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科学
海峡科学

吴新涛

月刊

1673-8683

yjyzx@163.net

0591-87559749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7号

海峡科学/Journal Straits Science
查看更多>>经济刊物。旨在帮助领导决策和进行引进业务交流以及理论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61-2023年固原市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致灾性研究

    马霞张连花杨文海陈丽萍...
    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961-2023 年固原市5 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及 2013-2023 年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研究其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致灾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固原市暴雨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征;时间分布季节变化和月变化呈"单峰型",旬变化呈"三峰型",峰值出现在7-8 月,7 月发生大暴雨频率最高.

    暴雨时间分布致灾性区划固原市

    三明市汛期短时强降水过程雨滴谱的特征分析

    李雪梅卜银军龚成龙江艳芳...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8-2020 年三明市汛期32 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并对早春季、雨季、夏季和月尺度短时强降水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9 月短时强降水小时粒子数夏季最大,雨季次之,早春季第三;对短时强降水的贡献率方面,2mm以下粒子夏季最大,2mm以上粒子雨季最大;随着短时强降水的增强,2mm以上粒子贡献增大明显,但不论一般性降水还是短时强降水,2mm以下粒子提供基础性贡献;速度谱宽夏季最大,雨季次之,早春季第三;拟合短时强降水的Z-R关系与热带环境更为接近.

    短时强降水雨滴谱三明市

    福建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

    陈俊哲江帆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1-2023 年福建省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资料,结合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等级标准,统计分析福建省露地和薄膜育秧方式下的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日数北部多于南部、露地育秧多于薄膜育秧;在露地和薄膜育秧方式下,北部地区最严重的早稻低温冷害分别发生于1970 年和1988 年,南部地区最严重的低温冷害均发生于1996 年,南、北部地区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日数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重度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北部,露地育秧的重度低温冷害占比高,薄膜育秧的低温冷害以轻度为主;未来一两年,福建省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冷害减少的可能性较大.

    低温冷害早稻播种育秧期露地育秧薄膜育秧时空分布

    漳州市一次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

    林辉周群黄奕丹程晶晶...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FY-4A卫星和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2 年3 月26 日漳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西南急流、低层切变、地面辐合线及冷锋相配合的有利环流背景下,850 hPa比湿达12~15 g/kg,700-500 hPa的最大垂直速度达-2.0 Pa/s,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及地面辐合线的作用导致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中高层西南急流造成的水平风垂直切变达14m/s,进一步加强了对流系统的强度;漳州市东北部喇叭口地形效应使西南气流产生地形辐合,低层暖湿气流抬升,进而增强低层水汽辐合,湿球0℃层高度4.3 km,有利于大冰雹的发生;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超过60dBz的强反射率因子、三体散射、旁瓣回波、回波悬垂、有界弱回波区、液态含水量(VIL)跃增、持久深厚的中气旋,对于冰雹天气的识别和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强对流天气环流背景演变过程漳州市

    福州市气温预报产品的对比检验及订正

    陆璟辉林冰官雨洁陈雪钦...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2-2023 年福州市FZMOS1.0 和FZMOS2.0 两种常用预报产品的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进行检验分析发现,FZMOS1.0 在永泰、闽清、闽侯西北部、罗源西部和连江西部等内陆地区的预报准确率偏低,在高海拔地区气温预报准确率偏低;FZMOS2.0 准确率比FZMOS1.0 高约15%~17%,高海拔地区准确率明显提升;闽清、永泰、闽侯北部和连江西部的部分乡镇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不到76%,仍有提升空间.选取福州市7 个重要景点,采用回归分析法及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48h时效的日最高、最低气温予以订正,有4 个景点的日最高气温平均绝对误差下降0.4℃以上,日最低气温平均绝对误差下降0.2℃以上,能够取得较好的订正效果.

    气温预报LSTM订正福州市

    东莞市臭氧污染的关键气象因子及其阈值分析

    罗栩羽张劲梅饶小强孙启斌...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7-2021 年东莞市臭氧浓度资料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通过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确定臭氧污染关键气象因子,并用类差最大值阈值分割方法来确定污染阈值.结果表明,14 时与 02 时气温差值≥5.8℃、14时平均相对湿度≤61%、14 时平均气温≥27.9℃、日平均风速≤1.9 m/s、14 时平均风速≤2.2 m/s、无降水、午间14 时前后出现西风或12-18 时风向从东北风转偏南风,均有利臭氧污染的发生.采用指标叠套法构建臭氧污染气象风险指数(OPMRI),利用2022 年数据进行检验发现,OPMRI对臭氧超标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可为臭氧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臭氧污染气象因子阈值东莞市

    兴安盟加油站防雷技术措施研究

    庄妍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油站属特殊高危险区,一旦遭雷电袭击,轻则损坏监控与通信系统、计量计费系统,重则致使输油管道、储油罐发生火灾、爆炸,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强化加油站防雷保护至关重要.该文首先阐述了兴安盟雷电活动概况,以及雷电对加油站的危害,并从完善外部防雷系统、强化内部防雷措施、综合防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加油站防雷技术措施,以期为确保加油站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加油站防雷技术兴安盟

    泉州市城市规划区第四纪古环境变化特征研究

    朱建成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泉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第四纪地层沉积和古环境的变化特征,以及其与福建省其他沿海地区的差异,该文通过收集、整理泉州城市地质调查、第四纪地质钻探等综合研究成果,初步厘定泉州沿海第四纪地层层序及分布特征,综合分析泉州沿海古环境变化特征,以期为开展泉州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质资源开发利用、海岸带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提供依据.

    第四纪地层沉积古环境变化泉州市

    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三废"与工业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研究及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魏文佳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9-2023 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和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用地变化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弹性脱钩关系.结果表明,自2020 年起,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用地规模不断增长,反映了平潭综合实验区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趋势;2019-2023 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2019-2023 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业"三废"与工业用地呈现脱钩状态,强弱程度有所区别.

    碳排放工业用地工业"三废"脱钩模型平潭综合实验区

    我国水底沉积物抗生素污染研究综述与展望

    张译文段明杰赵萍萍亓恒振...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养殖等领域,但随着其使用量的激增,环境中残存的抗生素浓度不断升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该文通过对水底沉积物中抗生素污染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水底沉积物主要污染物,东南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河流干流较支流水底沉积物抗生素污染程度高,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水底沉积物抗生素污染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