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压力容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压力容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
压力容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

王冰

月刊

1001-4837

pvt@chinapvt.com

0551-65335515,65335456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压力容器/Journal Pressure Vessel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压力容器行业的有影响的刊物,主要报导各类压力容器及其附件的标准、试验、设计、制造、使用、监察和各种相关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拱顶储罐罐顶缺陷漏磁检测技术研究

    杨志军赵亚忠蒙昌彭张博文...
    1-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拱顶储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罐顶因环境因素和储存介质的影响造成内外壁腐蚀损伤而严重威胁储罐安全运行的问题,对拱顶储罐罐顶进行了缺陷漏磁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罐顶漏磁检测三维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漏磁信号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漏磁场峰值的拟合,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罐顶缺陷漏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壁半球形缺陷漏磁检测信号峰值与缺陷半径符合线性拟合规律,内壁半球形缺陷漏磁检测信号峰值与缺陷半径符合二次拟合规律,加强肋处形成的漏磁检测信号与缺陷检测信号波形相反.通过试验验证了漏磁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储罐罐顶的缺陷,并能确定缺陷的深度和位置.

    拱顶储罐罐顶漏磁检测有限元分析曲率半径加强肋

    基于超声导波的车用氢瓶在线检验技术研究

    袁奕雯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役车用氢瓶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氢能产业交通应用场景的可行性.传统拆卸离线检验模式制约了产业发展,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创新车用气瓶定期检验策略,通过定位损伤引导判断是否应进行拆卸离线验证气瓶安全性能.本文开展超声导波技术对车用氢瓶缺陷的定位算法研究及装置开发,进而攻克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气瓶噪声干扰大、信噪比高等不利因素,有效提取损伤信号,实现高精度损伤定位,经对极端冲量损伤、表面裂纹损伤后的车用氢瓶进行试验,验证其损伤定位误差可达到5%以内,对在役车用氢瓶安全性能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车用气瓶复合材料导波技术缺陷定位

    12Cr2Mo1V钢凸台附加填充丝埋弧堆焊工艺研究

    王雪骄何鹏晏君文吴成林...
    16-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12Cr2Mo1V钢加氢反应器壳体凸台采用单丝埋弧焊进行堆焊、制造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采用附加填充丝埋弧焊的焊接方法堆焊12Cr2Mo1V材质凸台本体的工艺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12Cr2Mo1V钢上采用附加填充丝埋弧焊进行本体堆焊,焊接工艺性良好;其工艺评定试验的各项力学性能完全满足母材的要求,特别是-30℃夏比KV2型缺口冲击试验冲击值均≥54 J,抗回火脆化倾向评定试验结果均满足vTr54+3ΔvTr54≤0℃的要求.与单丝埋弧堆焊相比,两枪六丝附加填充丝埋弧堆焊凸台可提高生产效率200%~250%.该项工艺研究在满足加钒钢凸台性能的前提条件下,能极大缩短凸台制造周期、节能减排,为加氢反应器先进绿色制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制造手段.

    附加填充丝埋弧焊12Cr2Mo1V钢凸台堆焊

    基于局部探测法的外压球壳屈曲载荷设计方法研究

    王庆范海贵侯怡航顾文广...
    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受外压球形容器的缺陷敏感性不可避免,其屈曲设计是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局部探测法的外压条件下的缺陷敏感球壳结构屈曲设计.根据探测结果,提出了3种屈曲载荷设计方法:能量势垒法、最大曲率法、等效缺陷法.在考虑材料属性影响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3种屈曲载荷设计方法,并通过具有不同几何缺陷的球壳屈曲响应,对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屈曲载荷设计方法与现行标准相比,能够针对特定的球壳结构,在考虑缺陷敏感性的前提下,给出精细化的屈曲载荷设计结果.利用3种特定结构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每种结构最低试验折减因子分别为0.390,0.224,0.290,而通过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计算得到的每种结构最高设计折减因子分别为0.315,0.213,0.171,均低于试验值,体现了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外压球壳屈曲设计缺陷敏感性局部探测

    应力状态对三点弯曲小试样蠕变性能评价的影响

    万云杰郭旭阳周帼彦涂善东...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部分小试样技术没有规范化的标准,试样在尺寸上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所受应力状态的变化,进而影响蠕变参数反演的准确性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基于三点弯小试样梁弯曲本构模型和Norton蠕变方程,分析试样在不同横截面宽厚比下的应力状态,及其对三点弯小试样蠕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横截面宽厚比b:2h<1:2时,试样趋向于平面应力状态;当b:2h>2:1时,试样趋向于平面应变状态;当1:2≤b:2h≤2:1时,试样介于两种应力状态之间.对于加载点稳态位移速率、蠕变应力、转换系数、蠕变参数反演结果,平面应力状态的影响明显大于平面应变状态;与单轴蠕变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将试样横截面宽厚比控制在1:1≤b:2h≤2:1范围之内,能够提高蠕变参数反演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三点弯小试样试验方法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三点弯小试样蠕变应力状态有限元

