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和少英

双月刊

1672-867X

ynmdxb@163.com

0871-65137404

650031

中国昆明市一二.一大街134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载民族学、社会学、少数民族哲学、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内容注重民族特色,强调理论深度,关注学术前沿,面向全国社会科学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少数民族的理论研究人才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幸福悖论的破解之道与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基于1990-2018年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数据

    李燕琴赵壮英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幸福悖论破解是缩小东西部、城乡间贫富差距的阶段性成绩,共同富裕则是一场以缩小差距为标志的新时代变革,幸福悖论破解之道可为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有益经验.研究首次追踪了中国居民1990-2018年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六轮主观幸福感数据,发现幸福悖论有产生,但已被破解.中国幸福悖论的破解是国家与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由"实事求是"的国家政策逻辑与"家国一体"的国民行动逻辑共同成就.推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需坚持共享幸福与"实事求是"的共同富裕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的示范先行相结合、公共服务与"家国一体"的价值共创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共同富裕主观幸福感(SWB)幸福悖论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之道

    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陈健
    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

    情感与互动仪式: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周宣辰程倩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传播语境的变迁,也带来了文化空间的延伸和社会互动的变革.其中,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非理性网络民族主义及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煽动与破坏,会诱发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断裂、混乱和隐退,打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联结的紧密性和稳定性.由此,借助互动仪式链理论确证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转向"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中华文化符号互动、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建构和价值情境的展演,回应个体情感、刻写群体情感、强化共同体情感,实现民族情感从体验感知到认同领悟的演进,发挥"情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功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空间互动仪式情感转向

    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效应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视角

    杨毅贺浩浩张琳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依托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但不同程度存在的文化内涵扭曲、旅游资源开发过度或不足也造成文化失真、生态破坏、产业萎缩等问题.为纾解遗产保护与开发的二元矛盾,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文化遗产旅游领域,整合强、弱可持续性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对28个少数民族样本地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从物质资源、经营管理、政策保障和文化创意四个方面探讨影响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组态机制,得出结论:(1)增进地方居民的对本民族文化内涵、价值与规律的认知理解和加强政府部门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是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民族地区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有以增进民生为靶向的治理路径、以业态创新为主线的产业路径、以创意介入为驱动的文化路径,从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入手,有助于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民族地区文化遗产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定性比较分析

    影视人类学视域下中国武侠电影武舞意象阐释

    王晓东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舞意象,来自中国武术和电影艺术的有机建构,融合了武术内在特质和舞蹈外在形态,形成了银幕上独特的"武术之舞".从影视人类学研究视角出发,电影武舞意象实现了对中华民族尚武而尊礼身体文化记忆的艺术化叙事.其文化表征载录了大量中华传统武术的动作信息和技术元素,并以武舞意象的审美思维解析武术文化内涵.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意象在内容与形式的选择上,应以本体表达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以本位视角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武术本质引领全民健康生活.

    影视人类学武侠电影武舞武术

    促进还是抑制: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汪连杰
    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三孩"背景下,中老年人隔代照料孙子女必将成为更加普遍的社会现象.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使用OLS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系统探讨了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研究表明:(1)隔代照料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生理健康,并降低陷入抑郁情绪的概率,在控制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2)照料强度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关系,伴随照料强度的增加,中老年人陷入抑郁情绪的风险逐渐提高;(3)隔代照料对女性、中年(45~60岁)及农村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4)隔代照料通过增加代际经济支持、精神慰藉及扩大社会交往提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基于此,应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托育服务体系,提高延迟退休、优化生育及女职工就业保护政策之间匹配度与衔接性,并实施面向家庭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政策.

    隔代照料健康老龄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独居老人的多维健康脆弱性研究——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晏月平李雅琳
    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户规模逐渐缩小,独居家庭、空巢家庭数量持续增加的基本现实,聚焦独居老人的多维健康脆弱性问题,基于CLHLS 2020年发布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法对多维健康的脆弱性进行科学测量,采用OLS和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异质性分析手段考察独居对不同老年群体健康脆弱性影响的组内差异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与多维健康脆弱性显著相关,处于独居状态的老人在多维健康脆弱性方面显著低于非独居状态的老人;性别和城乡的组内差异不显著;独居老人在多维健康评价中遭遇最严重的问题是情绪抑郁;独居并非是影响老年人多维健康脆弱性的首要因素;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子女时常看望父母、每年进行常规体检、保持锻炼习惯,对老年人多维健康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尽快出台家庭支持政策,打造适老化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独居老年人多维健康健康脆弱性CLHLS数据

    由走失老人引起的农村养老保障分析——基于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和日本经验

    熊贵彬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村养老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构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该研究基于全国社会救助站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人口流出地留守老年群体中的走失问题正是农村养老保障困境的一个集中体现.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整合性发展思路对此问题具有重要启示,即尊重地方性知识,将生产活动、社区发展和弱者关照相结合.日本二十世纪80年代的"村落维新"运动可视为该理论的一个较好经验案例.我国的系列扶贫实践模式也生动体现了"可持续生计"发展思路.该论文提出,应成立系列村庄社区组织,积极发挥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和农村妇女的主体作用,将生产合作、文娱活动和社区照护融为一体.由此复兴社区支持网络,避免走失老人等社会性悲剧,助力乡村振兴.

    走失老人发展型社会福利农村养老保障日本经验

    从粗糙维持到精细治理:基层治理转型困境分析

    刘锐张承文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基层事务从"简约"向"复杂"转型,超越了基层组织的权责边界,"乡政村治"模式就会带来"粗糙维持"问题,推动精准治理有其现实必要性.但是,无论是"人-事"结合类事务,还是"人-事"分离类事务,都需要发挥村民自治效能.当农村基层事务治理体系,过度强化行政回应性责任,考核压力越大政策刚性越强,基层组织就越发没有弹性,自治事务就将难以有效解决,模糊事务治理同样高成本.只有构建分级分类协同治理机制,契合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之道",方能实现全面精细治理的绩效.

    粗糙维持精细治理事务属性有效治理

    嵌入式治理:老旧小区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曹海林张艳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环境治理是当前我国基层治理的热点话题.嵌入式治理通过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四个维度镶嵌于社区,充分满足居民的现实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老旧小区环境问题.通过对老旧小区的实地考察,发现老旧小区环境存在治理目标与居民需求"脱嵌"、与社区实际情况"脱嵌"等普遍性问题.嵌入式治理为解决环境治理"脱嵌"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嵌入式治理视角下,治理主体从单向行动走向互嵌、治理内容由表及里、治理手段双管齐下、治理机制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社区环境治理模式,实现社区环境的嵌入式治理.

    嵌入式治理老旧小区环境治理嵌入路径