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铀矿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铀矿地质

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张金带

双月刊

1000-0658

ykdz@chinajournal.net.cn

010-64965404

100029

北京9818信箱

铀矿地质/Journal Uranium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性学术与技术兼顾的核地质类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并已改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本刊旨在促进核地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应用。主要登载铀矿地质领域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铀矿地质、普通物探及放射性物探、遥感技术方法、钻探技术、分析方法、环境地质、水文与工程地质、非金属及建材地质等。文章形式主要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述、技术交流、科技开发与市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重要进展及展望

    秦明宽李子颖刘章月黄少华...
    18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铀矿地质勘查领域重大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砂岩型、热液型铀矿的找矿思路、找矿方向,引领、支撑了系列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铀矿勘查新格局.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20余年来铀矿地质科研布局的总体思路与演进方向;然后总结了铀矿重大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凝练了地质、物化探、遥感、钻探工艺、分析测试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及核心勘查装备研制成果,梳理了铀资源预测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效;最后,在重大基础前沿和成矿理论、先进铀矿勘查技术研发、非常规核能裂变资源勘查技术研究、数字铀矿勘查技术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未来10~15年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出在"双碳"目标和核能大发展对铀资源保障需求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铀矿地质科技创新,高质量引领和推动"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

    科技创新铀矿基础地质与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及装备预测评价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直罗组下段古层间氧化带特征及铀成矿模式

    武正乾王晓鹏贺锋刘凯鹏...
    20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店头地区铀矿化的形成和分布与古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宏观-微观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对店头地区古层间氧化带进行了识别和划分,总结了古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了古层间氧化带的形成过程及不同成矿阶段铀的迁移、富集沉淀规律,进而探讨了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古层间氧化带自南东向北西发育,依次可划分为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平面上,铀矿化主要位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内;垂向上,铀矿化产于灰绿色与灰色砂岩过渡界面.结合含矿层构造-埋藏演化,建立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多阶段成矿模式,认为后续铀矿勘查应重点聚焦主河道与氧化还原过渡带,尤其是两者的叠合部位更有利于厚大矿体的产出.

    古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直罗组店头地区鄂尔多斯盆地

    二连盆地伊和高勒地区赛汉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

    杨烨许强李娟姜雅怡...
    21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伊和高勒地区下白垩统赛汉组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文章通过系统研究伊和高勒地区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岩性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地层含铀性、沉积相特征、水文地质和放射性水化学特征、氧化特征等,并与巴彦乌拉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了砂岩型铀成矿条件.研究区外部铀源条件好,赛汉组含铀性低;具有完善的"补-径-排"体系,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明显.沙那凹陷具有缓倾的构造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发育,主要为灰色砂岩与泥岩互层;阿北凹陷具有陡倾的构造斜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极为发育,岩性为灰色、杂色砾岩夹灰色泥岩;沙那凹陷铀成矿条件较阿北凹陷好,相比巴彦乌拉地区赛汉组铀成矿条件较差.

    二连盆地伊和高勒赛汉组铀成矿条件

    库车坳陷新近系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刘梦魁秦明宽郭强肖菁...
    227-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铀矿找矿启动时间也较早,在新近纪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矿化点以及矿化异常.文章将库车坳陷新近纪地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铀源条件、构造条件、后生氧化以及油气还原作用进行探讨,总结了新近系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铀源条件较好,坳陷北部天山地区为蚀源区,其古元古界绿片岩、下二叠统火山岩以及海西期花岗岩等富铀岩体在风化作用、淋滤作用下,为铀矿形成提供了丰富铀源.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抬升剥蚀部分新近纪地层的同时,其形成的断裂构造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条件,补充了区域内的还原剂,有利于还原富集含氧含铀水中的铀元素.新近纪地层中含多层泥-砂-泥的互层,胶结物疏松且具有良好透水性,有利于层间氧化作用的发育,部分地层被抬升出露地表,部分剥蚀所残留的矿体则形成倒转矿体,抬升剥蚀区以北的部分地区有层间氧化发育的条件,同时由于油气的渗出,有利于矿体的叠加,找矿潜力较大.

    砂岩型铀矿新近系铀源条件构造条件还原作用

    新疆北金齐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化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

    陈浩杨文龙张叶军庞星...
    238-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金齐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基础和成矿潜力,其铀矿化特征在新疆北部火山岩带具有普遍性.文章以北金齐火山盆地南、北缘和中部的3条典型铀-多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各带地质、矿化及蚀变组合等特征,并通过总结分析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及其控矿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铀成矿模式.北金齐地区铀-多金属成矿具多因素联合控矿作用,铀-多金属矿化整体分布受火山盆地及北东东向区域大断裂控制,且盆地南、北缘大断裂较中部火山机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盆地内大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带、裂隙带为主要含矿构造;酸性火山熔岩与酸性凝灰(角)砾岩为主要赋矿岩性,并为铀成矿提供一部分铀源;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铀-多金属矿化主要成矿作用,推测火山机构塌陷后,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带来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在有利的构造和岩性中富集成矿.