    不同补氮程度油品罐通过呼吸阀排放油气危险性研究

    张东许李佳航多英全吴宗之...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型油品贮罐建设量增加的趋势下,针对内浮顶罐在不同补氮程度下形成的不同浓度的气相空间油气,通过呼吸阀排放时形成的爆炸性危险的研究尚显不足.采用Fluent模拟研究不同补氮程度下形成的气相空间油气,在不同风速下通过呼吸阀排放时的爆炸危险性.结果表明,在罐底安装针对呼吸阀排放危险性的监测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监测;外界风速在罐顶形成旋涡,在呼吸阀附近挤压作用明显,对呼吸阀排放出的油气起到加速扩散和稀释作用;在有无外界风干扰时,距离罐顶中心0.1 m处安装监测设备,均可以快速监测到气相空间内浓度为5%~100%的油气经过呼吸阀排放的爆炸危险性;罐内、外监测设备监测到危险性浓度后,应采取预防气相空间内形成危险性油气浓度、预防气相空间内形成可排放压力、防止危险性浓度的油气排放等措施,以进行综合治理.

    油品储罐呼吸阀补氮程度气相空间监测设备

    内压轴向位移载荷作用下波纹管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马园园张建明苏天一苑庆迪...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工程用波纹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新提出的MSWT(Modified Smith-Watson-Topper)临界面模型预测了波纹管在内压-轴向位移作用下的多轴疲劳寿命.由于波纹管承受低周位移载荷时在波峰波谷处发生塑性变形,故以塑性应变幅与最大正应力重新组成一个新的损伤参量DP,并定义最大DP值所在的平面为疲劳破坏发生的临界面.利用Abaqus软件对波纹管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数值分析结果,MSWT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波纹管的疲劳寿命分别为3388次与6059次,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可为波纹管的设计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金属波纹管疲劳寿命临界面法有限元法

    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分析(一)

    于斌黄诚马天驹李凯...
    6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推进系统对于高密度、低压力贮存、在轨可加注低温推进剂应用需求,本文提出了卫星低温压力容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材料与结构技术、流体供给管理技术、被动绝热防护技术、主动制冷热耦合技术、质量监测技术、液气转化技术、压力调节技术、流量控制技术和在轨加注技术.分析了国外在该研究方面的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论述,并提出了技术发展建议.综合研究表明,卫星低温压力容器贮供技术是空间领域未来核心关键技术,可为航天器电推进系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低温压力容器低温推进剂低温流体管理卫星推进系统热耦合技术

    压力容器小径支管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埋藏缺陷回波特性研究

    王鹏崔伟马金龙童根...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IVA仿真软件对实际规格的压力容器小径接管角焊缝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球孔、横通孔、未熔合、未焊透和裂纹等典型缺陷的回波响应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端角结构信号,不同缺陷的回波强度不同,面积型缺陷与声束角度90°时回波强度最大,同一类型缺陷位于不同位置时的回波强度差距明显,最大达到了13 dB.设计加工了典型缺陷的模拟试件,对5种典型缺陷的检测结果开展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件中的缺陷均可被有效检测.总结了不同缺陷的回波特性变化规律,可为现场检测中的缺陷定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压力容器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回波特性

    双基站空间定位与测量系统在主管道安装中的应用

    路宏杰张萌许志强仲维光...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百分表、直尺测距等传统主管道焊接变形量及趋势的监测方法对人员技能水平要求高、数据计算量大、存在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开展了双基站空间定位与测量系统在主管道安装过程中动态监测应用研究.基于非接触、面阵式测量特点,能够通过多相机实现视场角范围内多个测量点一次测量,瞬时获取大量数据,具有测量效率高的技术优势.通过各主设备端管口及主管道模拟定位、测量系统现场布设及标定、监测基准选择、组对焊接过程监测等工艺流程的实施,实现了该系统在某核电项目主管道焊接全过程监测,能够较好地掌握管道位移变化情况.根据各管口监测数据分析,其累计收缩量在7.43~8.73 mm范围,满足提前预留7~9 mm安装调节控制余量的要求,验证了该系统在主管道安装组对过程中能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在质量控制和工效提升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主管道空间定位测量系统过程控制位移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