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液晶与显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液晶与显示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 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
液晶与显示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 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

郭海成

双月刊

1007-2780

yjxs@ciomp.ac.cn

0431-86176059;84613406

130033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液晶与显示/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液晶与显示》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液晶学科专业期刊,是中国惟一的液晶学科和显示技术领域中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它是中文核心期刊,是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20余种国内外著名检索刊物和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它是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会刊,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会刊,是中国专业学术期刊发行量最大的期刊之一。本刊以研究报告、研究快报、综合评述和产品信息等栏目集中报道国内外液晶学科和显示技术领域中最新理论研究、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及时反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及产业信息动态,是宣传、展示我国该学科领域和产业科技创新实力与硕果,进行国际交流的窗口。本刊征集有关液晶和各类显示用材料及制备方法、各类显示器件物理和制作技术、各类显示新型模式和驱动技术、显示技术应用、显示材料和器件的测试方法与技术、各类显示器件的应用等研究论文。本刊刊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项目及省、部委基金项目的文章达90%以上,并有许多成果已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晶纤维素组装的手性介孔材料及其对手性药物的分离

    薛旭东侯延丽张炎
    409-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素纳米晶体(CNC)是由硫酸催化的纤维素水解制备的,根据纤维素的来源和水解条件,纳米晶体的直径约为5~15 nm,长度约为100~300 nm.CNC在水中可以形成具有手性向列型结构的液晶相.当干燥成固体薄膜时,CNC保持螺旋手性向列顺序并组装成层状结构.在CNC自组装过程中,可以添加溶胶-凝胶前体,如Si(OMe)4.随着溶剂的蒸发,这些前体会发生水解和缩合,从而形成手性向列相二氧化硅/CN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空气中煅烧破坏纤维素模板,留下高表面积手性向列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膜.此外,有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薄膜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到.这些薄膜可用作滤光片、反射器和薄膜.最重要的是,合成的手性介孔二氧化硅可用作手性色谱固定相材料分离手性药物.结果显示,手性分离的效果显著,为CNC开发手性新材料提供了新方法.

    纤维素纳米晶体手性向列结构介孔二氧化硅手性色谱固定相手性分离

    基于光配向的主链型液晶聚合物预倾角的控制

    李川胡超房启鹏刘敏轩...
    420-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晶的方位角和预倾角的调制广泛应用于各类液晶光子器件的研究.液晶预倾角调控常使用的小分子液晶容易受外场干扰导致液晶预倾角的改变,影响液晶器件稳定性和可靠性.液晶聚合物具有相变温度高、耐热、耐强光、耐机械振动、更加稳定不易受外场干扰等优点,因此液晶聚合物预倾角的可控制备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由于液晶单体受液晶与空气界面的锚定能的影响,RM257液晶聚合物的预倾角与液晶层的厚度有关,难以实现预倾角的稳定可控.本研究利用两步法曝光偶氮染料亮黄(BY)薄膜诱导液晶单体RM257倾斜,采用多层旋凃及液晶单体RM257光聚合的方式降低液晶与空气界面锚定能对预倾角的影响,实现RM257主链型液晶聚合物预倾角可控制备.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方法制备的液晶聚合物薄膜预倾角可在0°~16°之间连续可调,并具有光热稳定的优点,具备实现液晶光子器件所需的图案化能力.本研究有望为液晶光子与显示器件的制备提供新的材料设计思路.

    主链型液晶聚合物光配向偶氮材料预倾角光热稳定性

    应用于彩色光波导显示中的液晶偏振体光栅结构设计与制备

    阚丽娜穆全全彭增辉杨程亮...
    427-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三层结构液晶偏振体光栅,对其衍射特性及其在光波导中的耦合情况进行了研究.理论上,选取横向周期为424 nm,根据特定工作波长450 nm、532 nm、633 nm在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情况下计算出了相对应的3个纵向周期以实现其厚度方向的叠加.采用有限元法对该器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出了其光谱特性及角度特性,根据红绿蓝三色光色散关系仿真出了其在波导内耦合的入射角与衍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实验上,本文实现了该液晶偏振体光栅器件的制备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能表征,给出了一个初步的光波导耦合实验,演示了其耦合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层液晶偏振体光栅器件在450 nm、532 nm、633 nm下衍射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对应波长下的角带宽分别为12°、8°、6°,其在波导内耦合的视场经模拟可达到27.81°,是一种良好的光波导耦合器件.