    北金齐火山盆地铀-多金属控矿因素成矿作用

    湘西北北部地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成矿环境研究

    王健王文全杨帆王振云...
    250-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西北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晓坪坳陷、慈利断陷盆地等区域,是湘西北成矿带上有用元素种类和矿物类型最为丰富的地区.文章通过对湘西北北部地区开展系统的地质调查评价和取样分析,研究表明区内铀多金属矿化形成环境主要为深水环境向浅水环境的过渡区域,海洋中的边缘浅海环境具有更佳的铀成矿条件.微量元素特征参数表明,研究区从震旦纪到寒武纪海洋环境是由相对富氧向缺氧环境的转变,寒武纪在海水缺氧的大背景下,发生过一到两次短时间小规模的充氧事件.对U、Th、稀土等元素的研究表明湘西北北部地区从震旦纪晚期到寒武纪早期U的富集速率明显加快,而后U富集速率逐渐降低,指示研究区在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的热水作用最为强烈,而后逐步减弱,且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深部物质的参与,矿化越好,受深部热水影响越强.对Ce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旦纪到寒武纪在大的海退背景下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海平面"升-降"转化界面,可以将这段地质历史划分为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阶段,在海平面升高阶段,沉积物中Ce异常减小,海洋中还原性增强,有利于有机质和铀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研究区矿物学方面的发现与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晶质铀矿、铀石等矿物的晶型、共生关系和所包含的Y、Se等元素指示寒武纪时期研究区黑色岩系成矿处于较高温度、强还原的条件下,且海底热流喷涌过程中携带有深源物质参与成矿.

    铀多金属黑色岩系成矿环境湘西北

    下庄新桥西铀矿床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许丽丽周堂波李俊李海东...
    26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桥西铀矿床为下庄矿田内的铀矿床之一,位于贵东岩体东部.文章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EPMA)测定了新桥西铀矿床中黄铁矿、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数据显示,该矿床中黄铁矿、闪锌矿具富Fe、Zn亏S的特征,其中黄铁矿主要富集Mo、Mn、Cu、Zn、As、Co、Ni、Pb、U;闪锌矿富集Mo、Mn、Fe、Cu、Cd.Cu、Fe、As、Co、Ni、Zn、Pb、Mo及Mn等微量元素可能以矿物包体或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和闪锌矿中;黄铁矿中Co、Ni、Mo、As与U在流体中具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可能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硫化物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主要形成于中-浅部、中温成矿环境.结合下庄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认为新桥西铀矿床属于典型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硫化物电子探针成矿环境矿床成因新桥西铀矿床

    基于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的铀矿勘查集成软件开发与应用

    李新春邱骏挺叶发旺
    27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空高光谱和航空伽马能谱是当前铀矿勘查领域两类重要的数据源,由于其异构且海量的特性,使数据的处理难度大,处理效率低,协同应用效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款面向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的铀矿勘查集成软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根据航空高光谱和航空伽马能谱数据的类型及处理方法,开展了针对两种数据应用的集成软件系统的设计.研究引入虚拟总线结构,实现了对不同数据处理模块的调用,并以Visual Basic为主要开发语言,对前台主系统进行搭建.最终利用搭建好的系统,以银根地区的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数据为数据源,完成软件的应用测试.测试结果发现,利用GS融合算法可以较好地保留地表纹理信息,同时丰富图像颜色,从而为铀矿赋矿围岩岩性的准确识别与划分提供参考.

    航空高光谱伽玛能谱铀矿勘查软件设计开发

    基于哨兵-2数据的白岗岩型铀矿构造蚀变特征研究——以纳米比亚罗辛矿区为例

    武鼎周觅王俊虎郭帮杰...
    285-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岗岩型铀矿是重要的铀矿资源,但针对该类铀矿典型矿床遥感特征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文章以纳米比亚罗辛铀矿区为研究对象,获取了该矿区哨兵-2遥感影像,总结了矿区典型蚀变矿物的光谱吸收特征,建立了针对矿区地质体的增强与构造解译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与几何校正,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等方法,提取了铁染、羟基和碳酸盐化蚀变信息.结果表明,罗辛铀矿中碳酸盐化蚀变在空间上与卡里毕比组的分布较为一致.通过选取合理的阈值,识别出与铀成矿相关的含大理岩地层.同时,对图像进行增强,并利用建立的构造解译方法,对罗辛铀矿的构造进行了识别.经野外查证,发现遥感识别构造、蚀变与野外查证结果一致,说明利用哨兵-2数据可以对白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与控矿要素进行识别,进而为铀矿勘查提供参考.

    哨兵-2罗辛铀成矿区蚀变特征构造

    基于小波Mallat算法的自然电位曲线基线漂移校正方法研究

    杨怀杰乔宝强黄笑王祥超...
    294-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石油、煤田及金属矿勘探中,自然电位测井能够用于渗透性地层划分、地层水电阻率确定、地层对比和沉积相分析等.由于受钻孔内环境、地面电极环材质和探管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存在基线漂移、分辨率低、干扰大等问题,尤其是自然电位曲线的基线漂移,影响了测井曲线的质量,降低了测井曲线的解释精度.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的自然电位曲线基线漂移校正的方法,对地浸砂岩铀矿成矿预测和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然电位基线漂移砂岩铀矿小波变换小波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