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于燕京

双月刊

1672-6057

YNJGXYXB@126.com

0871-5193072 5188210

650223

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刊登公安教育、公安管理、公安科技、犯罪研究、社会治安、禁毒研究、法制论坛、案例分析、侦审探索、调查报告等与栏目相适的论文及科研课题。同时,优先选用根治毒品问题、公安教育改革、社会治安热点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公安工作的调研文章及理论联系公安实际、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市域毒品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以温州市为例

    周秀银张孝淼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市域毒品治理现代化体系对特定区域、空间对象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当前毒品治理的社会化、增能机制形成、结构优化耦合需要进一步加强,缺乏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主体引领、动力驱动、社会协同、个体互动、体系整合的机制支撑.温州市在毒品治理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过程民主式的双向互动,推动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内在互动演进、相互增能,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市域毒品治理现代化共同体.基于市域毒品治理探索实践创新,提出以区域实践为基础,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统筹资源优势、全周期枢纽治理等治理机制,从而优化毒品问题治理体系,系统科学地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提高基层毒品问题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温州市毒品治理现代化体系构建

    基于SWOT分析的《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教学实证研究

    李霞骆影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WOT分析法对当前《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S-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和O-外部机遇、T-外部挑战方面开展《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可行性探索,并以研究数据为基础提出《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的对策和建议,意在坚持多元视角对禁毒社会工作课程思政进行综合研究,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从而加强禁毒人才意识形态的引领,推动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

    禁毒社会工作SWOT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毒品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研究

    沙良旺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毒品犯罪案件诉讼监督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既能够在厉行禁毒的过程中保证毒品问题治理不偏离法治轨道,又能够优化司法权的制约监督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毒品犯罪的诉讼监督仍然存在着监督线索来源不足、监督内容不全面、监督手段缺乏刚性等问题,制约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毒品犯罪案件处理的公平正义.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我国的毒品治理和诉讼监督实践,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我国毒品犯罪案件诉讼监督工作.一是大数据赋能诉讼监督,拓宽线索来源渠道;二是深化全流程诉讼监督,保证监督的全面性;三是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解决监督依据冲突问题;四是丰富诉讼监督方式,提升监督的刚性与效果.

    毒品犯罪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完善路径

    云南省打击制毒物品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富勋杨黎华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毗邻"金三角",毒品犯罪及制毒物品犯罪形势严峻.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进步,不法分子用更加隐蔽化、复杂化的犯罪手段,将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造毒品.尽管云南公安机关已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但制毒物品犯罪形势仍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云南省制毒物品犯罪的新趋势,分析当前打击制毒物品犯罪存在的困难,提出要从及时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情报机制、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利用新技术管控制毒物品等方面的对策,对云南省打击制毒物品犯罪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云南省打击制毒物品犯罪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制毒物品犯罪治理及对策研究——基于裁判文书网605份刑事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陈敏李云鹏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毒品形势的结构发生变化,制毒问题持续蔓延,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更加趋于活跃,制毒物品犯罪管控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治理制毒物品犯罪的要害就是抓住毒品犯罪的源头,这是解决毒品问题的釜底抽薪之计.文章结合中国裁判文书网上2010~2024年605份关于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犯罪的刑事判决书,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制毒物品的犯罪趋势、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为有效减少制毒物品相关犯罪的发生,深入思考制约制毒物品管控工作的问题短板,并提出解决对策.

    制毒物品犯罪治理对策

    法律基础理论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瑞山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基础理论是学习法律其他学科的基础课,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前提和保障.分析当前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阐述课程思政在法律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提出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教材、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育融合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王大开芦鹏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代生物科技革命的创新及变革不断推进,生物恐怖主义威胁风险日益上升,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安全隐患与日俱增.进入互联网时代,生物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生物恐怖主义活动发生颠覆性变革,通过网络实施生物恐怖活动的现象日益突出.分析网络时代生物恐怖活动的新特征新趋势,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加强网络安全,注重网络生物安全领域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建立一套情报预警、防范监测的生物恐怖主义治理模式,对于我国开展生物反恐行动、维护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时代生物恐怖主义新趋势应对策略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单位内部安全保卫》课程实践与探索

    崔琦李海涛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是治安专业人才的必备素质,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单位内部安全保卫》课程,使学生能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维方式化解单位安全风险.在融入过程中,要克服思政元素堆砌、课程内容滞后和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采取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策略,通过典型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结合专业知识构建起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主线,逐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同时创新评价方式,系统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成效,不断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与课程内容的融合效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课程思政单位内部安全保卫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面试工作优化的路径探析

    苏剑于群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持续推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招录制度改革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自2015年《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已建立起体现警察职业特点的招录制度.在此背景下,招录笔试环节已完成系统性完善并取得显著成效,而面试工作的改革进程却相对滞后,学术界的相关讨论尚显不足.本研究试图探索构建符合公安工作特色的招录面试体系,填补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以期提升公安机关人力资源配置质量,服务公安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警察面试优化

    低龄老年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路径研究——以"警地融合"为视角

    黄园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下,激励并促进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并融入群防群治工作,既是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最优选择,又是满足老年人发展性需求,推进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研究发现,老年志愿者虽然具有较高的"群防群治"参与热情与优势,但由于在参与中存在与年轻民警合作鸿沟、缺乏完善的志愿服务资源以及志愿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公安派出所与老年志愿者在阵地、资源、机制层面的深入融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科学推进老年人参与群防群治向着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警地融合"老年志愿者群防群治志愿服务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