    光学器件角度响应衍射效率液晶偏振体光栅

    柔性电润湿显示发展现状及展望

    杨斌邱莹林喆杨庭洪...
    436-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显示是显示领域重要研究方向,其中电子纸是柔性显示的理想载体之一.相比其他柔性电子纸显示技术,电润湿显示具有低能耗、户外使用舒适、响应速度快、色域广以及易于柔性化等优点,因此极具发展前景.本文针对柔性电润湿显示原理、制备工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阐明了柔性电润湿显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总结了电润湿电子纸柔性化尚待解决的问题,为未来柔性电润湿电子纸显示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柔性显示电子纸显示反射式显示电润湿显示

    高迁移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李强葛春桥陈露钟威平...
    447-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的薄膜晶体管(TFT)由于较高的场效应迁移率(μFE)、极低的关断漏电流和大面积电性均匀等特点,已成为助推平板显示或柔性显示产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经过30余年的研究,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IGZO)率先替代非晶硅(a-Si)在TFT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为了同时满足显示产业对更高生产效益、更佳显示性能(如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等)和更低功耗等多元升级要求,需要迁移率更高的MOS TFTs技术.本文从固体物理学的角度,系统综述了MOS TFTs通过多元MOS材料实现高迁移率特性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迁移率与器件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展望了MOS TFTs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场效应迁移率偏压稳定性

    脉冲对InGaZnO薄膜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丘鹤元谢鑫李宗祥陈周煜...
    46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尺寸IGZO(InGaZnO)产品在高温高湿(50℃/80%)信赖性评价中易发生异常显示不良(Abnormal Display,AD).其不良原因主要是集成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的关键器件M2转移特性曲线(IDS-VGS)在评价中发生了严重正移.本文通过脉冲实验,模拟GOA关键器件M2的实际工作环境,重现了转移特性曲线严重正移的不良现象.通过设置不同的脉冲实验,揭示了造成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M2器件关闭时,漏极与源极之间的压差VDS过大,使IGZO膜层内的氧空位V+O在电场作用下同时向IGZO与GI(Gate Insulator)的边界及源极端迁移,由于氧空位V+O对电子的捕获作用,最终导致转移特性曲线发生正移,并发现迁移的氧空位V+O经过加热后可以复原.此外,在不改变IGZO成膜条件下,通过减小M2器件关闭时的VDS压差,导入超大尺寸IGZO产品,高温高湿信赖性评价2 000 h未发生AD不良.

    InGaZnO薄膜晶体管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异常显示阈值电压漂移

    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

    季渊许怡晴陈宝良张引...
    472-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微显示器在显示动态图像时引发的视觉感知问题,尤其是动态假轮廓和闪烁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扫描策略——集中式融合扫描.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采用灰度权值重分配和融合子场概念,通过对整数子场数目和权值的重新分配,以及将融合子场固定于调制周期中间位置,改善显示器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集中式融合扫描在峰值信噪比方面较传统扫描方法平均提高约13%,均方误差降低了约10%,并且结构相似度评分接近1,显著高于现有扫描方法.集中式融合扫描在JEITA闪烁评估中的表现优于19子场扫描法,闪烁量化值降低了约22%.集中式融合扫描策略在改善数字驱动型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图像显示质量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为未来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硅基OLED微显示器集中式融合扫描数字驱动脉宽调制

    用于实时图像增强的灰度等间距密度均衡改进算法

    张艳超高策宋聪聪徐嘉兴...
    482-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时图像的增强处理,除了保证单帧图像具有较高的对比度,还应考虑处理算法的实时性和图像序列间增强效果的连贯性.灰度等间距密度均衡算法通过去除冗余灰度级后进行有效灰度级等间距重排,可以有效增强图像对比度.本文以灰度等间距密度均衡增强算法为基础,对其有效灰度级有效阈值选取、过度增强等问题进行了相应改进,以满足连续图像序列的实时增强处理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有效避免图像局部变化对整体增强效果的影响.对于1 920×1 080分辨率的图像,单帧处理时间约为32 ms.本改进算法对于连续图像序列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且能够较好地满足实时图像增强对于连贯性、实时性、鲁棒性的处理需求.

    实时图像增强灰度等间距密度均衡直方图

    多任务衍射神经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子荣张星祥龙勇机付天骄...
    490-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利用衍射神经网络执行多任务图像分类识别的可行性,本文设计并搭建一种衍射神经网络系统.该系统采用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做衍射神经网络的相位及振幅权重的调制以及网络层的光学全连接,并利用CMOS相机实现衍射神经网络中各衍射层输出的光电非线性激活与输出图像识别结果判别.设计的系统模型在MNIST和Fashion-MNIST图像分类识别中正确率达到94.1%和92.1%.最终通过搭建光路系统,光学实验正确率分别为91%和81.7%.所设计的衍射神经网络系统可满足多种图像分类识别应用需求,为衍射网络的设计与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衍射神经网络光学神经网络系统设计图像分类识别

    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细粒度识别网络

    徐胜军荆扬段中兴李明海...
    50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细粒度图像识别任务中易忽视微小潜在性特征且外观差异细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细粒度识别网络.首先,使用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提出双注意力随机选择模块,对不同阶段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通道随机选择和空间随机选择,使网络能够关注到其他潜在微小判别性特征;其次,利用全局上下文注意力模块将深层特征的语义信息融合到中间层,增强中间层定位微小特征的能力;最后,提出一种多分支损失,对中间层、深层和拼接层特征引入分类损失,结合不同分支提取到的特征,诱导网络获得多样性的判别特征.所提网络在Stanford-cars、CUB-200-2011、FGVC-Aircraft 3个公开细粒度数据集和真实场景下车型数据集VMRURS上分别达到了95.2%、92.1%、94.0%和97.0%的识别准确率,其性能相比其他对比方法有较大幅度提升.

    细粒度识别ConvNeXt双注意力随机选择全局上下文注意力多分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