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阅江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阅江学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廉水

双月刊

1674-7089

yjxk@nuist.edu.cn

025-58731054

210044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阅江学刊/Journal Yuejiang Academic JournalCHSSCD
查看更多>>以“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为办刊目标,秉承“特色中有个性,深度中显内涵,高雅中见品味”的办刊理念,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读者主要为国内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人文社科教师、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持续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吴崇张佳奇赵洧玉
    11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07-2021 年A股制造业上市国有企业的数据,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对国企持续性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混改能够从股权制衡和高层治理两个方面显著促进国企持续性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补贴在混改促进国企持续性创新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对于高发展水平地区、高新技术行业、非国有股东参股企业,混改对国企持续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关结论深化了关于混改对国企持续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对于深入推进国企混改提质增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企改革持续性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创新补贴

    环境管理标准能否降低企业污染排放

    吉敏张三峰
    12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 2011-2021 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环境管理标准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传导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环境管理标准显著降低了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在更换回归样本、引入时间趋势项、改变因变量测度方法和纠正样本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从异质性来看,环境管理标准对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重污染行业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产生了更显著的污染减排效果;从传导机制来看,促进企业环保投资、提高企业绿色声誉、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环境管理标准降低企业污染排放的内在驱动力.相关结论为构建多元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企业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提供了微观经验支撑.

    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污染排放排放强度污染减排

    政策营销的模型建构与机制再造:基于失灵视角的研究

    金太军孙梓展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营销本质上是政府将政策内容与价值,以营销的方式传输给群众,获得社会支持的过程.各地政府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继推出治理政策以求打造先进的文明城市,但地方政府开展的政策营销实践却不尽如人意,认知失灵、技术失灵、交互失灵及效果失灵等现象频频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政策营销理论指导.在西方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经典政策营销模型,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政策营销的成功离不开系统化的执行流程,但在实际运行中不难发现,政策营销的效果与政社互动的状态呈现正比例关系.因此,应针对已有政策营销模型进行本土化改良,建构适用于我国政策实践的营销模型,包括链接社会公众意愿、归纳政策受众群体、实践营销工具组合及聚焦营销监督机制四个基本流程.

    地方政府政策营销政社互动

    延迟退休背景下老龄政策建设,何以可为?——基于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三个维度的探讨

    高传胜
    14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考察我国老龄政策,发现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在健康维度,健康服务与保障政策都缺乏有效调动个人加强健康管理、应对健康风险的积极性;在参与维度,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尚需加强配套政策措施建设,老龄参与政策体系还有很大完善空间;在保障维度,养老保险财务模式不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服务则面临对人力吸引力不足的困境.为此,需要顺应建设健康中国战略方向,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转型升级,并优化风险分散方式,助推个人加强健康管理;尽快完善《办法》的配套政策措施,推进老龄参与政策体系全面建设;养老保险制度须加强长寿风险的纵向分散,养老服务供给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有利条件,缓解人力困境.

    积极老龄化延迟退休老龄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完全积累制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双减"政策实施的可为路径

    刘铭
    16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与管理、课后服务内容与形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集中体现在智能辅导、智适应学习、数据决策、智能教育四类范畴.对标"双减"政策的内涵与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基础教育体制减负提供空间和路径,如构建人机协同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学情诊断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为支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差异化的作业画像,实现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与管理;通过课程和智能化服务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人工智能"双减"政策课后服务学习共同体

    Abstracts

    171-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