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于燕京

双月刊

1672-6057

YNJGXYXB@126.com

0871-5193072 5188210

650223

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
查看更多>>本刊着重刊登公安教育、公安管理、公安科技、犯罪研究、社会治安、禁毒研究、法制论坛、案例分析、侦审探索、调查报告等与栏目相适的论文及科研课题。同时,优先选用根治毒品问题、公安教育改革、社会治安热点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公安工作的调研文章及理论联系公安实际、有新观点新见解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边境地区跨国婚姻治理途径研究——基于对Z县JS乡的思考

    次仁卓玛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缅两国国境线长约2185 公里,缺乏天然屏障.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过程中,云南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居民存在互市通婚的习俗并沿袭至今,跨国婚姻在区域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呈现明显的正反效应.梳理现阶段云南边境多民族聚居区域跨国婚姻的现状、特点、治理困境,有助于实务部门进一步探索社会治理理论体系语境下涉缅婚姻管理的有效路径.

    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管理路径

    消防部门参与反恐处突:沿革特性及路径优化

    胡博恺李振辛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防部门参与反恐处突任务,是由其职能和地位决定的,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洞悉消防反恐处突模式,有助于促进非警务部门反恐体系优化.本文以消防部门为研究对象,从沿革、特性及路径优化三方面,评析消防部门参与反恐处突工作的内在逻辑及实践价值.研究发现,消防部门作为反恐处突行动中的重要非警务力量,具有政治导向性、冲突克制性、业务依存性等特性,消防部门反恐处突任务的产生及发展深受公安机关的影响,在消防部门与公安机关联动的框架下,改善双方在信息共享、业务交流和应急准备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有助于实现反恐跨部门协同能力的稳步提升.

    消防部门公安机关反恐处突警消合作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公安机关矛盾化解能力的提升探析

    杨润阁冯晓阳刘汝平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矛盾化解能力作为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矛盾化解能力对于公安机关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综合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公安机关在矛盾化解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专业知识技能单一,矛盾纠纷化解联动性不强,对网络矛盾感知与化解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加强矛盾纠纷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民警矛盾化解能力培训的常态化等途径,提升公安机关矛盾化解能力,进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社会治理现代化公安机关矛盾化解能力提升途径

    基于"5E+项目化"的视频侦查技术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郎宇博孙鹏孟辉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目前视频侦查技术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能力锻炼不足""重实验结果轻实验过程""简单复现而非自由创造"等问题,本文采用"5E+项目化"的解决方案进行教学模式探索."5E"教学模式通过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环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体系,强调学习的过程,建立对课程内容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施、答辩演示等方式开展学习过程,教师基于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构建一套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融合教学模式.

    5E项目化视频侦查技术教学改革

    智慧侦查视角下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理论证成

    郑瑶王晓伟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公安战斗力"是公安工作语境下"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具象化,智慧侦查视角下的新质公安战斗力为当前侦查工作的侦查机制扁平化、数据研判再造、预测型侦查等数智时代侦查要素提供了理论框架.智慧侦查视角下大数据基座的成熟、人工智能赋能侦查、内外部合力的促成共同构成了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生成机理.然而,在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生成和转化过程中存在涉案数据价值挖掘有限、人工智能适配质效不足、犯罪预测缺乏机制支撑等阻抑因素,亟须通过数据驱动、业务适配、机制优化的三维路径进行调和,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在智慧侦查领域的质效,加快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实现.

    新质公安战斗力智慧侦查生成机理调和路径

    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法律效力界定研究

    单婧文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对外担保在促进公司资金融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伴随着一定交易风险.尽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5 条对防范越权担保风险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争议和裁判分歧,影响了司法公信力.本文通过对现行法律框架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公司担保内部决议及章程的对外效力,以及公司对外担保效力归属与担保合同效力之间的联系,并对当前公司担保规范裁判适用进路产生的混淆进行了修正.这些讨论对于完善公司担保制度、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也为相关法律实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越权担保行为效力合同效力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追赃挽损的难题与破解

    史汝艳刘丹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赃挽损成效是衡量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办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追赃挽损过程中存在办案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部门间协作存在壁垒、涉案资产追缴困难以及被害人诉求影响追赃挽损等难题,严重制约了司法公信力.深化追赃挽损困境及对策研究,通过提高办案民警综合能力、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强化资金流向监管以及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追赃挽损的效能,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涉众型经济犯罪追赃挽损侦查对策

    网络侮辱诽谤罪治理的程序机制反思

    陈佳雨刘方权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暴力事件频发现象严重破坏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侮辱罪和诽谤罪,作为当前网络暴力犯罪中主要涉及的两大罪名,系告诉才处理案件,适应自诉程序.然而,在信息时代,固守传统告诉才处理案件只能适用"绝对自诉"的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网络暴力犯罪治理的需要.无论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公安机关协助,还是《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中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用公诉程序的方式,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追诉机制问题.针对网络侮辱、诽谤犯罪呈现的社会危害大和因证据产生维权难的新特征,现提出两种路径:厘清"告诉才处理"与自诉程序的关系,构建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的二元追诉模式;法律规定将通过网络实施的侮辱、诽谤罪作为自诉案件的例外,直接适用公诉程序.

    网络侮辱、诽谤罪程序机制犯罪治理网络时代

    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罪犯交付执行监督的实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以S市P区2023年未收监情况为样本

    吴华蓉郑莉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付执行是确保生效裁判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罪犯的交付执行存在衔接不畅通、未能及时执行、收押收监受阻等诸多实践问题.未成年子女唯一抚养人等常见个案特殊情况进一步加重了交付执行的困难.交付执行不及时的原因包括法律理解适用的差异性、配套制度的不健全、个案难执行以及法律监督的效力弱.有效解决交付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既需要对现行法律的充分理解,也需要加强检察机关的能动履职,发挥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

    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罪犯交付执行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