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榆林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榆林学院学报
榆林学院学报

赵红星

双月刊

1008-3871

ylxyxb@163.com ;ylcwrb@163.com

0912-3891811 3890259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文化路北段

榆林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查看更多>>学术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仲勋对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袁武振梁月兰同富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见证者.他结合亲身经历撰写的一系列党史文章,是中共党史文献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党史中经验教训的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为全面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提供了有力指导.他对党史研究的大力支持和关于党史研究鲜明的指导思想,对深入系统研究中共党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新时代、新征程开展中共党史研究和学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习仲勋中共党史研究回忆史料专门史研究党史研究理论

    "西北革命策源地"生成的原因探析

    武军王天强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绥德的人文、地理条件为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①(以下简称"四师")建于绥德作了基础保障.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京组织的整体布局,李子洲、王懋廷等革命先驱艰苦卓绝的奋斗,以及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共进社先进知识分子的呼号、追求、探索,为中共党团组织在四师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西北革命策源地".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西北革命策源地"思想先驱

    陕北非遗的"时空场域"与"活态流变"探赜——以榆林为研究中心

    张建华申巧明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遗的"活态流变"是当今非遗保护传承的链环之一,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显性形态."活态流变"既包含时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又包含空间形态的传承交流,故而可以从陕北非遗"活态流变"现状切入去审视"时空场域"对陕北非遗的积极影响,并应从强化时间场域、拓展空间场域、促进场域融合等角度进一步促进陕北非遗的活态流变进程.

    非遗传承保护活态流变场域融合

    宋仁宗时期麟州迁徙问题探析

    路捷孔祥军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夏李元昊继位后,内怀不臣之心积极修整武备,为侵宋作准备.北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筑坛受册,僭号称帝,公开与宋廷对抗.地处宋廷西北隅的麟、府、丰三州因北临契丹,西接西夏,把守河东路门户,成为北宋朝廷对抗西夏侵略中的重要一环.双方在这一地区展开激烈争夺,随着宁远寨、丰州沦陷,朝廷中产生了弃守原麟州另迁往他处的主张.在经过大臣争论、对军事形势和经济因素的考量以及宋仁宗的个人坚守下,最终麟州得以保存.

    麟州河东路宋仁宗军事

    井冈山斗争经验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传播与实践

    赵红崔乐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取得"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是与井冈山斗争经验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共中央对朱毛红军"工农武装割据"经验的重视和推广,使井冈山斗争经验传播至陕甘边地区.刘志丹、谢子长等陕甘边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探索中学习,将井冈山斗争经验灵活运用到陕甘边革命斗争之中,创建了红二十六军正规化武装,开创了"狡兔三窟"的根据地模式,进而建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权.相比于同时期的南方革命而言,陕甘边革命者对红色政权的局部性探索,是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在西北地区的伟大实践.

    井冈山斗争经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传播实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历史成就与当代启示

    黄洪雷范梦宇魏陈诺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带领工农兵群众如火如荼地开展文化建设,建立了抗日文化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时期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要予以传承与弘扬,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以"两个结合"指导文化建设、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守正创新提供极具现实性的参考价值.

    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理论渊源历史成就当代启示

    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雷玉翠李晴柏梦蝶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自我革命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党的自我革命,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清淤除障,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属性的本质规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自我革命的历史确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现实诉求又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党通过自我革命,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辟全新局面、提供制度保障、注入创新动力、淬炼政治能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党的中心任务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价值意蕴探赜

    龙丽波梁钰婷杨锐萍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结果,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复兴高度耦合,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是民族复兴的基本表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全面超越,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图景,为世界各国探索更好的制度提供了全新范式,从而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原则,为世界多元文明的共生共荣提供了价值遵循,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民族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

    宋庆龄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及建构

    胡军良卞敏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庆龄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道路探索的先驱和女性解放运动的领袖,基于革命家独特的视角与智慧,以女性解放和自由为旨归,对女性"第二性"的地位进行质疑和批判,对女性主体意识予以探究与建构.宋庆龄在对不同时期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发展及特质的观照中,彰显出中国女性意识从压迫与束缚下的尚未启蒙阶段、反抗与突围的觉醒阶段到独立且自由的成熟阶段的嬗变,客观分析女性主体意识丧失之根源,探寻女性主体意识突围之可能,重构女性自我意识坚守之路径.

    宋庆龄女性主体意识解放探寻建构

    《贯彻司法工作的正确方向》的历史意义与时代启示

    杨军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贯彻司法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文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高层在陕甘宁边区革命时期对人民司法工作建设的系统思考.文中所倡导的司法坚持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重视调查研究、加强队伍建设等观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司法制度所继承和发扬,对新时代的检察工作仍有现实启示.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司法立场,努力提升专业素能,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司法群众路线调查研究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