,用硫酸稳定酸度,加入钼酸铵溶液显色后即可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保持适宜的显色酸度是测定的关键,且无需其他试剂加入.以二氧化硅计,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00%~40%;方法检出限约为1.00%.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 L·mol-1·cm-1.待测试液中F-质量浓度大于65 mg/L即会对硅钼杂多酸显色产生影响;待测试液中Fe3+质量浓度小于7.5 mg/L时对测定无影响.按照实验方法测定镍原矿中二氧化硅,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小于0.6%;回收率为95%~100%;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20%~40%时,估算误差为0.4%.本文还推荐了一种衡量样品与标准系列基体匹配的方法.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酸度氟离子基体匹配镍原矿二氧化硅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石灰石中8种组分

    滕广清王彬果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灰石中常规组分含量的准确测定对指导冶金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酸溶法过程繁琐且硅含量测定难度大,碱熔法熔融物黏附坩埚且钠、钾含量测定受制于熔融试剂等问题,借鉴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的硼酸盐熔融制样的方法,即在铂-金坩埚内将0.2 g样品与1.0 g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混合熔剂(w∶m=67∶33)、8~10滴300 g/L碘化铵溶液混合,经1 000 ℃高温熔融10 min,形成可完全剥离的玻璃熔珠,使用10%硝酸(V/V)加热溶解玻璃熔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Al、Fe、Mg、Mn、Si、Ti、K、Na共8种元素.根据谱线的强度大小及干扰情况,选择背景简单、干扰元素少的分析谱线;用基体匹配法消除了熔剂和主成分基体的基体效应的影响;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01~0.03 μg/g.按照实验方法对两个石灰石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Al、Fe、Mg、Mn、Si、Ti、K、Na(均以氧化物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3%~4.8%.对2个石灰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GBW03106a、YS-BC28707a-2013)进行测定,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与认定值/标准值一致,符合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的要求.

    硼酸盐熔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石灰石常规组分

    《冶金分析》征稿启事

    94页

    进口再生含铜金属物料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胡小霞吕晓华萧达辉张金龙...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铜金属资源的缺口持续增大,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强,对进口再生含铜物料的准确高效鉴别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建立了一种进口再生含铜金属物料的快速检验鉴别流程.以3起典型的进口再生含铜物料为案例,按照GB/T 38471-2019《再生铜原料》,对放射性污染物、表观特征、夹杂物含量、水分含量、金属总量、金属铜量、铜含量和金属回收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完成样品的来源分析,再依据GB 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进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鉴别结果表明,样品1为来源于铜加工或下游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余料,以及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换热器等经拆解、分选后所得,符合再生铜原料标准要求,为非固体废物;样品2为来源于不同规格/型号的电机、电器、变压器经拆解但未经剥离去除绝缘层的漆包线及其他含铜混合物料,属于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为固体废物;样品3为未经拆解、分选、加工和清洁的废五金和含有色金属的废碎料的混合物料,属于已丧失原有功能而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质,为固体废物.通过制定快速检验鉴别流程,为进口含铜金属物料的固体废物鉴别和海关口岸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再生含铜金属物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