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阅江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廉水

双月刊

1674-7089

yjxk@nuist.edu.cn

025-58731054

210044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阅江学刊/Journal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CHSSCD
查看更多>>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刊目标,秉承“特色中有个性,深度中显内涵,高雅中见品味”的办刊理念,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读者主要为国内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人文社科教师、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科技革命:特点、风险和应对

    邱耕田强竞丹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与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工具,每一次的进步与突破都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整个世界,而人工智能作为本轮科技革命中的标志性领域,正在以强大的机器智能系统影响甚至重塑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乃至人的生存样态.我们在享受智能时代的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惊诧于科技所带来的巨变.如何妥善应对一个千变万化、富有挑战的未来,成为每个人在 21 世纪安身立命的必修课.对此,我们需要辩证审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透视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积极探讨政府、企业、科研团队以及个人面对这场时代巨变时的应对方案,凝聚多元主体间的合力,形成多维立体的社会共治格局,进一步探索智能时代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可行性.

    新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毛泽东持久战理论的当代意义——基于中美博弈视角

    何怀远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作为一位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军事家、战略家,最为重要的军事业绩是他领导和指挥了三场以弱胜强的伟大战争——新民主主义阶级解放战争、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这在人类战争编年史上是绝无仅有、无与伦比的.毛泽东指导这三场战争的基本军事理论——持久战论,其核心思想——敌我力量对比的科学方法论、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思想,仍然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彻底战胜美西方的遏制打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宝藏和智慧源泉.

    毛泽东持久战理论以弱胜强战略战术人民战争

    当代人格同一性研究的多学科走向

    王世鹏曾牛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当代人格同一性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走向.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人格同一性研究不关心人格同一性的有无及根据等形而上学问题,而是将人格同一性作为事实加以认定,进而去探讨人格同一性的经验和实用问题.多学科人格同一性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关于人的多样性、复杂性样貌的认识,增添了理解人的同一性与人的存活、活着时间关系的新维度,使研究者能在更广阔的问题视域中辨析和梳理人格同一性问题与自我问题的关系.把握人格同一性研究学科分化和整合的总体趋势,尤其是把握哲学形而上学维度的人格同一性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人格同一性研究的首要任务.

    人格同一性多学科

    虚假与真实:元宇宙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余达淮贾正宇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本身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就思想而言它具有形而上学的传统余韵,即形而上学是其古典形态,而之后则是乌托邦形态,虽然目前元宇宙并未实现,但是已经步入元宇宙的情境.因此元宇宙不能仅从技术维度透视,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其虚假性就在于形式上撇除了客观的社会关系,即资本关系,承诺了一种虚构的象征性理想现实,但是元宇宙始终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元宇宙.而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真实性,始终是致力于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现实性推进,是一种实践性的真实界域,可以说其既是对理想的元宇宙形态的技术性层面的推进,也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现实化过程.元宇宙所包含的理想社会层面的建构始终要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确切地说是要立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否则也只是资本价值新的增殖域.

    元宇宙人类文明新形态资本社会关系

    权责与协同: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中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构建

    李萌
    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安全威胁是当前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随着国内国际环境变化,我国正处于生物安全的高风险期和压力凸显期.基于整体性治理原理变革生物安全治理范式,构建现代化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是现实所急、时代所需.依据《生物安全法》,我国已经建立了层级式的生物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主要采取"分级负责,分工负责"的方法.由于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确,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须开展划分方法创新和系统性调整.在现有机构建设和责权划分的基础上,采用"依法依规、两纵三横"和"单向坐标"的生物安全权责划分方法,进一步理清权责清单,完善权责分配,系统构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中国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协同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治理主体的协同体系,包括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政府、市场与公众之间的协同治理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治理过程中的协同体系,包括全环节全过程的价值理念协同、目标规划协同、执行过程协同、绩效评估协同等.

    生物安全整体性治理权责划分新发展格局全球化生态文明

    风险叠加背景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肖兰兰严舒旸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路径.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多重风险呈叠加之势,给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抑制了各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和能力,西方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企图将破坏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将动摇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基础,全球能源危机弱化了国际社会推进全球碳中和的政治意愿和行动力.中国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推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积极落实"三大倡议",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区域成效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妥善处理与美欧在绿色供应链领域的博弈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政治基础;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全球碳中和潮流进一步发展.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三大倡议"绿色供应链全球气候治理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特点、动因和行动原则

    王思丹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生态治理面临着生态危机升级、国际制度建设和全球治理进程的客观条件变化,历经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对抗、后冷战时期的国际环境制度基础建立和新世纪全球治理进程的历史演进.从国际关系视角来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生态治理进程体现了主权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国际沟通协商机制化、以国际法为基础、包容性和代表性、人道主义等基本特点,受到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史责任不同等动因的影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需要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体现了主权平等、沟通协商、法治正义、开放包容和人道主义的全球生态治理原则.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治理气候变化环境治理

    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许芳菲高德胜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立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发达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表现为:注重国家生物多样性物种差异,制定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发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引领,制定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落实生物多样性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生物多样性法益保障;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打造全民联动的治理格局.基于此,我国应以构建立体化的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法治体系为基础,完善生物多样性安全监测预警机制的法理架构,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深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法治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

    生物多样性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监测生态安全

    "弱强超"AI的仿人理路及风控演化研究

    潘军
    8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AI核心的研发思路和演进原则是仿人,且AI的智能层次与智能水平及价值风控因"弱强超"三级智能AI仿人的功能或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弱AI主要模仿人的局部智能,仿人的风控设置简单、方式单一;强AI或通用AI模仿人的内容复杂,仿人的风控理路多元、集成性强,其核心是要求AI遵循人的一般正常思维和行为准则;超AI阶段,既要确保智能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安全、可靠、可控、可用,又要确保在异常情况下有理性的干预与价值调控.对仿人原则的落实,既要求在AI研发应用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人的一般正常思维和行为价值准则,又要求AI植入道德智能系统和价值智能系统,即为了确保三级智能AI始终围绕造福人类的价值指向健康持续发展,势必要把AI的智能水平和仿人原则实现的风控条件及演进规律放在AI技术层面、伦理层面等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深化研究.

    人工智能智能水平仿人原则理性价值价值风控

    远程化工作时代数字游民的内涵与类型探赜

    戴夫·库克姚建华杨涵庚
    10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0 年以来,数字游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扩展.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作为数字游牧基础条件的远程工作日渐增多,导致"数字游牧"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重新定义数字游牧的内涵,并对当代数字游民进行最新的分类,将数字游民细分为五种不同类型,即自由职业数字游民、数字游民企业主、带薪数字游民、实验性数字游民和"扶手椅上"的数字游民.这一分类涉及六个关键变量:流动频率和自主性、以家庭为居住地的实践、国内与跨国旅行、法律合规性、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使用共享工作空间.文章强调,探讨数字游民内涵和类型,不仅能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学术方向,还能帮助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估数字游民在现实世界中的背景、动机、实践和影响.

    数字游民数字游牧远程工作士绅化共享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